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

哲学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 哲学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体论,近代哲学注重认识论,到了20世纪,哲学注重的是语言。语言哲学家们认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二是词语的意义问题。认知语言学就是建立在康德哲学基础上的,认为现实表征是心理表征的基础,语言表征以心理表征为前提。哲学家们把语言研究领域分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子领域。

2.1 哲学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

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体论,近代哲学注重认识论,到了20世纪,哲学注重的是语言。本体论要确定的是“什么东西存在”,“什么是实在的基本存在形式”。认识论要解决哪些东西是我们能认识的,人们是怎样认识这些东西的。从本体论到认识论是一个飞跃,不仅是关心什么东西存在,而且是通过人类认识来确定什么东西存在。据此,人们同样可以把意义理论看作一种进步,在何种意义上人们能够认识存在,而“意义”的主要载体就是语言。所以,哲学家认为,现在应该把“意义理论”放在哲学研究的中心地位,而不是把“认识论”放在哲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思考。

最早的时候,哲学家们最关心“先天性”的东西,世界由什么组成。到20世纪早期,西方哲学理论发生了一场“语言的转向”,与语言学结合得更紧。哲学家出于各种不同的理由,一直对语言感兴趣。他们认为既然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了解语言也就是关于了解人的某种知识。尽管有人类学家断言,某些灵长类动物也有语言,尽管法国还有鸟语词典,但多数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不赞同这种看法。有一些试验证明大猩猩能学会使用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即使这样,大多数哲学家也否认那些灵长类动物所使用的符号系统能算作一种人类语言。那些灵长类动物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中没有一种可用来构造无限多的表达式。正是可用来构造无限多的表达式这一特征,在哲学家看来是为人类语言所特有的。语言哲学家们认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二是词语的意义问题。如果人们要知道一句话的真假,他们就得观察实际情况,调动头脑中的百科知识,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语言与外部的联系。人们要知道一句话的真假,仅观察实际语境,调动头脑中的百科知识还远不够,他们还必须懂得这句话的意义,这就是词语的意义问题。人们首先要理解这句话,他们才知道去观察什么,怎样来证明这句话的真假。这似乎是意义问题在先,只有先了解意义,才能解决哲学问题。因此,哲学家认为,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只要解决了语言问题,哲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既然某些哲学问题看来是起因于语言结构的错误信念,那么,理解语言结构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哲学问题或完全避免它们。许多哲学家相信,语言是对实在的反映,假若人们能够理解语言结构,就能够理解实在的结构,语言结构同于或类似于实在结构。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如果人的思想算作关于世界的知识,那么,思想似乎就是对实在的反映。

这种关于语言、思想与实在的观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观点,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解释说,在他的哲学工作背后的战略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柏拉图说,假若他试图通过直接研究实在来弄清实在的结构,他担忧会在理智上陷入迷惘。因此,他决意把语言用作一种实在之镜。他决定求助于语言,并借助于语言来研究事物的真理。把语言看做对现实反映的观点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语言观的最有力表述之一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发表于1921年的《逻辑哲学论》,他的观点被称为语言图像理论。关于这种观点后来产生了变种,康德主义认为语言并不是对实在的反映,人类理智不可能直达实在,而是对我们关于实在思想的反映。认知语言学就是建立在康德哲学基础上的,认为现实表征是心理表征的基础,语言表征以心理表征为前提。

哲学家们把语言研究领域分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子领域。句法学是对一些规则的研究,这些规则用纯形式的术语描述一个语句。这就是说,它依据规定什么样的语词顺序是允许的。语义学是对语词和语句的意义研究。语义理论试图说明意义是什么,一个有意义的表达式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它们的含义之间是什么关系。语用学是对说话者用语言所做事情的研究。说话者不仅仅说话,与此同时,他们所做出的允诺、宣誓、道歉、侮辱、发怒等其他很多动作、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

虽然这场转向并不意味着哲学开始走向语言学的道路,但哲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以至语言学家们纷纷把哲学看作语言学研究的“摇篮”和“基石”。认知词汇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必须以某种哲学理论为基础,才能在荒芜的处女地上建立起高楼大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