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艺学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

文艺学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文艺学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文艺学研究的方式主要是论文写作,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方法有某些共同性和共通性,当然除了联系也还有区别,但为了更简洁明白,而将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放在一起论述,以研究方法为题,其中包括论文写作方法。文艺学学科方法主要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文艺批评方法。

第三节 文艺学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

文艺学研究的方式主要是论文写作,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方法有某些共同性和共通性,当然除了联系也还有区别,但为了更简洁明白,而将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放在一起论述,以研究方法为题,其中包括论文写作方法。

一、文艺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的层次

一般而言,文艺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一是哲学——逻辑层次。这是方法中的最高层次,是一切方法的总领,一般为宏观研究,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世界观的运用上,具体体现在对立统一方法、否定之否定方法、量变质变方法及其理论的运用上,体现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推理等方法的运用上。二是学科研究方法。文艺学学科方法主要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文艺批评方法。文艺理论研究方法作为理论研究方法,明显不同于文学研究方法,因而在艺术哲学、审美哲学层面上确定方法,诸如“历史的与美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现象与本质统一的方法,具有较多的哲学——逻辑方法的特征和内容。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文学研究方法相通,常用的方法有阐释法、比较法、喻证法、例证法、体悟法、知人论世法、以意逆志法等。这些方法较微观和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批评流派、批评模式所运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既产生于批评流派、批评模式的活动形态和方式,又产生于它们的文学观和理论体系,同时,这些方法一旦形成并稳定,就会成为方法模式,对批评流派、批评模式起到积极推动和惯性作用。因此,批评流派和批评模式方法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既是这一批评流派和批评模式的理论表征,又是这一批评流派和批评模式的实践体现。西方20世纪的批评流派和批评模式,如社会批评流派和模式就有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心理批评流派和模式就有精神分析方法、原型批评流派和模式就有原型批评方法、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和模式就有形式主义方法等,这些批评流派和模式的方法中还可具体分为众多方法。

二、文艺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主要方法

一般而言,20世纪文艺学研究方法虽流派繁多,理论模式纷呈,但大致可分为两股倾向,一是注重体验性的人文主义倾向,一是注重实证性的科学主义倾向。人文主义倾向方法的特点是偏重从人的体验、感性、直觉、经验出发去揭示人的精神内涵,从而探寻艺术的本质和世界的审美本质,诸如社会批评方法、道德批评方法、意识形态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原型批评方法、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等等。科学主义倾向方法的特点是偏重从对象的结构、语言、体式、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科学性、实证性、逻辑性的研究,揭示对象的本质以达到弘扬科学理性的目的。20世纪现代批评方法如果按照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坐标图”的思考来划分,呈现出以批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四类方法,一是批评侧重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有社会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意识形态批评方法等;二是批评侧重于从文学与作者关系的角度研究,有精神分析方法、原型批评方法、作者传记批评方法等;三是批评侧重于从文学与作品关系的角度研究,有形式主义方法、符号学方法、结构主义方法等;四是批评侧重于从文学与读者关系的角度研究,有读者反应批评方法、现象学方法、阐释学方法等。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美学——历史批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文学进行审美性和历史性的评价。美学与历史结合的研究方法的本质是美学方法,必须遵循审美规律和审美特征来评论作品内容美与形式美,同时,美学方法还必须与历史方法结合,强调从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中评价文学的社会性、历史性,从而揭示文学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二)社会批评方法

这是一种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侧重于对文学的社会性、社会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批评方法。社会批评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中国先秦时期的着重于“摹仿说”和“兴观群怨”说的批评方法。最早的批评基本上都是侧重于社会批评从而构成传统的批评方式。现代社会批评的缘起一方面于18世纪维柯在《新科学》中倡导的从人类社会历史起源的背景下去考虑诗和神话的方法,认为诗起源于原始人对天神形象的想象与记忆,另一方面是斯达尔夫人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中提出从社会制度(如宗教、风俗、地理、民族风格等)的差异考察不同民族文学的差异的方法。社会批评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丹纳,他在《艺术哲学》中提出应从种族、环境和时代的社会因素中去评论文学的方法。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三元素”中加入“生产方式”或“经济”元素,从而构成社会批评方法的“四元素”,使之更系统和全面。

(三)传记研究方法

这是指19世纪浪漫派批评家圣佩韦提出的侧重从作家的传记材料来分析文学与作家关系,从而理解和评价作品的方法。其实,早在传统方法中就有注重从作者的传记角度进行批评的,如中国古代孟子提出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种“知人论世”法其实就含有传记批评方法因素。

(四)精神分析方法

这是指20世纪盛行的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的着重于从作家的潜意识活动因素中去评论的方法。运用精神分析方法,主要是从潜意识角度研究创作中的动机、灵感、直觉、非理性等问题。现在精神分析方法不仅研究作家创作心理,而且研究作品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读者的接受心理,并与其他批评方法结合,形成诸如原型批评方法、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方法、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方法。

