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义部分(逻辑式)

语义部分(逻辑式)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7 语义部分(逻辑式)格部分输出的浅层结构有两个输入口,一端同删除规则和过滤规则相连接;另一端同语义部分(逻辑式)相连接。逻辑式实际上就是扩充式标准理论中的语义部分,表达句子的语义内容。乔姆斯基认为,语法规则不可能表达全部语义,所以,逻辑式所表达的语义是有严格限制的。逻辑式主要包括语义规则和制约条件。乔姆斯基将名词短语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照应名词短语。

4.1.7 语义部分(逻辑式)

格部分输出的浅层结构有两个输入口,一端同删除规则和过滤规则相连接;另一端同语义部分(逻辑式)(Semantic Component: Logical Form)相连接。逻辑式实际上就是扩充式标准理论中的语义部分,表达句子的语义内容。乔姆斯基认为,语法规则不可能表达全部语义,所以,逻辑式所表达的语义是有严格限制的。它是指纯粹由语法结构决定的那部分语义,而不是语言所涉及的全部语义。

逻辑式主要包括语义规则和制约条件。逻辑式的输出就是句子的语义表达(semantic representation)。

一、下标规则

下标规则(Indexing Rule)是逻辑式中的主要语义规则,其作用是确定句子中名词短语(NP)的照应关系(anaphora),从而在语法结构范围内决定句子的语义解释。

乔姆斯基将名词短语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照应名词短语(anaphors)。照应名词短语指的是句子中有先行词与之照应的名词短语,可分为相互照应名词短语(reciprocal anaphors)(如each other)和反身照应名词短语(reflexive anaphors)(如myself,yourself,himself,themselves等)。相互照应名词短语和反身照应名词短语在句子中都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先行词,否则,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就不合格,或称“无解”(殷钟崃、周光亚,1990: 344)。例如:

(72) a.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b.*Each other should be helped.

(73) a.The boy cut himself.

   b.*Himself was cut.

(72a)中each other与先行词we相照应,因而是语义上合格的句子;(72b)中的each other没有与之照应的先行词,所以,(72b)语义上不合格。(73a)中的himself有先行词the boy与之照应,语义上合格;(73b)中的himself无先行词与之照应,因此(73b)语义上不合格。这就是传统语法所说的相互代词和反身代词一般不能用作主语。

第二类是代词性名词短语(pronominals),也就是传统语法中所称的人称代词,如I,he,you,she等。代词性名词短语又有照应功能(anaphoric or proximate use)和他指功能(deictic or obviative use)。例如:

(74)Tom thinks he is stupid.

(74)句中的he可以与Tom相照应,也可以指Tom以外的其他人。

第三类是词汇名词短语(Lexical NPs),包括照应名词短语和代词姓名词短语以外的所有名词短语。比如the girl next door,Norm Chomsky等等。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义解释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句子中一个名词短语是否与另一个名词短语具有同指关系。下标规则的目的就是通过标号的方式来说明名词之间的这种关系。下标规则规定,句子中每一个NP都应有一个下标(用一个任意整数表示)。两个名词短语的下标如果相同,就是同指关系;否则,就不是同指关系。例如:

(75)Tom2thinks he2 is stupid.

(76)Tom2thinks he3 is stupid.

(75)中Tom和he的下标相同,属于同指关系,也就是,Tom认为他本人很愚笨。(76)中Tom和he的下标不相同,不属于同指关系,也就是,he不是指Tom,而是指另外一个人。

二、制约条件

下标规则必须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不然的话,会对句子作出错误的语义解释。这些制约条件(Binding Conditions)又称为语义过滤规则(Semantic Filters),其主要特点是检查下标规则的输出是否合格。限制下标规则的制约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条,匹配条件(Matching Condition)

匹配条件要求下标相同的两个名词短语在性、数、人称等特征方面也必须一致,也就是,相匹配。这样的话,就不会生成(77)例中的句子。

(77)I2 love yourself2.

按照下标规则,(77)例中的I和yourself应该是同指关系,因为两者的下标相同,但实际上,I和yourself是不同指的。原因在于I和yourself在人称上不匹配。然而,匹配条件却不能限制生成(78)中的句子。

(78) a.Alice2 hurt herself3.

   b.Alice2 hurt her2.

   c.Alice2 hurt Mary2.

要解决这个问题,乔姆斯基还提出了下面几个制约条件。

第二条,照应语制约条件(Anaphor Binding Condition)

照应语制约条件规定,照应语要有一个同标先行词NP(a coindexed antecedent NP),也就是说,一个照应语(或空缺NP语迹)如果有管辖范畴,它必须黏着在其管辖范畴上。我们将在管约论中进一步讨论有关管辖范畴和成分统制的问题。

第三条,代词性名词制约条件(Pronominal Binding Condition)

代词性名词制约条件要求,一个代词性NP如果有管辖范畴,它在管辖范畴内是自由的(free);换句话说,代词性名词在其管辖范畴内不能和任何成分统制NP(cocommanding NP)同标。

第四条,词汇制约条件(Lexical Binding Condition)

词汇制约条件规定,一个词汇名词短语或wh-语迹在任何地方都必须是自由的。

有了下标规则和上述制约条件,我们就能够在语法结构范围内对句子的语义作出正确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