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的基本要素

结构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结构的基本要素结构包括哪些要素呢?但每个层次都必须是文章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层次与层次之间必须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安排,不能随意颠倒。如果各层次之间的排列无序,可以随意调换,必然造成文章结构布局和内容的混乱。文章各层次的安排不能平均用力,而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安排层次要考虑文体的要求。

第三节 结构的基本要素

结构包括哪些要素呢?主要有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一、层次和段落

(一)层次

1.层次的内涵

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和逻辑关系,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在文章中的体现。又叫“意义段”、“结构段”、“部分”。在写作时,总是写完一件事情再写另一件事情,写完一个问题再写另一个问题,体现了作者思路开展的步骤、顺序,常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层次”就是层的次序,即文章各部分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

层次是在内容上相对独立和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必须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划分,在文中没有明显的标志。

2.安排层次的要求

一篇文章安排几个层次,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但每个层次都必须是文章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层次与层次之间必须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安排,不能随意颠倒。因此,安排层次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层次的标准要统一,忌多标准。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标准来安排层次,或者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或者是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或者是按照时空交叉的顺序,要做到贯穿始终,不能标准不一致。

(2)安排层次要有序,忌杂乱。这是从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出发的。各个层次在其各自的表现内容上都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性质,相互之间的组合次序体现出推进和展现全文内容发展脉络的逻辑必然性。如果各层次之间的排列无序,可以随意调换,必然造成文章结构布局和内容的混乱。

(3)安排层次要分清主次。文章各层次的安排不能平均用力,而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有详有略。

(4)各层次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这是从文章的意义上来说的。各层次在意义上既要有相互联系,又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5)安排层次要考虑文体的要求。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安排层次。比如,记叙文多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议论文多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的侧面来安排层次。

(二)段落

1.段落的内涵

段落,也就是“自然段”,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层次是体现文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的结构概念,那么段落主要是体现文章外在表现秩序的结构概念。段落安排得当,可以使文章内容表现得条理清晰,阅读起来轻松自然。

段落在形式上以换行和空格为标志,但不能认为凡是有分行标志的行和句都是段落。比如对话的分行,为强调而进行的分行,用来连接上下文的过渡分行等等,只能看做是一种分行,而不能认为是分段。

2.层次与段落的关系

段落是表现层次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中包含了几个段落,但内容单一的层次,只有一个段落,那么一个段落就等于一个层次。

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一个意思表达清楚了就完成了一个段落。层次着眼于对文章内容的划分,是一部分内容和另一部分内容的分界线。

段落有明显的标志,层次则不一定有,有时可以用小标题、数码或空行来显示。

3.划分段落的要求

(1)单一性。指一段文字只能集中表达一个单一的意思。不能把几个意思放在一个段落中表达;也不能一个意思没有说完,又去说另一个意思。

(2)完整性。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另起一段则表达另外的意思。不能把这一个意思分到几个段落中表达,把一个意思拆得七零八落,破坏段意的完整性。

(3)连贯性。指段与段之间的意思要有内在联系,连贯而有条理。每个段落都是全文内容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使每段都成为全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做到“分之为一段,合则为一篇”。

(4)匀称性。指段落的长短搭配应协调有致。从文章表达形式协调的角度来看,划分段落要做到长短相间,配合恰当。段落过长,则文章节奏缓慢,不宜于把握一段的主要意思;段落过短,容易造成零碎和不连贯的感觉。

二、过渡和照应

(一)过渡

1.过渡的内涵

过渡是层次与层次之间或者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转换的一种结构手段。过渡犹如一座桥梁,在文章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相邻的两个层次或段落的意思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转换自然,不会感到唐突。好的过渡还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可以使全篇内容组织严密、浑然一体。

2.需要过渡的情况

(1)内容转换处。

首先,在记叙性文章中,当时间、空间、事件或人物发生转变时,意思的交接、转换,往往需要过渡来衔接。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头写东京的清代留学生乌烟瘴气的景象,作者甚为不满,在转到写仙台学医生活之前,有这样一句话:“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既交代了空间的转移,又做到了过渡自然,上下连贯。其次,在说理性文章中,当论述的问题转换时,当论述由总到分,由分到总,或者由具体到概括,由概括到具体时,就需要有过渡。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开头从总的方面批判了自由主义,指出了其危害,接下来要列举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就是先用“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来进行过渡。这是论述从总到分的过渡。在列举了自由主义的种种表现之后,要对其进行分析批判时,又用了一个过渡“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个就是从分到总的过渡。两处过渡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全文能自然地贯通起来。

(2)表达方式转换处。

一篇文章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表达方式的转换时,也需要通过过渡来衔接。比如,由概括叙述转到具体叙述,由描写转到抒情,由抒情转到议论,等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是抒情和议论,在转入叙述时用了“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来过渡。结束叙述再度进行议论时,又用了“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样的句子表示过渡。叙述是为了说明议论的道理,议论是为了更深刻地指出叙述的意义,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中间用过渡来衔接,使叙述和议论相得益彰,共同表现主题。

运用倒叙、插叙、补叙时,倒叙、插叙或补叙的内容的起止处,也需要过渡。如《阿Q正传》中有段补叙,阿Q到静修庵“革命”,老尼姑告诉他“秀才”和“假洋鬼子”已经来革过一次命了。下一段就转入了对赵秀才和假洋鬼子来静修庵“革命”的情景的叙述,中间就是用了一句“那还是上午的事”来过渡。

