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基本研究范式

两种基本研究范式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1 两种基本研究范式由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学术背景上的差别,内在因素研究可以分为语言本体研究范式和认知加工研究范式,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探索。对比分析上述两种基本研究范式,语言本体研究范式侧重于所习得语言的属性研究,关注的是所习得的第二语言静态系统,忽视了个体在语言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对习得过程解释不力。

6.1 两种基本研究范式

由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学术背景上的差别,内在因素研究可以分为语言本体研究范式和认知加工研究范式,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探索。语言本体研究范式关注个体习得的语言,包括语言共性和差异在习得中的作用;认知加工研究范式则侧重解释和分析他们习得语言的过程,如研究具有一定语言规则(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的个体怎样把第二语言新规则纳入自己的语言规则系统。

6.1.1 语言本体研究范式

这一研究范式关注个体所习得的是什么样的语言知识,试图用语言类型普遍性(Typological Universals)或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对习得原因进行解释,而不在于研究习得的具体过程。这一范式分为语言类型学派和生成语法学派。

语言类型学派以描写为特征,通过对比母语和目标语异同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该学派主要通过对语言项目的标记程度分析,从语言类型的普遍性规律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一些可能的解释。语言类型学认为结构上出现某种结构形式、聚合上变化方式少和频率上出现低的为有标记项,与之相对的为无标记项。该学派认为标记在语言习得中有重要作用:等级高的无标记项比等级低的有标记项习得简单。一些与Chomsky有关的生成语法学派,通过研究个体语言能力来探索语言习得。他们认为普遍语法为个体提供了语言规则的投射能力。生成学派一般通过对比个体最初和最后状态的差别,以推测其内部语言能力,研究范围大多集中在核心语法上,而不是对习得过程进行全面研究,方法和范围都有局限性。例如,把习得机制简单地说成是先天的语言习得装置[2](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没有对它在习得中如何作用进行研究。上面两个学派对习得的语言本体进行了探索,从不同侧面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都只解释了第二语言习得的部分现象。

6.1.2 认知加工研究范式

这一研究范式认为,可以把习得看作是个体逐步掌握语言成分和结构规则的认知加工过程。这是一种注重习得动态过程的研究范式,其关注焦点是个体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怎样掌握目标语规则,并对体现这些规则构成的形式-功能映射(Mapping)属性和这些规则的性质(外显的还是内隐的)进行研究和探索。这种研究范式用加工[3]、表征等概念来研究习得过程。

6.1.3 习得的基本过程和所习得的语言规则表征方式

认知加工研究范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分输入、吸收、整合、输出等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执行对输入语言信息的吸收和整合。吸收整合后的目标语规则,或融入个体外显知识体系,或随着个体对这些规则熟练程度提高,规则被整合,变为内隐知识系统。这一范式从结构和意识状态对所习得的语言规则表征方式及其变化进行了解释。结构上表征及其变化表现在,个体先是建立某个规则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是这种关系在程度上增减或改变。例如,外国留学生对现代汉语“把”字句中的“把”的认识,先是作为受事前的标记,后来他们认识到“把”也可以作为施事前的标记。

意识状态上表征变化表现在,个体对第二语言规则的表征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即他们对语言规则的使用是否有意识。个体对规则的使用既可以一直就是内隐的,这些规则是内隐学习来的;也可以是个体先对某些规则进行了外显的学习,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后对这些规则的使用达到了内隐状态。这种内隐规则是通过学习,由外显规则转化而来的观点,类似于Bialystok(1978)两类规则有接口[4](Interface)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像其他类型的技能学习一样,是通过练习,把陈述性知识程序化的加工过程。

语言加工是一个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一加工过程中,加工者根据语言形式线索,结合背景知识,确定语言形式的语义功能,以建立意义结构。对语言形式与其语义功能映射过程解释最有名的是竞争模型(the Competition Model;Bates & MacWhinney,1987,1989)。竞争模型最初用于语言加工研究,并得到人-机模拟实验的初步验证。之后,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得到了应用。该模型侧重探索语言加工中的行为表现,并从行为表现解释语言知识。它认为各种线索(例如句法上或语义上)间的竞争和会合会阻碍或加速句子加工进程。这一方面有可能与不同线索是否一致有关。一致就产生会合效果,反之就出现竞争状况。从另一方面看,单个线索的强度对加工进程也有重要影响,处在较高激活水平的线索会被选中,作为解释的因素。

竞争模型理论注重对语言认知加工过程的解释,关注语言表现(Language Performance)或者说是语言行为,而不是像普遍语法理论关注抽象语言能力。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过程要处理形式和功能的关系。在习得过程中,个体怎样把某种形式映射到某一功能上,建立形式和功能的关系(表现为语言规则),这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此建立形式和功能的映射关系是否顺利,就决定了习得进程的快慢。

对比分析上述两种基本研究范式,语言本体研究范式侧重于所习得语言的属性研究,关注的是所习得的第二语言静态系统,忽视了个体在语言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对习得过程解释不力。而认知加工研究范式侧重研究个体的习得过程,探求在个体作用下第二语言系统是怎样变化的,是对前一理论所存在缺憾的有力补充,但对习得的语言本体研究关注不够。

6.1.4 语言本体和习得过程应该结合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个体对习得对象——第二语言的掌握过程。个体是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个体。在个体的知识背景中,与第二语言规则关系密切的母语规则最为重要,它对习得进程有重要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包括语言本体研究和个体习得过程研究两个主要的方面[5]。对第二语言规则、个体母语的相关语言规则及其关系的研究构成语言本体研究。而要对习得过程进行研究,就要研究个体对第二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与母语规则差异的认知加工,揭示习得的动态微观过程。

如果把语言习得看作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借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当代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可以把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是大脑已有语言规则(初期主要是母语规则,有时还包括目标语规则)的个体对母语或第二语言规则的迁移过程。这样,第二语言习得就可以从语言迁移角度进行研究,习得的过程即是日积月累的语言规则迁移和巩固的过程。这种语言迁移过程,可以用心理学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