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拙朴的雕塑

拙朴的雕塑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拙朴的雕塑除了上述种种丹青之魅力,东巴文化中的雕塑艺术也是别有特色的。面塑在东巴教中称“多玛”,是用于各种东巴教仪式的献祭供品。在数十种东巴教仪式中,要用分别与之配套的众多面偶。这种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是与东巴教的性质分不开的。通过这些神灵的形象,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东巴教浓重的人间味和民俗味。

4.拙朴的雕塑

除了上述种种丹青之魅力,东巴文化中的雕塑艺术也是别有特色的。

东巴雕塑有面塑、泥偶、木偶和木雕。近年来还在丽江塔城古墓地发现了反映东巴舞、神鸟蝙蝠、送魂冥马等内容的石雕(3)泥塑和木雕是从面塑发展而来的。

面塑在东巴教中称“多玛”,是用于各种东巴教仪式的献祭供品。早期的面塑用大麦面混合酥油和水捏制而成,后来也普遍用小麦面制作。有相应供奉给神、精灵和鬼的面塑。面塑的类型有神、神兽、神禽、神明东巴、人、鬼的偶像,以及神山、各种东巴祭器如净水瓶等,另外还有祭祀用牲之形状的面塑。面塑一般是一次性的,随用随捏。后来,有的东巴为方便计,用泥捏制这些仪式上必需的“多玛”,这样可以使用多次,于是泥偶应运而生。随着泥偶的产生,木偶也逐渐出现,木偶一般是用来做东巴初学做面偶的仿效模型,有上述“画谱”的相似功能。在数十种东巴教仪式中,要用分别与之配套的众多面偶。在仪式中,象征神灵的面偶放置在神坛上,而象征鬼怪的面偶则放置于布置在地面上的“鬼寨”中。有的面塑和泥塑上还有纸旗、树枝等各有具体象征意义的装饰物。

面塑呈本色,因面粉的特点,捏制出的面塑线条柔和,视之有温软之感。泥塑较之面塑线条比较刚劲,其色泽和质感都给人一种古朴粗犷的印象。发展到木雕,其轮廓、线条都显得更有力度。上述三种形式都注重刻画头部和面部,身体四肢不加细致刻画,多为坐状。

东巴面塑、泥塑和木雕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那些神和神人同体的偶像,作者造型时并不注重去刻画外形细部的逼真酷似,而是用整体写意的手法,如眼睛就是看似随意性的两个洞,嘴巴的轮廓也只是微张的一条开口,从局部看显得十分简单,但如果从整体看,整个造型给人一种活泼的表情神态,透出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笔者曾观察过东巴制作面偶和泥偶的过程,他们在制作时是那样意态悠然,从容安祥,手指的动作十分麻利快捷,挥洒自如,并不精雕细琢。十指迅捷动作之间,一个偶像旋即产生,完全是了然于心,一气呵成。它具有单纯明快的审美特点,单纯的符号效应又与作者审美心境的单纯朴实有密切联系。

img77

用于东巴教仪式的泥偶,它们是东巴教各种精灵、神兽等的象征(摄于1990年)

这些神灵偶像的造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自然浑朴,神态天真憨稚,普通平和,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全无有些宗教中的神灵那种道貌岸然、威严神圣、高高在上的使人畏怖感,有的还呈现出一种滑稽的意味,极有稚趣与谐谑之美,使人观之忍俊不禁,莞尔而笑。这些偶像的世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造型也完全是照着山民村夫那种纯朴的气质格调创造而成的。当你面对着这种种神灵时,很少产生那种面对端然正襟危坐、高不可攀的“圣灵”产生的敬畏感和遥远的心灵距离,只觉得是面对着一群活生生的普通人,可与之同乐共欢,嘻笑言谈。这种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是与东巴教的性质分不开的。通过这些神灵的形象,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东巴教浓重的人间味和民俗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