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音修辞说略

语音修辞说略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音修辞说略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语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在语言的运用中,要想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语音修辞问题。汉语由于音节结构自身的特点,本身就富于音韵美,这是汉语的一大优势。语音修辞的运用,在这首民歌里,可说是珠圆玉润了。

语音修辞说略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语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在语言的运用中,要想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语音修辞问题。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1]动听就是语音修辞产生的效果。声音配合得当,铿锵悦耳,和谐优美,就能给人以美感,使思想的表达、感情的抒发更加鲜明有力。不可想象,一篇读起来拗口、听起来逆耳的文章,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事实上,从古至今,那些脍炙人口的文章,总是声情并茂、相得益彰的。因而,在语言的运用中,语音修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开拓的领域。

汉语由于音节结构自身的特点(如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本身就富于音韵美,这是汉语的一大优势。我们的古人是很会利用这个优势的,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艺术成就,无一不与语音修辞密切相关。他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语音修辞的手段,都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学习和借鉴的。

现代的一些著名作家,也都很重视语音修辞。鲁迅先生就强调过写文章要做到“音美以感耳”[2],老舍先生也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每个字的声音。”他还指出:“一注意字音的安排,也就必然涉及字眼儿的选择,字虽同义,而声音不同,我们就须选用那个音义俱佳的。”[3]这都是对语音修辞价值的经验之谈,我们应该珍视。

有这样一首民歌:“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歌词本身就押韵,读起来和谐动听,富有音韵美。如果把它改为“我骑着马过草地,澄清的河水蔚蓝的天”,虽然语义没什么改变,但节奏、声韵不协调了,听起来很不顺耳,就没有味道了。另一首民歌:

我的天,我的沙,我的牛羊我的家。

整首民歌是押韵的,读起来给人一种流韵回环的美感,易记易唱,而且声调的搭配是: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读起来又有一种抑扬顿挫的声律美。另外,歌中“我的天,我的沙”一句,“天”和“沙”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读起来有一种节奏匀称的美感。如果把“天”换成双音节词“天空”、“天地”,或把“沙”换成“沙漠”、“沙原”等,就打破了这种匀称,读起来也就没有这种美感了。再者,上一句的“沙”和下一句的“家”,也是单音节对单音节,如果把其中任何一个换成双音节词,即使是押韵的,读起来也会失去节奏的美感。语音修辞的运用,在这首民歌里,可说是珠圆玉润了。

然而,这首民歌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歌中的词语,都是牧民口头上白得不能再白的大白话,只有用这种朴实的语言,才能最恰当地表达出牧民们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朴实的感情,舍此,那就不是牧民的歌了。把语音修辞手段寓于朴实的语言中,流畅而动听地表达牧民们朴实的思想感情,是这首民歌能让人过目难忘、听之回味的秘诀所在。在这首民歌中,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语音修辞实际上就是在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下,语言声、韵、调的调配问题。

语言声、韵、调的调配,即语音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音节的调配

汉语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这就为我们合理调配韵律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把语句的音节安排得协调、合理,那就能使之形成一定的节奏,像音乐的节拍一样,产生和谐的音律,给人以美感。例如: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高瞻远瞩,深明大义,处处以大局为重,事事从大局出发。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盖中华,誉满天下,从不居功。他光明磊落,忍辱负重,严以责已,宽以待人。他为了团结同志,稳定大局,宁肯自己受委屈、受责难,从无半句怨言。

他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总是把荣誉归于别人,把重担加于自己。他苦在人先,乐在人后,坚持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纪录片《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解说词

文中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交替使用,配合得当,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很有感染力量。另外,交错地运用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既避免了词汇上的单调,也避免了节奏上的单调,从而造成一种整齐而不单调,匀称而又错落有致的韵律美。再请看下文:

特别是每当落日的红光斜照着墩上的残堞,远近的村落里升腾起袅袅的炊烟的时候,你站在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重岚气迷蒙的群山,听山下怒涛猛扑着巉岩的震耳咆哮,聆墩前秋风吹刷着衰草的飒飒声响,你会情不自禁地要涌起一阵壮怀激烈引吭高歌的情感,触发一种缅怀旧事凭吊遗迹的幽思。

(峻青《烟墩》)

这里“俯瞰”对“遥瞻”,“涌起”对“触发”,“听”对“聆”,双音节对双音节,单音节对单音节,音节匀称,形成了富于旋律的排偶句子,读来富有音乐美感。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上,似乎特别钟爱对称的事物。例如,一张八仙桌,要两把太师椅;一幅山水画,须得配上两条字幅。天安门是对称的,两边的盘龙华表也是对称的。而对联则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上,则是讲究音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排偶。如上例中“听”、“聆’虽是音节词,但两句并在一起,实际上起了化奇为偶的作用。正如古人说的“奇字难适”、“偶语易安”,就是说整齐匀称的音节能给人平匀和谐的感觉。汉语的音节组合,多取偶数形式,则是普遍的修辞规律。这种语音修辞上的审美心理,与上述文化心理可说是一脉相通的。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语音修辞的运用是有指导意义的。

