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五章 原文中文字的合理删减在所译文本中,经常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或文字,称为“冗余成分”。对这些多余的内容,在确保忠实于原文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情况下,译者有权进行必要的删减。在上述情况下,译者有责任删减冗余、修正谬误、弥补不足。
第十五章 原文中文字的合理删减
在所译文本中,经常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或文字,称为“冗余成分”(deadwood)。对这些多余的内容,在确保忠实于原文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情况下,译者有权进行必要的删减。可以删减的内容包括:没有实际意义的常用套话、与内容无关的掌故或俗话、只在汉语环境中有意义但没必要对英译文读者解释的事物,以及表述混乱或词不达意的内容。在上述情况下,译者有责任删减冗余、修正谬误、弥补不足。正如美国作家E.B.White在主张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时所做的论述:
A sentence should contain no unnecessary words,a paragraph no unnecessary sentences,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a drawing should have no unnecessary lines and machine no unnecessary parts.This requires not that the writer make all his sentence short or that he avoid all detail□but every word tell.
(李观仪,2004:140)
这个论断也适用于翻译,对那些可有可无的成分,一律删去,毫不可惜,以使所保留的每个词与句子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to make every word tell)。下面请看译例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