(二)照应

1.照应的内涵

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彼此关照和呼应。前文提到的问题,后文要有着落;后文说到的内容,前文要有交代和暗示,否则会给人突如其来的感觉。照应是使文章构思缜密、脉络贯通、结构严谨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文章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利于突出主题。

2.照应的形式

照应的部分可以是观点,也可以是材料;可以和文章的主题有关,也可以只和文章的某一点有关,如某种气氛、环境、景象、感情、性格、细节等。常见的照应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文题照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与主题关系密切,文题照应可以突出主题,加深对内容精神实质的理解。

(2)首尾照应。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开头有伏笔,收尾必有照应,给读者一种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

(3)前后照应。指前伏后垫的相互照应,可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结构自然严谨,内容也能饱满周全。这种照应一方面可以造成悬念,具有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还能增加结构的戏剧性。另一方面可以突出某一问题,或使观点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陈启佑的小说《永远的蝴蝶》就综合运用了这三种照应。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运用照应这种手段,反复强调某一内容,可以使重点突出,内容紧凑,而且容易把握全文的脉络。如果缺少照应,就会觉得文章前后不连贯了。

在行文中我们还要注意:要顺应思路的发展,不为照应而照应;要从结构全局上去把握,照应要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三、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着文章的结构艺术或写作技巧,其他层次或段落则更多地负载着文章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内涵。

开头是文章所叙写的事物的开端,或者所要议论问题的提出。一般指文章的第一段或第一个层次,不是文章的第一句话。结尾是所叙写的事物的结局或议论问题的解决。

自古以来,文章家都很重视开头和结尾的构思。明代谢臻《四溟诗话》:“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可见,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开头

开头是一篇文章的起笔,能否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关键在于开头。“万事开头难”,难在它涉及到文章的整体建构和内容,全篇的基调是否和谐统一。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切题

所谓切题,就是要揭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无论开头是描绘环境、推出人物,还是叙述事件、渲染气氛,都要考虑到表现主题的需要,使文章的开头具有某种指向性。如果开头就偏离了主题,就会越写越偏离中心。开头切题有利于下文表现主题,展开故事,也有助于读者顺利进入文章的主题。《水浒传》的开头起于踢球发迹的高俅,与作品所反映的“官逼民反”主题是相对应的;《三国演义》的开头始于“桃园三结义”,也是因为作品所秉承的“尊刘抑曹”的思想。

2.有吸引力

好的开头对读者的阅读有一种潜在的吸引力和暗示作用,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吸引读者读下去。俄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令读者产生一睹为快的兴趣。

3.定调

所谓定调,指在文章的开头就要确定全篇的基调。开头是定基调的地方,能否定得准,关系到全篇基调是否和谐统一。这种基调须贯穿全文,以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进而把握主题。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开头展示给读者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月光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基本色调就是“洁白”、“银白”、“透明”,没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也没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作者正是通过这样极富美感的开头,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带入一种特定的氛围。与此类似的这种诗情画意般的画面,中间部分有段关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末尾处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都与开头的色调保持一致。显然这种基调贯穿始终,开头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开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开门见山式。在文章的标题之后,行文一开始就接触文章的主题,或开宗明义就揭示中心论点。如李斯《谏逐客书》开篇就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单刀直入,直接揭示主题,使读者顿然明白其主旨。

二是曲径通幽式。根据写作目的,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和故事,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设置悬念以吸引读者,或先叙述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引用名言警句以作叙事的开端。这种写法如园林之峰回路转,由远及近,娓娓道来,使作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自然而然地被文章所吸引。例如,汪曾祺的《翠湖心影》即是如此开头的: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

文章开头就先宕开笔墨,叙述跟翠湖有关的一个笑话,然后曲折引入正题,既能引起阅读兴趣,还能自然地转入文章的描写对象——翠湖。

(二)结尾

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收得住口,就是好结尾。清代学者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强调:“为人重晚节,行文重结穴。”可见一篇文章的冲击力、震撼力、启示力往往来自结尾。文章在终篇如何收笔十分重要,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好的结尾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保证文章结构的完美。既可以帮助读者明确主旨,加深认识,又可以使读者感到回味无穷,增强感受。虽“无他事继其后”,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无穷。一个好的结尾,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自然天成

文章的结尾是内容发展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应该水到渠成,了无痕迹,如同百川归海一样自然。作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不能画蛇添足,不能让人有生硬之感。

2.收束全文

指结尾应归拢全篇的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既回顾上文,又点明主题,做到收尾有力,不能给人以收束无力、草草收兵的感觉。

3.留有余韵

文章结束之时,是读者沉浸于情境之中,感受到寓意之时,如果能够给读者留下某种回味、想象及思考的空间,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追求富有余韵的结尾,就是要做到含蓄,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

结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总结式结尾。结尾对全文简要概括,帮助读者掌握基本内容,明确文章主题。如纪录片《故宫》第十二集《永远的故宫》结尾:

紫禁城初建于明朝,鼎盛于清代,五百年间,它曾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帝王将相的舞台。故宫博物院,得名于1925年。80年来,它历经风雨走向复兴,最终成为人类共同的艺术文化宝库。今天,紫禁城既古老又新鲜,它正承载着历史,创造着未来。

二是含蓄式结尾。如鲁迅《故乡》的结尾,不直接点题,深沉、含蓄,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三是展望式结尾。顺着思路发展,最后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以此激励人们,鼓舞斗志。如温家宝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结尾:

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当然,有的结尾方法不是单一的,可能既总结全文,又发出号召,关键是结尾能够恰到好处地为主题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