表达同样一个意思,语句音节的组合匀称不匀称,效果大不一样。例如:

学习画应当经常练习写生。

她每天黎明就起来打扫街。

前例中“学习”是双音节,“画”是单音节,组合在一起就显得不协调,读起来也不顺口。如果把“画”改为双音节“绘画”,与“学习”相对,读起来就顺口了,听起来也入耳。后例把“街”改为“街道”,效果也如是。

从上两例可以看出,在汉语的同义句式中,如果前边是双音节词,而收尾用单音节词,就显得别扭,不顺口,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例如,磨刀人的吆喝:“齐刀磨剪子”、“磨剪子来镪菜刀”。前一例把单音节词“刀”放在前面,以双音节词“剪子”收尾;后一句把“刀”放在后面却加了个“菜”,构成“菜刀”,也是以双音节词收尾,喊起来既顺口又响亮。如果换成“磨剪子齐刀”或“磨剪子来镪刀”,效果就差了。买卖人的吆喝须顺口、悦耳、响亮,才容易招徕顾客。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修辞,但他们的吆喝却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作出了符合语音修辞规律的最佳选择。

二、声调的调配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阴平和阳平,属于扬调,合称平声;上声和去声属于抑调,合称仄声。平声听起来高昂平直,仄声听起来婉转低沉,平仄交错,就能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古人做诗填词讲究平仄,在诗词中,平仄的搭配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例如: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 --||-

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 -||--

(唐·张枯《宫词》)

再看元代马致远的曲子词《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这些诗词,句内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对,既有规律又有变化,读来此起彼伏,抑扬顿挫,使人喜闻乐见。我们写作不必像古人那样刻意追求,但适当注意句内平仄的调配,以增强艺才感染力,则是很有必要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样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 ---| |--||--

这个对子平仄相调,因而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悦耳上口。这样的句子用在政论文中,既活跃了文章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所以很为群众所传诵。再如《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论述:

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 --| ||-- --||  --||-| --|||-

句中语句,有的平仄相重,有的平仄交错,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因而使语句富于音乐性。毛泽东的许多政论文都不落俗套,写得新颖流畅,生动活泼,语音修辞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即使在我们的口语交际中,平仄的调配也是不可忽视的。老舍先生说过:“‘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扬。四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话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这确是深悉修辞规律的经验之说。例如下面一句话:

前年春天,王拴三天播完三十七亩田。

全部都是平声字,声音都在一个水平面上,讲起来拗口,听起来单调乏味,自然就无美感可言了。另外像“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染卷理烫”这些我们常听常讲的四字格熟语都说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但它们并不是无规律的任意组合,实际上是声调的优化组合。它们都是三平一仄,并且都以仄声收尾,这是因为仄声下抑短促,脆快利落,适合于收尾。如果更换一下次序,把仄声字放在前面任何一个位置上,读起来都不会顺口的。语音修辞可以说是存在于我们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

三、韵脚的调配

押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韵脚调配得好,可使诗歌抑扬顿挫,流韵回环。韵脚,关上联下,就像一根红线把分散的诗句、跳跃的内容、奔腾的感情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达到传情感人的目的。因此,押韵是人们常用的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古人写诗十分重视押韵,对押韵的要求也很严格,新诗则比较自由,但通常也都注意押韵。例如:

骆驼,你沙漠的船(uɑn)。你,有生命的山!(ɑn)

在黑暗中,你昂首天外,引导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iɑn)。

(郭沫若《女神·骆驼》)

第一、第二句和最后一句押了言前韵。其中“船”“山”“线”都是本诗的语义重点,一律押“ɑn”韵,串联起来,使整节诗首尾贯通、声音洪亮、高亢悦耳,充分地强调了对骆驼的赞美、崇拜之情。

押韵的修辞效果是:第一,押韵使得同一个音在同一个位置上不断重复,这种声音的回环复沓有助于感情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第二,押韵使诗歌张开了翅膀,由文学的领域飞向了音乐的世界,可以起到和谐声音、增强感染力的作用。第三,押韵的作品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能诵能唱,易背易记。由于有这样的效果,因而群众中流传的民歌、谚语大多是押韵的。

韵脚与情感的表达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韵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根据声音响度的不同,汉语的韵一般可分为洪亮、低柔和细微的三种。江阳、发花、言前等洪亮的韵,适宜于表达慷慨激昂的感情。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由于选用了高亢响亮的“豪”(ɑo)韵,谱成了激昂奔放的乐章,造成了雄浑壮丽的气势,抒发了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革命豪情。还有毛泽东的《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都是如此。

