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一新生入学安全法制教育讲话

初一新生入学安全法制教育讲话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计划的写作要求在撰写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注重依据,实事求是制订计划必须首先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当前的工作或任务进行正确地分析与评估,并联系新形势或出现的新问题查找差距,进而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依法治理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计划的写作要求

在撰写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注重依据,实事求是

制订计划必须首先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当前的工作或任务进行正确地分析与评估,并联系新形势或出现的新问题查找差距,进而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反对主观主义,防止闭门造车。

(二)具体明确,重点突出

计划要提出明确目标,又要规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以便执行和检查。同时要根据每一个阶段任务的主次、缓急来安排工作的程序,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留有余地,及时检查

计划是预先制订的,难免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未预料到的新情况或突发事件,因此制订计划要注意适当留有余地,保持一定的弹性。如果实际情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发现某些内容不切实际,就要及时做出调整和修订,使之符合实际情况,达到目标要求。

【例文2-1】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计划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已经实施了三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取得了重大成就。法律常识极大普及,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紧密结合,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工作蓬勃开展。所有这些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这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两个文明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就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此,特制订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宏伟目标,立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立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继续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理,使全社会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根据我国宪法原则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扎实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通过“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方位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宣传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注重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增强公民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注重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2.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涉及保障和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宣传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普及的各项法律、法规,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继续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依法治理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在要求。要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以法治化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4.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工作要求(略)

转引自《“四五”普法法律法规选编》,3~8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例文2-2】

关于2004~2005学年新学员入学教育工作的安排

各系、基础部:

根据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我校2004~2005学年入学教育的重点是:对新学员加强校规校纪的教育,特别是要抓好两个《暂行规定》的学习贯彻,使新学员入学后能自觉地以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养成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的良好风尚,推动我校学风、校风的建设。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入学教育时间

8月29日~8月31日(共三天)。

二、入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1.进行校规校纪教育。重点是组织学习《学员手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两个《暂行规定》的内容。要求逐条学习讨论,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严格贯彻执行。

2.(略)

3.(略)

三、入学教育的日程安排

img3

四、各系要切实加强领导,按学校统一安排要求,认真搞好组织实施工作。入学教育活动所需教室,由各系与教务处联系,统筹安排。入学教育结束后,各系须将有关情况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

××大学校长办公室

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本章小结】

1.计划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某一目标,而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本地或本人实际情况,预先对某一工作或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制订相应的措施而写作的应用文体。

2.计划具有预见性、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一份好的计划能够帮助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在工作或任务实施过程中合理地安排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级领导或个人也可以根据预先制订的计划指导工作,检查工作或任务进展和完成情况,以起到监督、检查作用。

3.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将计划分为不同种类,计划只是一个统称,它包括诸如规划、设想、打算、意见、安排、方案等许多具体种类,它们都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写作计划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用相应的名称。

4.计划在结构上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前言部分简要地说明制订计划的根据和理由,主体部分要具备三项基本的内容:制订计划的目标或任务、实施计划的办法和措施、计划进行的程序步骤,结尾一般是表明在执行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或检查、修订的方法。

5.在撰写计划时,要注意:注重依据,实事求是;具体明确,重点突出;留有余地并及时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