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叠象似动因的理据

重叠象似动因的理据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非常丰富,尤其是单音词重叠为双音节形式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构形的语法手段,重叠表达的语法范畴也是多中多样。此后,海内外学者对于汉语重叠象似动因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表明,汉语大多数的量词、形容词、动词都有重叠形式,此外还包括名、动、形的叠结方式。

现代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非常丰富,尤其是单音词重叠为双音节形式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构形的语法手段,重叠表达的语法范畴也是多中多样。但是,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理来解释,重叠产生的语法范畴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量增”,而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后一重叠词不轻读,选择的是“中重”韵律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物体归在一起,会在一段时间内重复相同的动作,会表达某种状态的程度的加深。若语言在词法和句法构造上用重叠或重复的形式去表达这些意义,我们就可以说这种结构是语言象似性导致的结果,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物质经验的一种“临摹”。语言成分的重叠或重复显然增加了成分的数量,是语言形式复杂化的表现;而语言形式的“量增”,必然体现概念意义的“量增”,只是这种“量增”不一定是简单的数量的增加,体现的是一种范畴量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语法意义。

不少学者早就注意到语言符号的这种“象似性”。Sapir(1921)就曾提及重叠含有“不证自明的象征性”。Lakoff& Johnson(1980)举例说,在英语里He ran and ran and ran and ran(他跑啊跑啊跑啊跑)跟He ran(他跑了)相比,前者表示的动作量更大;He is very very very tall(他非常非常非常高)跟He is very tall(他非常高)相比,前者表示的程度量更高。和英语不同的是,重叠在很多其他语言里不仅仅是一种临时的组合,而是一种语法化了的词法或句法机制。在相当多语言里,当重叠用于名词时单数会变为复数或表集合概念;用于动词时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完成;用于形容词时表示性质状态的增强。

重叠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在汉语里非常普遍,首先关注并提出汉语重叠的象似性原理的是戴浩一,他(Tai 1993)将重叠象似动因定义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重复)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重复)。

张敏(1997)立足类型学的视野指出,重叠象似机制并不仅仅体现在汉语里,在其他不少语言里也有所反映,尤其是在汉藏语系和台语系的语言里。根据他的考察,类似汉语里的形容词、量词和动词的重叠现象就出现在20多种语言里。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形容词的重叠式,出现在哈尼语、白语、京语、怒语、畲语、阿昌语、苗语、纳西语、德昂语、壮语、佤语、仡佬语、黎语、瑶语、景颇语等语言里,表达的意义多半是程度的加深。量词重叠式的分布居次,出现在毛难语、白语、京语、怒语、阿昌语、苗语、纳西语、壮语、瑶语、佤语、景颇语等语言里,多含遍指义,数量结构的重叠则表示“逐一”、“依次”的意思。动词重叠式出现在拉祜语、白语、京语、畲语、德昂语、壮语、景颇语、瑶语等语言里,其形式多半是AA式和AABB式,前者多表示动作的连续、不停、重复进行等意义,后者多表示动作的反复出现。这些都是和汉语十分相像的。

此后,海内外学者对于汉语重叠象似动因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表明,汉语大多数的量词(包括少数名词)、形容词(包括少数副词)、动词都有重叠形式,此外还包括名、动、形的叠结方式(单音词的两次重叠形式)。这些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个共同点,即包含有某种非重叠式所不具备的量的观念。下面结合本专著讨论的汉语轻声辨义功能的主题,着重讨论单音量词(包括名词)的重叠、单音形容词(包括副词)的重叠,以及单音名、动、形的叠结现象。关于动词的重叠将在下一节集中讨论。

(一)单音量词(包括名词)的重叠

陆俭明(1986)在讨论汉语周遍性主语句时指出,有一类形式就是通过重叠量词来强调主语所指的周遍性,周遍性在逻辑上往往指“全量”,当然肯定不止一个,这就意味着“量增”。如“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其实少数名词重叠具有同样效应,例如“家家都把红旗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此后不少语法论著都开始关注并完善了这种量词重叠的语法范畴。有代表性的比如张斌《新编现代汉语》(2002)中是这样概括量词重叠的语法范畴的:大多数量词都可以重叠,重叠后作主语、定语时,表示“每一”。例如:

个个都是神枪手  顿顿都吃炸酱面(作主语)

句句都是笑话   回回都遇到她(作主语)

条条大路通罗马  件件展品都是一流的(作定语)

量词重叠后作状语表示“逐一”,例如:

步步高升  层层包围  代代相传

量词重叠后作谓语表示连绵不断,常常对举,例如:

夏日夜晚,微风阵阵,繁星点点。

捕鱼场上,螺声阵阵,渔歌声声。

村子上空,白云朵朵,炊烟缕缕。

综上所述,量词重叠具有不同的句法分布位置,表达的意义也有所差异。但一个共同特点是,无论表达的是“每一”、“逐一”还是“连续不断”,在量范畴上都表现为“量增”,这种量增可能体现为实体数量的增加(如表“每一”、“逐一”),或者是动作量(频次)的增加(如表“连续不断”)