灰堆、油求等低柔和细微的韵,则适宜于倾吐优美、温柔、轻松、低沉、哀痛的情怀。例如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ou),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ou),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ou),

沙扬那拉!(日语:再见)

通篇押抒发温柔、低沉感情的“愁”韵,读来低回优柔,缠绵悱恻之情随声韵流入读者心头,令人回味良久。再如纪录片《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里送灵场面的几段解说词: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几时回?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选用的都是低迥悠长的灰堆韵,倾吐了沉痛悼念的悲伤感情。

四、语调的调配

说话或朗读时,句中句末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长短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为语调。语调的调配,也是一种重要的语音修辞手段。“文革”期间,笔者曾亲历了这样一个场面。一个“造反派”问一个刚被批斗完、被关押的老“牛鬼蛇神”:“晚饭送了吗?”老头连饿带吓,有气无力,连说了两遍,造反派也没听清。造反派跨前一步,呵斥道:“什么?!”老头心中害怕,鼓足了气息想让那个造反派听清,哪想到人老喉不灵,吼出的声音竟比那造反派的还高,听起来像是发泄不满,结果挨了一顿钢鞭。

一个语调没处理好,便招致一顿毒打,这是那个野蛮年代的荒谬的现象,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语言中语调在表情达意时的重要作用。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一般来说,异乎寻常的语调调配,必然有异乎寻常的修辞目的。试比较下面两句话:

①你太谦虚了!

②你太坭谦虚了!

例①“太”是正常的调子,是赞美的话。例②“太”字重读、拖长,就有明显讽刺挖苦的意味。

语调的调配主要体现在重音和停顿两个方面。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这里说的重音是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某种感情而重读的强调重音。强调重音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加大音量、拖长音节、放慢语速和重音轻吐等。上举②例,就是利用一个强调重音,传达出了说话者的弦外之音。再如“太坏了!”这句话,按正常的表意,语法重音在“太”字上,显示被修饰语“坏”的程度,表达出一种否定的态度。如果运用强调重音,把“太”字重读并且拖长,读成“太↗坏了!”不仅大大加深了被修饰语“坏”的程度,而且还流露出一种十分厌恶的感情色彩,修辞效果就大大增强了。反之,如果把“太”字重音轻吐,读得又轻又短,用在青年恋人之间,则意思正好相反了,同时还透露出一种亲昵的感情色彩。

重音调配得当,可使语意表达更加准确、鲜明。例如,在江泽民总书记的一个报告中,讲到我们要继续进行改革开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最后两句口号是: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江总书记在作报告时,前一句把重音放在了“一定”上,有力地表达了我们党实现“四化”的坚定决心,后一句把重音放在了“能够”上,则充分地表达了我们党取得胜利的信心,因而很具鼓舞力和感召力。如果后一句仍把重音放在“一定”上,语义的表达就没那么鲜明有力了。

停顿是语句中短暂的间歇,有自然停顿和强调停顿。这里论述的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种语意或感情而作的强调停顿。

一间个体商店的门口贴出了“一次性/生活用品/大削价”的商用标语,一对青年却念成了:一次/性生活用品/大削价,结果闹了笑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停顿在说与听、写与理解这两种交际活动中都有直接的表意作用。运用强调停顿,可以收到如下修辞效果:

一是突出某种语意和感情。鲁迅在他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句话: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是联合复句,“惨象”和“流言”分别是两个分句里的主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隔开,但鲁迅先生在写作时,意之所驱,情之所至,断然地运用了强调停顿,来表现自己无比愤怒的感情。“惨象”后的停顿,突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后的停顿,则突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鄙,而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痛恨之情以及对刘和珍的痛惜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这里强调重音的运用可谓精彩,我们在朗读时,如果不把这个强调停顿体现出来,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是使语句舒缓或顿挫。在语言的运用中,有些句子很长,在长句中有意识地运用“提顿”的方法,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例如: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一轮一轮的绿波。

(茅盾《白杨礼赞》)

例中提顿问句,并无回话意味,只是借提顿来突出语义,舒缓语气,读来优美清新,别有情致。前例中鲁迅的强调停顿,不仅使语意和感情的表达鲜明突出,同时读起来也是顿挫有力的。

五、叠音的调配

叠音也是汉语一种富有特色的语音修辞手段。它利用汉语音节的特点,通过声音的复叠,加重形象的描摹,使繁复的情感与语气得以确切表达。

古人有很多妙用叠音的佳作,如《诗经·采微》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成为千古名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中十四个叠音字的妙用,更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现代作品中,人们也常用叠音词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感,进而强化情感的抒发,鲜明语义的表达。例如:

