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町时代的汉文体

室町时代的汉文体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教化和日记平安时代的骈文在文坛风靡也渗透到了僧侣的世界。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僧侣编纂了大量的“表白”和“愿文”。《澄宪作文集》《言泉集》《海草集》是其代表,所收文章几乎皆为骈体文。如此看来,镰仓时期的文章继承了前代的骈体文风,且将其推广至更大的范围内。

1)教化和日记

平安时代的骈文在文坛风靡也渗透到了僧侣的世界。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僧侣编纂了大量的“表白”和“愿文”。《澄宪作文集》《言泉集》《海草集》是其代表,所收文章几乎皆为骈体文。与俗家学者所写的相比,这些文章篇幅较小,且和味浓厚,间或有照搬学者佳句之处。其作用多为僧侣研习文章的范本,或用于庶民的说教,文章的重心仍主要放在便于吟诵和教化的对句上面。以下为《澄宪作文集》(第一二「医師」)中的例文:

大施主者

医療之道  遥続神農化他旧跡

治方之業  遠追祇婆鶣鵲先跡

三代之家  早究十全之術

一天之聖主 専恣四海美譽

宿善三宝 致信敬十指

而則

未福久保   官運速至

或许是此文为说教草稿的缘故,文中使用了日语表示敬意的非汉语词“给”,而且掺杂进句义相对而对仗不规则的句子。虽属破格,但作者写作骈文的意图明显,故仍属骈文体。继《和汉朗咏集》之后,《新选朗咏集》《教家摘句》等秀句选相继问世,贵族及僧侣对骈文兴趣仍浓,《尺素往来》中所述“近来叢林出世の僧侶を問へば、閑に法門の鼻孔手段を閣いて、偏に儒家の文字言句を嗜む”的情景似乎也并不为过。

另外,在朝臣公卿之中,对公的文章也全用的是骈文体。又如藤原定家的《明月记》里就随处可见骈文的对句:

如聞者、更極嗜欲之淵源、欲催驕奢之荒淫。高台深池之望、金銀錦繍之翫、増雕琢剥餧之餝、添奇巌怪石之勢歟(天福元年五月二九日条)

这种涉及作者抒发个人感怀的部分也用对句,从日记具有的性质来看确实是有违常规的。如此看来,镰仓时期的文章继承了前代的骈体文风,且将其推广至更大的范围内。

2)五山的四六骈文

从镰仓末期到室町时代,文化中心逐渐从翰林(记传道)向禅林转移,与此同时,在文章的世界里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禅僧们争相模仿宋元的禅林风潮写出无数的秀章。

禅林文章中尤以用四六骈体文构成的疏最难。禅林中由下至上的文书称为疏,大致有入寺疏(有关新住持的到任)、淋汗疏(每年中夏时入浴费的化缘)、干缘疏(布施账)三种。这些疏均以四六骈文写成,以此可评价作者的才学。然而由于在中国中唐时期兴起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的否定骈文、文章复古(先秦散文)运动,至宋代欧阳修及苏轼发扬光大迎来全盛,他们的文集也随入唐禅僧带入日本。因此,禅林中一般文章基本都用由散文,仍是宋代的文章观占主导地位,只是疏榜之类仍用四六骈文,并留有不少研习教授四六骈文的著作。

总体上来看,日本禅林的四六骈文根据文章的种类其形式也有所不同,疏的体例也非一成不变,同样因人而异。疏的文章结构基本上由蒙头、八字称、过句、袭句、结句五部分组成,具体解释在此从省。我们仅从太白真玄的入山疏《九峰の東福に住すを奏す》(《峨眉鸦臭集》)来看看这种结构:

这篇禅林疏与其他传统的四六骈骊体相比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禅林四六骈文不仅限定于公官的场合,而且其文章构造有一定的规则,包括其句型和句种,甚至其内容和用词也受到一定的制约。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篇文章中,其对偶句与传统有所不同,不太重视字对,而在引用古典词句方面却下了很大的工夫。另外,对句中的禅语占了很大的比重。声律上的对应也非常严格,不仅句末字的平仄非常工整,就连八字称中的肩声(第二字的平仄)也非常整齐,这表明在禅林中,对声律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平安时期的骈文。这或许与以下的情况不无关系,即“日本の禅林が来朝僧を中心に運営されたことや、禅宗の理解に中国の国語(唐音)の習得が要求されたこと”(大曾根章介1977:77)。

总之,禅林的四六骈文的应用范围相对来说很狭窄,可以说这种特殊性就是与传统骈文的根本区别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