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裁分析实例翻译

体裁分析实例翻译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4.2 体裁分析实例翻译话语分析法侧重于描述语言意义交流及建立社会和权力关系的运作方式。在翻译研究中,Baker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尤其是话语和语用层次上的对等。在我国将话语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的有张美芳、黄国文和张美芳等。然而,在众多的话语分析模式中,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话语分析是翻译研究及实践上运用得最广泛的。不过,该句中“低”的译文倒是表现出了原话语的物质过程。

9.4.2 体裁分析实例翻译

话语分析法侧重于描述语言意义交流及建立社会和权力关系的运作方式。在翻译研究中,Baker(1992)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尤其是话语和语用层次上的对等。Hatim&Mason(1990)将符号层上的话语融入其翻译研究模式,代表了更广泛意义上的话语观。在我国将话语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的有张美芳(1999、2001)、黄国文和张美芳(2002)等。然而,在众多的话语分析模式中,Halliday(1994)的系统功能话语分析是翻译研究及实践上运用得最广泛的。例如:

【例1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

By Li Bai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 frost upon the ground?

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分析】对例10中的原文话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1)存在过程(床前明月光);(2)心理过程(疑是地上霜);(3)行为过程(举头望明月);(4)心理过程(低头思故乡)。原文话语中的第一句话没有用动词来表现其存在过程,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横组合结构隐含了动词。这句话的译文照原文直接翻译,没有反映其存在状态。如果在译文中加上一个系动词is,其动态的存在过程就体现出来了。原文第二句话用“疑”表现心理过程,而译文用的是情态动词can,没有用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词将原文的意义彻底表现出来,在心理过程上是不对等的。第四句话用“思”来表现这种心理过程,译文形容词化的drowed只表现了状态,并不能把心理活动充分揭示出来,所以这句也没有达到对等。不过,该句中“低”的译文倒是表现出了原话语的物质过程。在语态方面,原文基本上是主动语态,译文中用looking up和bowing将原文的语态还原出来。

话语的理解离不开语境,特定的语境创造特定的话语。翻译时,译者如不能将话语的理解与语境有效地联系起来,就不能有效地把原话语的意图表达出来。例如:

【例11】Elizabeth is putting on a lot of weight.She smokes very heavily.(Baker,1992:226)

【译文1】由于伊丽莎白吸烟吸得很厉害,因此胖了不少。

【译文2】由于伊丽莎白的体重猛增,所以她拼命地吸烟。

【译文3】尽管伊丽莎白吸烟过多,她的体重还是增加了。

【译文4】伊丽莎白体重猛增,而且还不断地吸烟。

【分析】例11中的原文是两个独立的句子,后者为前者的原因。从译文1到译文4,都是原文可能表达的意思。换言之,例11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这4种译法都可能是对的。译文1表达的是:吸烟是胖的原因;译文2的意思是:体重猛增是吸烟的原因;译文3的意思是:吸多少烟都不管用,体重照样增加;译文4的意思是:即使体重猛增,烟还是照样要抽。由此可见语境对话语理解的重要性。

话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的一种形式,而交际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所以我们在分析话语时就不得不考虑谈话的内容、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讲话媒介等因素(黄国文,2001:72)。有时中英文话语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大体上一致,但是其体现样式却不一定一致。例如:

【例12】    (1)CALL FOR PAPERS

        (2)Papers are invited for the

          Euralex Thi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4-9 September,1988

          Budapest,Hungary.

(3)Papers are invited on all aspects of lexicography,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4)The main fields of interest reflected in the Congress programme will be:

General(monolingual or bilingual),computational

 Terminological and specialized translation Lexicography.

(5)Papers relating to the lesser-known languages will be particularly welcome….

(6)Abstracts(approximately 1,000 words)in any of the Congresslanguages,English,French,Germanor Russian,should be sent to the Lecture Programme Organizer,Dr.Tamas Magay,at the above address by 15 November,1987.(7)A response will be sent before the end of February 1988…—(Baker,1992:104).

【译文1】     (1)征文

(2)欢迎为将于1988年9月4日至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欧洲辞书协会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3)欢迎有关辞书编纂的各个方面的论文,包括理论的、实践的、历时的和共时的。(4)大会涉及的范围包括:普通辞书(单语的或双语的)、计算术语辞书以及专业翻译辞书。(5)与小语种有关的论文将受到特别的欢迎……

(6)论文摘要(约1 000字)应用大会语言(英、法、德、俄)中任何一种,在1987年11月15日前寄往信头地址会议组稿人坦马斯·马盖博士收。

(7)回应将于1988年2月底前寄出……

【译文2】(1)欧洲辞书协会第三届国际研讨会将于明年九月在布达佩斯召开

(2)欧洲辞书协会第三届国际研讨会将于1988年9月4—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3)会议涉及范围包括辞书编纂的理论与实践,历时与共时研究等各个方面。(4)会议的主题是:普通辞书(单语或双语)、计算术语辞书和专业翻译辞书。

(5)会议将优先考虑关于小语种辞书编纂研究的论文……

(6)凡欲参加会议者,请于1987年11月15日前将论文摘要(约1 000字)寄往信头地址交会议组稿人坦马斯·马盖博士收。论文摘要可用英、法、德、俄等大会语言中任何一种。(7)经审稿同意接受后将于1988年2月底前发邀请信……

【分析】例12中的原文话语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话语。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学术研讨会会讯的话语体裁,涉及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范围内有目的的交往。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其纲要式结构大致上是一样的(如下):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

会议主题

具体议题

会议摘要:要求和寄出期

发具体通知时间

然而,译文与原文话语的编排形式是不一样。两个译文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译文2比较符合我国现实生活中的会讯模式。下面就原文和译文2进行分析比较。由于原文话语涉及的是会议信息,有关词汇的重复出现表现出这类话语的特征,从这方面来看,中英文会讯大致相同(见以下所列主要词语)。

(1)CALL FOR PAPERS         (1)征文

(2)Congress            (2)研讨会

(3)Papers on all aspects of    (3)会议涉及

(4)Congress programme       (4)会议的主题

(5)Papers             (5)会议论文

(6)Abstracts,Congress languages (6)论文摘要,大会语言

(7)Response will be sent     (7)经审稿同意接受,发邀请信

从语旨方面看,原文交际双方的关系是会议组织者与英语国家的学者以及熟悉英语语言文化的其他地区的学者。这种“主人—客人”的关系可以从对话语结构的选择方面看得出来。此会议通知中的用语are invited(邀请),will be welcome(欢迎)反映了主办者尽量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和热情;而CALL FOR PAPERS(征稿),should be sent(请寄),will be sent(将寄)等词语又温和地显示了其权威的一面。反观译文,虽然话语的交际双方仍然是组织者与学者的关系,但其关系的亲密程度发生了变化。文中语言结构的选择体现了主人(组织者)的权威性加强,而客人(可能出席会议的学者)的地位削弱。会讯的发出者不是强调“论文”,而是强调“会议”。“会议”其实是组织者的代名词。原文是以第三者(即论文/摘要)为中心,而译文则以发话人(即会议组织者)为中心,例如“会议将优先考虑”,“凡欲参加会议者,请于……”,“经审稿同意接受”等用语,含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显示了会议组织者的权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