首页 理论教育 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境历来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各个理论流派也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理论对如何加深语境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成果也代表了当代认知语境研究的一些重要部分。可以说,Fillmore是从认知角度研究句法的先行者。朱永生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的是广义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而语用学重视的主要是认知语境。

语境历来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各个理论流派也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外较有代表性的当从Malinowski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开始,其贡献在于把语境由语言语境扩展到物质世界,这是语境研究的一大进步。Firth(1930)在此基础上把语境范围扩展到了经验语境并对言语情景的内部组成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认为言语是一种两人或多人利用常识情景语境(common situational context)和参与者的经验语境(experiential context) 的言语化(verbalization)参与的群体行为。其后,Hymes于1974年提出了语境定义,在这个定义中语境含有8个要素,表达这8个要素的英语首字母恰好构成单词 SPEAKING( Setting and Scene, Participants,Ends,Act Sequence,Key,Instrumentalities,Norms and Genres)。Halliday(1978)对Hymes的八分法进行了简略,并将其概括为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语旨(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其他对语境进行划分的还有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他(1977) 从语境真实性的角度出发,把语境分为“可能语境”(possible context)和“真实语境”(actual context)两种。Lyons(1977)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探讨。Searle(1979) 认为语境是一个话语必要的背景知识总和。这种背景知识就是人类认知知识、思考判断并获得意义的域,由此可以看出Searle对语境的阐释已经接近于认知语境。

由于当代认知学派的兴起,语境研究由此也进入了认知时代。Sperber&Wilson(1986)在其“关联理论”中提出了“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指的是“用于话语解释中的一系列前提(premises)”。这种语境也可以称之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是语言交际双方共享的前提,它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交环境,还包括双方的各种期待、设想、信念、记忆等。其实,从心理认知的角度研究语境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Kantor 早在 1924 年就提出了“相互行为主义”(interbehaviorism),并认为,“要对个人行为进行研究就必须把个人置于他所处的各种情景之中”。Koffka (1935)在其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研究中区分了两种语境,一种是外部的、客观的、地理的语境; 另外一种是内在的、主观的、行为的语境。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以Fillmore的框架理论、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为代表,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意义的生成、交换和理解的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些理论对如何加深语境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成果也代表了当代认知语境研究的一些重要部分。框架是认知语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理论概念。框架概念最早是由人工智能专家明斯基(Minsky1975)提出来的,他把框架定义为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用以表征常见的、定型化的情景。Fillmore(1976)将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领域,认为框架是任意语言选择系统,即由词集合、语法规则选择或语言范畴构成的最简易的案例,由此框架也就具有了认知属性。可以说,Fillmore是从认知角度研究句法的先行者。在框架理念的基础上,Roger Schank&Robert Abelson (1977) 提出草案理论,较完美地阐明了我们对于连续发生事件的认知及其对语言事件的理解。在此基础上,Schank&Abelson (1977) 提出脚本理论,用以表示定型化的事件序列(stereotypical eventsequence)。脚本(scenario)与草案相似,也是由基本的图式组成的复合体。对于图式,熊学亮(1999)综合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图式是客观事件结构在大脑中形成的“大脑模型”。另外, Langacker(1987)在研究认知语法过程中提出了“认知语境域”概念。从本质上说,认知语境是某些认知单位临时或永久地组合在一起的单位,并成为人脑中概念网络的一部分。

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认知语境的研究成果上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朱永生(2001)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的是广义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而语用学重视的主要是认知语境。对于认知语境的组成因素研究,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是何自然和熊学亮两位学者的研究,前者认为人们的认知环境是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与词语信息组成的; 后者则认为认知语境涉及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对于认知语境特征的研究,许葵花(2007)的归纳较为全面,她认为认知语境有以下特点: 静态性、动态性、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个体性、模糊性及网络性。黄华新和胡霞(2004)专门对于建构性进行了论述,使得这一理论更加丰富、更有解释力。他们(同上)认为,认知语境与传统语境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因此也就有着比后者更强的建构性。

对于众多的语境观,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他们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 外部语境主义(externalism) 和内部语境主义(internalism)。在传统的外部主义视角看来,语内语境(con-text)和语外语境都被看作是对于词汇的一种修饰。语境被看成是词汇特征的一个筛选器,因为语境激活词汇的某些特性的同时也抑制其他某些特征。其方式如下:

语境 →— 词汇单位。

下面通过两个具体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1) Please hear me out.