苗苗条条的漓江秀秀气气的漓江是

出落得水灵灵的桂林女

清清亮亮的漓江羞羞涩涩的漓江是

桂林女的水汪汪的大眼睛

漓江,文文静静的活活泼泼的是

桂林人脸上明朗的笑

漓江,轻轻快快的柔柔和和的是

桂林人嘴上甜甜的脆脆的乡音

(史晓京《漓江》)

这段诗歌大量运用了叠音形式,如AABB式、ABB式和AA式,读来极富音乐美感和表现力。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声律美,还能够增强语言的描绘力和形象性。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弯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歌中“天苍苍,野茫茫”运用叠音,以声音的绵延来比附、象征空间的绵长,生动有力地描绘出大西北苍茫辽阔的草原风光。如果把这两个叠音词去掉,或换作非叠音词,那么整首民歌就会黯然失色了。

叠音词的运用,还具有加重文字的抒情色彩的修辞作用。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连用了十四个叠音字,淋淋漓漓地抒发了她内心的孤苦之情,不如此,是不足以排遣她那满满的充塞于心头的愁绪的。再看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里的一段描写:

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凉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新媳妇明知通讯员已经牺牲,可她依然认真地缝着他衣服上的破洞。“细细”和“密密”形容词叠音,生动地描绘出新媳妇缝补衣服的专注神态,从而展示了她对牺牲战士真挚的阶级感情。

叠音词的运用必须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一味地追求叠音复字是不会收到好的修辞效果的。

六、拟声的调配

运用象声词,摹拟客观世界的各种音响,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真实感的修辞方法叫做拟声。它是单借语音要素在言辞中起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诗经》开篇的“关关雎鸠”以及《伐檀》中“坎坎”的伐檀声,说明拟声的修辞艺术由来已久,而现代的拟声手法则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①锁住跟锁住他妈穷得叮哩当郎的。

(周立波《暴风骤雨》)

“叮哩当郎”是物体撞击的声响,这里用来形容锁住一家四壁皆空、一穷二白的情形,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修辞作用,可以说是拟声手法的活用和妙用。

拟声,可以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声音,使所表达的事物活灵活现,有声有色,从而收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例如:

②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绕过了山冈,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歌曲《泉水》歌词)

③她不懂革命,可是她使女儿们相信:只要手脚不闲着,便不会走到绝路,而且会走得登登的响。

例②三个“叮咚”连用,就像一下一下的滴水声在耳边回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写出了泉水的神态,也写出了姑娘内心的欢快,起到了托情于物的作用。例③“登登”用来摹拟走路的脚步声,从这坚实有力的脚步声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她”是怎样生活的。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在这“登登”的脚步声中活现了出来。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拟声来烘托不同的气氛,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例如:

④轰隆隆……嘎啦啦……沉雷般的巨响,一串连着一串,一阵紧似一阵,响彻天地。

(孟伟哉《昨天的战争》)

⑤窗外,雨声淅沥,雷声不断,雨点打在白玉阶上,分外地响。风声缓一阵,紧一阵,时常把雨点吹过画廊,敲在窗上,又把殿角的铁马吹得丁丁冬冬。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十四章)

例④用拟声词烘托战场气氛,显得有声有色,极有气势。例⑤运用拟声词,呈现景物,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象。

另外,运用拟声词还可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哈哈”是开怀大笑,“哼哼”则是冷笑。“嘻嘻”常用来摹拟由衷的笑,“嘿嘿”则表现的是奸笑。

七、双声叠韵调配

汉语的音节有声母韵母之分。在双音节词中,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叫双声,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叫叠韵。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表达上的一种独有形式。利用双声和叠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之一。

古人说:“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取其婉转。”就是说,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可以形成声韵回环的音律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

①她唱得响亮而圆转;当她的船箭一般驶过去时,余音还袅袅地在我们耳际,使我们倾听而向往。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例①“响亮”、“圆转”;“倾听”、“向往”四个叠韵词,

首尾响应,使人听着美、读着美,留下的印象也美。再如: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例②这句话,由于语义精警,加上运用了两组双声叠韵词(“惨淡”和“人生”都是叠韵词,“淋漓”和“鲜血”都是双声词),使得音律回环,易记易背,因而为人所传诵,成了格言式的警句。

一些风格优雅、细丽的作家是很喜欢运用双声叠韵手法的。例如冰心的《往事之二》:

③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一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例③中“叮咛”、“凄意”、“晶莹”、“雪月”、“缠绵”都是叠韵,“空阔”是双声。这些双声叠韵词的运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美化了句子的声音,使得语言优雅而秀丽。

(原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宋振华、吴士文、张国庆、王兴林主编《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2]陈垂民,黎运汉主编《新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3]陈垂民、黎运汉主编《现代汉语教程》,广西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注释】

[1]高尔基著《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3年1月发表,载《高尔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鲁迅著《汉文学史纲要》,1926年版。

[3]《出口成章·对话浅论》载《老舍文集(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1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