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骨与中医药的密切关系

甲骨与中医药的密切关系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甲骨文的基本概念中国文字的雏形,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象形文字符号。具有传奇意味的是,甲骨文在近代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的过程竟是中医医疗活动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意外收获。

(一)甲骨文的基本概念

中国文字的雏形,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象形文字符号。而真正意义上传世的中国文字,则要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了,因为甲骨文已经脱离了图形阶段,向着线形发展,并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商代统治者崇尚神灵等超自然的存在,凡事必先占卜。占卜内容多为商王对祖先的祭祀与对自然神鬼的求告,以及对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以期预示吉凶,得到保佑。《周礼·春官宗伯·大卜》中概括了占卜内容的主要范围:“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征伐),二曰象(现象、象征),三曰与(予人物),四曰谋(谋议),五曰果(事成与否),六曰至(至与否),七曰雨(下雨否),八曰瘳(病愈否)。”

由于甲骨文是在殷商时代用坚硬的契刀凿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故甲骨文又称为“契”“契文”“殷契”“殷文”等。又因当时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内容主要为卜辞或与占卜祭祀有关的纪事,故又称“卜辞”“贞卜文字”(或认为“卜”字既可表示钻灼后甲骨上的裂纹之状,又表示裂纹时的象声词)。(图1-1)

图1-1 商代卜骨

(二)甲骨文与中医药的关系及其发现经过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始皇焚书时,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三字经》则谓“医卜相,皆方技”,可见古代卜术、医药是相近的学科门类。孙思邈《千金要方》首篇《论大医习业》中明言道:“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灼龟,即是占卜,可见古代医家对占卜之术的重视程度。

具有传奇意味的是,甲骨文在近代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的过程竟是中医医疗活动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意外收获。据说在19世纪末(1899),清代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因患疟疾而服用中药,不经意中发现药剂中有一味龙骨,上面竟然刻有文字,于是立即派人至抓药的药铺——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问明来历,这才知道原来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安阳小屯村村民就从殷墟中挖掘甲骨充为“龙骨”卖给药店。于是王懿荣从药铺中又选购了一些文字比较鲜明清晰的“龙骨”,经仔细考订,推断是商代的卜骨。至此,被深埋地下三千多年的殷商甲骨文才得以昭然于世,并由是而开启了甲骨文研究之门。而“甲骨文”一词的出现,则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初陆懋德的《甲骨文之发现及其价值》一文。

2005年,甲骨文的发现地河南安阳建造了殷墟博物苑。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安阳殷墟遗址通过评审,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甲骨中的医学内容

著名甲骨学者胡厚宣(1911—1995)在1944年所著的《殷人疾病考》中做了统计,“殷人之病,凡有头、眼、耳、口、牙、舌、喉、鼻、腹、足、趾、尿、产、妇、小儿、传染等一十六种”,并与现代医学之分类加以比较,认为“具备今日之内、外、脑、眼、耳鼻喉、牙、泌尿、产妇、小儿、传染诸科”。而他此后对更多的甲骨文献做进一步统计,发现卜辞中载有各种疾病达40种左右,还记载了药物名、针灸按摩等治法、个人与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每一条涉医卜辞大都记载了一则病例,所以可以认为是医案的最早源头,比《庄子》中的医案雏形及《史记》所载仓公“诊籍”要早1100~13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