例(2) Father to hisson: Don't do this again.

Son: OK,I hear you.”

上面的例子中“hear”强调的是其核心意义的某一个方面:(1)为仔细地听; (2)为理解。Barsalau(1993)提出,“概念指的是即时使用时的思想而不是内在的表征”。这种观点被认知语言学所支持,他们认为语义表征和概念表征是等同的,并建议分类的个体行为不需要业已存在的概念表征。小孩的词语习得也证明他们是根据已有的经验临时创造类别的。临时类别的建构需要过去和现在经历的结合,也说明类别的稳定和变化的机制是一样的。强的外部主义强调意义是由语境具体化而生成的,即在这些词汇中并不存在一种系统的语义(Smith and Samuelson1977)。同样,Violi(2000)提出: “在这种情况下语境不仅起到一种语义选择的模型的作用,同时也是调整语义结构的唯一的原则,这也就意味着语义是在一个新的话语实现的当时形成的,其并没有一个所谓的系统的语义。”Kecskes(2003)则认为: “如果情况果真如外部主义者所说的那样的话,人们是无法彼此理解的,因为语境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的。”我们认为,交际是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综合,且反映在词汇-语境这种“双向道”式的互动中,即意义是不完全确定的,又不是完全不确定的。

实质上,内部主义者(internalist)对语境的看法就是将词汇单位看成语境的创造者。其方式如下:

词汇单位 →— 语境

Violi(2000)认为,我们的经验是由于相似的情景中的相同的规律反复出现而形成的,而人们趋向于认识并区分相似的语境,而所谓的“标准语境”就是基于我们的反复出现的情景经验形成的。诚然,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会根据语境期待将会发生和不会发生什么,从而来预料和理解我们周边的世界。标准语境最重要的一点是认为某种类型的语境中存在具有稳定性的核心意义。核心意义的稳定性指的是在语境中的规律性,当然这种所谓的稳定性是就相似程度而言的,因为没有两个事物是绝对相同的(James 1995)。据此,本书在讨论相似性的时候,指的是“框架相似性”(C.F. Fillmoreand Atkins1992),同时本书也认为词汇不能稳定地映射到分类体现中,因为人们思维中的分类本身就是不稳定的。

Kecskes在概念-语用图式和动态语义建构模型(dynamic meaning construction model/DMM)中提出,词汇和语境的关系可以被看作一个“双向道”模型。这种设想表现了语言的可塑性和语言生成的独特机制,说话者表达的词汇可以创造语境(内部主义者的观点),同时语境也可以使词语的意义具体化(外部主义者的看法)。DMM认为体现规律性的标准语境可以导致意义的典型性,但同时没有所谓的独立于现实语境的意义,因为这种典型意义只不过是相对稳定的情境的一种抽象而已。如同语言运行机制是共时和历时的结合一样,词汇和语境的关系也是恒定性和即时性的结合,一方面词汇的单位可以创造语境,另一方面词汇单位也可以被语境所创造。在意义的临时建构过程中,词汇单位(表征以前知识)和语境(这里指当前语境)都起到它们自身的作用。这种互动的机制要求我们考虑到词汇意义的三个阶段: 一是没有语境时(当然是设想状态); 二是当词汇类型参与到词汇前的思维状态; 三是思维在现实话语中出现时。这种词汇和语境互动的三个阶段从交际者视角保证了交际的动态性: 基于先前语境建构的词汇在现实语境中被激活时,先前的语境则必须和现实的情景进行比较,当两者出现差异的时候,则会导致误解或者不理解。举例而言,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看到他的同学咳嗽时说“Blessyou”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因为当这个“情境话语”(situation-bound utterance/SBU,下面采用SBU)在使用的时候,它所激活的前语境和现实语境不相符合,即“Blessyou”一般是用在别人打喷嚏的时候而不是咳嗽的时候。该中国同学并不了解该词汇所蕴含的前语境,他所根据的只是该词汇的语法形式和当前情境的匹配性,从而导致笑话。这说明词汇可以创造语境,而由该词汇创造的话语是被期待和当前的情景相适切的。可见, Kecskes的语境观更客观和辩证,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下面对其语境思想做进一步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