(二)单音形容词(包括副词)的重叠

现代汉语单音形容词的重叠非常常见,主要集中在量度形容词。例如:

大大 小小 长长 短短 重重 轻轻

浓浓 淡淡 深深 浅浅 高高 低低

早早 远远 圆圆 好好 慢慢 密密

不少语法论著指出,单音形容词重叠后一个音节有变调现象,大多可变为阴平,变调说明声调没有弱化,不是轻读。

单音形容词重叠表达的语法范畴有两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表示程度的量增,重叠以后程度量增加了,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要区分语义和范畴义。比如“重”和“轻”,从语义上看,由于两者在性状量幅上处于两个极端,语义指向相反,所以重叠后“重”的更重了,“轻”的更轻了,但是重叠后程度量都增加了,作为“量增”这个范畴义是同一的。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范畴义,试比较:

这个姑娘大眼睛,小嘴巴。

这个姑娘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

上述示例中,上句使用了单音形容词“大”和“小”,下句采用了重叠形式。本来“大”和“小”表示的是事物的形状规模,但重叠之后“眼睛”还是那个眼睛,“嘴巴”还是那个嘴巴,并没有变大或变小。一些语法论著认为,此类单音形容词的重叠表达了说活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如上例中上句的“大眼睛”、“小嘴巴”是一种客观表述,而“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则表达了说话人的喜爱之情。笔者认为这种观察是对的,需要补充的是从重叠范畴义来看,这里单音形容词的重叠表达的是情感量的增加。

现代汉语中,单音副词的重叠也很常见,在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就收录了如下的重叠式副词,因为它们也可以单用,所以重叠后不读轻声。示例如下:

表时频:常常 连连 每每 频频 往往 一一 刚刚 渐渐 久久

表范围:处处 独独 仅仅 通通

表情态:匆匆 悄悄

表程度:大大 顶顶 略略 稍稍 微微 好好

表语气:断断 明明 偏偏 恰恰 万万

单音副词重叠同样表“量增”,只不过范畴量随着词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表时頻的副词重叠后表达行为动作时间量或频次量的增加,表范围的副词重叠后表达所指对象数量的增加(其中“独独”、“仅仅”语义指向相反),表情态、程度的副词重叠后表达程度量的增加,表语气的副词重叠后表达情感量的增加。

(三)单音名、动、形的叠结式

现代汉语单音词的重叠还有一种形式叫做“叠结式”,指的是单音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后再叠加成AABB的形式,AA和BB在语义上有聚合关系,语义相反、相对或相关。它们和双音词的重叠不完全一样,如“漂漂亮亮”是“漂亮”这个双音形容词重叠而成,而“明明暗暗”不是“明暗”的重叠,而是单音形容词“明”和“暗”分别重叠后再叠加的。这种叠加式在现代汉语中很普遍,重叠之后表示某种“量增”,叠加之后这种范畴义更加显著。从韵律上来看,两个叠加成分都没有轻读,选择的是“中重”韵律模式,所以王洪君(2000)将这种叠结式归为复二步合成韵律词中的“等量叠变式”。对此类叠结式,储泽祥(1993、1996a、1996b、2009)曾有过详尽的描写和分析,张敏(1998)也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过解释。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1.名词的AABB叠结式:

山山水水  坛坛罐罐  花花草草

沟沟坎坎  瓜瓜豆豆  枝枝杈杈

这种格式里的AB两个成分通常是意义相关的,其叠结式AABB表示所指对象数量繁多。如“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句中用“山山水水”泛指祖国各地,凸显他到过的地方很多很多;“这里到处是沟沟坎坎”也表明当地“沟”和“坎”交错分布的状态,凸显数量极多。

2.形容词的AABB叠结式:

大大小小  长长短短  高高低低

明明暗暗  远远近近  花花绿绿

这种格式里的AB两个成分通常是意义相反的,其叠结式AABB凸显的是某种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这类叠结式所修饰或描述的事物必须是很多的。如“这里的群山高高低低、远远近近,显得明明暗暗,气象万千”,可见句子描述的场景是山区,山岚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有明有暗,所以才显得“气象万千”。

3.动词的AABB叠结式:

来来往往  说说笑笑  哭哭啼啼

进进出出  摇摇摆摆  打打闹闹

这种格式里的AB两个成分通常是意义相反或相关的,其叠结式AABB凸显的是行为动作频繁或连续不断的意思。如“人们进进出出,十分吵闹”,当然指进出的人频繁,所以才“吵闹”;“她老是哭哭啼啼的”,说明这是她的一个经常性行为,肯定不止一次,所以用上了时頻副词“老是”。

此外,除了单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也有这种叠结效应。例如:

量词:星星点点  条条块块

数词:三三两两  七七八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