(五)原型批评方法

这是指由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弗莱的原型理论结合而创造的对文学原型进行研究的一种批评方法。原型指在不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稳定性的象征、神话、意象等,它根源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从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中体现出文学传统的力量。荣格认为潜意识可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比个体无意识更为深层,它支配个体无意识,是意识形成的最深层的原因。因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在文学中就表现为原型。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使这种方法更完整并将其推向高潮,他试图从更广阔的视域中将全部文学作品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结构中来把握文学与世界的关系。弗莱认为“原型即那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从而将原型理论运用于神话研究和文学批评。

(六)符号学研究方法

这是指侧重于从文学作品的语言角度,将文学视为一种象征性符号从而解读其象征的符号蕴涵的意义的方法。符号学方法的基石来源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他认为文化就是一整套符号体系,人是创造符号的动物,人是活在符号世界中的;另一方面来源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符号最集中的表征。后来苏珊·朗格构筑了符号学美学和艺术学体系,她认为艺术就是一种特殊的象征性符号、“有意味”的符号、情感形式符号、幻象符号。文学的符号学研究方法就是要从表层的符号现象入手,逐层逐级地揭示符号的含义和意义,只有把握艺术所包含的深层的情感形式、生命形式,才能揭示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七)俄国形式主义方法

这是指20世纪盛行于俄国由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等人倡导的侧重于对文学形式进行研究的方法。首先他们主张“文学性”,即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也就是文学区别于其他材料的特点,显然“文学性”指的就是文学形式;其次主张“陌生化”,就是使习以为常的、机械的、熟悉和日常生活化的语言经过“扭曲”、“变形”、“施加暴力”而“陌生化”,因此“陌生化”其实就是艺术化、审美化;再次主张文学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反对将文学视为工具,反对文学借助其他学科来说明自身存在和演变;最后提出文学的形式观,对形式与内容的对立和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强调“艺术中的所有内容事实也都成为形式的现象”的内容决定于形式的观点,偏重于对文学形式进行评论和重视文学形式的作用和意义。

(八)英美新批评方法

这是指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于30年代的美国的偏重于用形式主义方法研究文学的形式的方法。新批评鼻祖艾略特提出艺术的崇高地位和独立性问题,瑞恰慈从语义学角度提出对作品的字义分析和区分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主张,韦勒克提出文学“自律”的主张,兰色姆提出研究必须以作品为中心的观点,燕卜逊提出文学语言的“复义”特征,退特提出“张力”论以强调文学语言内涵与外延的协调构成的张力,维姆萨特和比尔兹莱合作提出“意图谬见”和“动情谬见”,主张文学应独立于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作品意图应从作品自身中去发掘。新批评还主张“细读法”,提供对作品逐字逐句仔细分析的方法。

(九)结构主义方法

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与俄国形式主义有紧密关联,主张语言学与文艺学结合,侧重于“形式—结构”研究的方法。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是结构主义方法的基石,一方面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另一方面是俄国形式主义向结构主义过渡。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斯特劳斯将人类学与结构主义结合,开创了结构人类学,对俄狄浦斯等神话结构进行分析,强调了神话的意义不是存在于神话的各种孤立的要素之中,而是存在于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之中和组合所具有的转换潜力之中,也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形成了一个功能结构,它的各要素只能在此统一的框架之内才能理解。结构主义强调了结构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了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相关性、运动性的特征和作用,还强调了结构的语言结构与文本的关系。60年代后,德里达、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产生,既是对结构主义的发展,又是对结构主义的颠覆和批判,他们企图打破结构的中心、意义、整体、系统、封闭的性质和特征,提出结构分解、解构、开放等观点,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

(十)接受美学方法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后来盛行于西方的一种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其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方法。其代表人物姚斯认为“文学研究朝接受美学和效果美学的转向的开端,是我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和沃尔冈·伊塞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这种方法一是强调读者的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接受主体性。二是强调了文学不仅是作者创造的结果,而且也是读者的再创造的结果,从而强调文学的发展和运动。三是强调了文学作品是一个“召唤结构”和开放结构,有待读者去填补空白和进行交流。四是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潜在读者对文学创作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五是指出文学接受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两种形式,垂直接受是从历史沿革角度考察作品的接受、评价和影响情况的纵向接受,水平接受是从同一时代对作品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横向接受。

(十一)现象学方法

这是指以胡塞尔为代表的旨在强调一种认为一切客体都是意向性客体,一切意向都是指向客体的意向从而以主客体交流的视域来认识对象的方法。现象学一是采用加括号的方法,一方面对主体来说就是消除认识的主观成见,另一方面对客体来说就是消除客体的外在因素,使之能直观事物现象与本质。二是指出在现象学的本质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带本质性的东西就是意向性和对象构造。意向性揭示出显现物在意识中是如何显现的,对象构造显示了对象在意识中是如何构成自身的。这就说明,现象学对客体的本质追求已转化为对结构的追求,而客体的结构又是在主体的意向性活动中显现的,从而使现象学活动成为主客体交流活动。三是对艺术本体的认识上,现象学认为本体就是使艺术成为艺术的东西,艺术有艺术质料和物质质料两个层面,艺术本体不在物质质料而在艺术质料,艺术质料存在于物质质料中,两者合一可称为艺术事实,艺术事实加上审美知觉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只有在审美知觉中,艺术才不会成为物质质料,而是通过艺术质料呈现出艺术本体、本质,因此,一切客体都是意向性客体,一切意向都是指向客体的意向。

