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气的色彩

语气的色彩

时间:2023-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语气的色彩作品的思想感情诉诸辞章文采,朗读的思想感情诉诸声音气息。语气的色彩并非朗读者随心所欲的涂抹,它是语句内在的具体思想感情的积极运动的显露,这种显露当然就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气徐声柔”的语气色彩造成温和感,口腔松宽,气息深长。“气沉声缓”的语气色彩造成迟滞感,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气少声平”的语气色彩造成冷寂感,口腔松懒,气息微弱。

第二节 语气的色彩

作品的思想感情诉诸辞章文采,朗读的思想感情诉诸声音气息。在朗读中,总的色彩体现在基调中,具体色彩体现在语气中。

语气的色彩并非朗读者随心所欲的涂抹,它是语句内在的具体思想感情的积极运动的显露,这种显露当然就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

爱的感情一般是“气徐声柔”的,憎的感情一般是“气足声硬”的。“气徐声柔”的语气色彩造成温和感,口腔松宽,气息深长。“气足声硬”的语气色彩造成挤压感,口腔紧窄,气息猛塞(猛塞,即流动猛,多阻塞)。

悲的感情一般是“气沉声缓”的,喜的感情一般是“气满声高”的。“气沉声缓”的语气色彩造成迟滞感,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气满声高”的语气色彩造成跳跃感,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惧的感情一般是“气提声凝”的,欲的感情一般是“气多声放”的。“气提声凝”的语气色彩造成紧缩感,口腔像冰封,气息像倒流。“气多声放”的语气色彩造成伸张感,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急的感情一般是“气短声促”的,冷的感情一般是“气少声平”的。“气短声促”的语气色彩造成紧迫感,口腔似弓弦,飞箭流星;气息如穿梭,经纬速成。“气少声平”的语气色彩造成冷寂感,口腔松懒,气息微弱。

怒的感情一般是“气粗声重”的,疑的感情一般是“气细声黏”的。“气粗声重”的语气色彩造成震动感,口腔如鼓,气息如椽。“气细声黏”的语气色彩造成踟蹰感,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所有这些,在朗读中绝不是孤立的,经常是交错结合、结伴同行的。因此,语气的色彩永远不会单一。不过,在综合中却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感情造成语气的主要色彩,这种主次又不是截然分离,各不相干的,它们有重叠、有交叠,在综合中形成色彩缤纷的语气。但是,对于主要感情在语句中的分野,朗读者尤其要直接感受到,鲜明地表达出来。

这里谈的是感情色彩问题,至于个性色彩,如作者风格、朗读者的表达特色等,则又当别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