(十二)阐释学方法

这是指一种旨在通过阅读和阐释去确定文学意义的方法。施莱尔马赫给“一般阐释学”下定义为“理解文本的艺术”,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提出“阐释循环”,指理解任何一个语言单位内各部分的固定意义,必须先把握整体意义,然而要把握整体意义只有先理解各个部分的意义,即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循环;二是指通过读者的体验和理解来阐释,狄尔泰反对仅仅对文本进行消极注释的做法,主张阐释学对历史现实的探讨,在读者的体验和理解下,复原文学的原初体验和所象征的原初生活世界,使解释者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他人,狄尔泰认为“解释学方法的最终目标是要比作者本人理解自己还要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作者”。正如伽达默尔指出的“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伽达默尔提出“哲学解释学”。一是指出“理解的历史性”,首先在理解之前存在社会历史因素,其次理解对象的构成,再次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我们的“偏见”;二是指出“视界融合”,理解者与对象都有各自的视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初的视界,而去对本文理解的人,具有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界,这两种视界应该融合,从而使两者都超越原来的视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三是指出“效果历史”,伽达默尔指出:“真正的历史对象不是一个客体,而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一种正当的解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真实。因此,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历史叫做‘效果历史’,理解本质上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而“效果历史”代表了积极和创新理解的可能性。总之,现代阐释学与传统阐释学有明显不同,一个侧重于客观,一个侧重于主观或主客观的统一。

总之,文学研究的方法也提供给研究者进行论文写作的方法。每一个研究者都会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科研和写作效果。

三、文艺学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

文艺学学术论文写作应是以理论形态的论文作为写作对象。一方面是由以理论作为目的和对象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文艺学科研究对象要求所决定的。文艺学作为理论学科,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理论创造、理论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而上的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因而文艺学论文的内容和对象应该是理论和理念,基本形式也应该是理论性的。一般而言,文艺学的科研论文是理论形态的论文或论著,这种文类体裁要求语言严谨、规范、科学、明晰、准确,应是科学用语、理论用语,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其结构一般是逻辑结构,既可以是递进式或推导式的逻辑结构,也可以是归纳式或平行式论述。文艺学论文从篇幅上看,有一定的字数的要求和限制,一般而言,应在8000~10000字之间为宜,当然根据论文选题需要和内容需要可长可短,长篇论文也有15000字左右的,一般不低于3000字。文艺学论文的写作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文艺学科研和科研论文的内容和要求决定其写作的要求

文艺学科研论文不是写作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因而,文艺学论文的写作就不仅仅是写作的问题,也是科研的问题。固然要求文艺学研究者应该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但是仅仅有写作能力和水平是不够的。如果仅凭写作的方法、技巧来进行科研更是不行的,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厚实的知识储备,应该有较高学术水准和专业修养。因此,文艺学论文写作必须遵循“科研—科研论文—科研论文写作”这一程序,才有可能真正把握科研论文写作的意义,并提出科研论文写作的要求。

(二)文艺学科研论文写作要把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相对而言可划分不同层次,作为写作,它应有写作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要求。因而作者应具备写作的基本如识和写作能力,进而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相对于写作具有特殊性,作者应具备论文写作的一般知识和写作能力。文艺学学科论文写作除具备以上写作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这一学科论文写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首先是相对于其他文学类的学科论文而言,因其研究对象是文学理论而非文学,因而具有较强、较多的形而上的抽象性、思辨性和理论构建性。其次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文艺学应属于人文科学,因而科研论文写作就有别于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的论文写作,应该带有较强的人文性、主体性和评价性,根据主体的需要和作用积极进行价值评价和理论构建,从而使写作活动和写作结果都带有浓厚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再次,相对于哲学论文而言文艺学科研论文虽应以哲学作为基础和底蕴,但确实应该有不同于哲学论文的特点,也就是说文艺学科研论文较为注重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文艺学研究对象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对象是文学,因而相对于哲学而言文艺学既有理论的形而上的抽象思辨性,又有联系于文学实践和文学批评实践的应用性。况且文艺学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而其论文写作必然就会一方面考虑写作内容的实践性因素,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在写作时如何表达得深入浅出,如何借助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来使理论实践化、理性感性化、理论批评化;如何便理论在表达得更有思想性的基础上更有艺术性。

(三)文艺学论文写作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和正确的思想指导

文艺学是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它必须以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基础和底蕴。首先,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指导,从而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其次,文艺学研究十分强调思想性,强调以正确、先进、健康的思想指导研究和写作;再次,文艺学论文写作重视思想指导,注重政策性、法规性,因而应该体现出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和文艺法规精神,才会使论文具有鲜明、正确、合理的倾向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对文艺实践才有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