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资料搜集的要求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资料搜集的要求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资料搜集的要求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的前提是资料,没有资料,就写不成论文。要充分占有资料,下面几点值得注意:(一)围绕选题,全面客观地占有资料搜集资料要全面,资料不全,会影响论文质量,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四节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资料搜集的要求

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的前提是资料,没有资料,就写不成论文。怎样把资料搜集工作做好呢?

一、要充分占有资料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要围绕课题充分占有资料,怎样才称得上“充分”?有人对硕士、博士论文的写作作过统计,一般情况下,硕士论文应综合100~150篇文献,博士论文应综合150~ 200篇文献,大学本科生的论文应综合50~100篇文献。事实上,大一点的选题,参阅的文献还要多,小点的选题,参阅的文献要少一些。查阅文献的量,要根据选题的大小而定。另外,是否充分,还要看搜集了哪些资料,是怎样搜集的,不纯然是一个量的问题。要充分占有资料,下面几点值得注意:

(一)围绕选题,全面客观地占有资料

搜集资料要全面,资料不全,会影响论文质量,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怎样才称得上“全面”呢?那就是围绕选题,将选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材料搜集到。以研究某一个作家的创作为例,比如说研究杜甫吧,可能性的思路是杜甫创作的全部诗文,杜甫的身世经历,创作的背景材料,包括作者本人和亲友记载及时代背景,可资对比对照的资料如杜甫之前的诗文创作、同时代人的创作、同类题材同类风格和同类题材不同风格的创作等,作家创作对于后世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作品问世后人们的评价和研究,研究过程所要涉及的有关的理论材料。搜集资料,不同课程不同选题所需要的资料是不同的,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观念,不能漏掉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果一时还搞不清楚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资料,可向指导老师或有关专业老师请教,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纲目,以免疏忽遗漏。搜集资料要全面,还包含客观公正的含义,搜集材料不能预定框框,符合自己观点的材料就要,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就舍,不能只注意事物积极的好的方面,而忽略其消极的不好的方面,不能只注意事物的主导方面而忽略其次要一些的方面,也不能只强调事物的次要方面而忽略其主导方面。搜集资料必须尊重客观实际,不能不顾客观事实随意剪裁取舍。

(二)围绕选题抓重点

语言文学专业的资料浩如烟海,倘若没有轻重主次一头扎进资料,就可能淹没在资料中出不来。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如果只在次要资料中打圈圈,那就是“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在所有材料中,研究的具体对象是最核心的材料。譬如写有关孔子的论文,关于孔子学说的原始资料如《论语》、《左传》、《国语》、《礼记·擅弓》中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就必须采取竭泽而渔的方法,全面搜集并一一细读。有些学生写论文不认真搜集阅读第一手的原始材料,一头扎入他人的论述中去,这就是主次不分,有些同学,只读一两个选本,就开始论文写作,这是不严谨的。搜集最核心的材料须精审细读。如果是近现代的材料,文字理解一般没有困难。如果是古代文献资料,有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可先读今人的注本,再参阅古人的注疏。如读《论语》,可先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该书参考古今各家的注解,择善而从,极为简明,在此基础上,再参读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搜集资料,首先应把最直接的材料读懂读透。要读注解本,可请教指导老师,或直接查阅有关的工具书,选择好的注解本。这类工具书很多,如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题解》,就对250多部作品的原著,选注本、今译本、汇编本都作了介绍,使用起来很方便。除了研读原著,其他方面的资料也有一个主次轻重的问题。搜集专题资料,应先找专题资料汇编,查找作者生平事迹,可找年谱和传记;要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可根据作者的年谱查历史年表和专科年表;要了解有关科研成果,可先找综述文章,然后根据综述采取先近后远的办法去查阅有代表性的著述。在抓住主要资料的同时,应尽可能拓展自己搜集资料的范围。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尽可能多地查阅有关文献。搜集资料,除了注意文集、史书、论著、论文、统计数据外,还应逐渐学会查找方志、谱碟、笔记、日记、通信等文献。

(三)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充分占有材料,还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一大把资料抓在手里,良莠不辨,真伪不分,谈不上真正占有资料。例如有人以裴松之注证明刘备在三顾茅庐前就认识诸葛亮了,而置诸葛亮的《出师表》不顾,就是没有注意辨伪。搜集资料,得注意文献资料本身的价值,看它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可靠。有些文献资料属第二手第三手资料,编汇者在编汇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讹错,如果不加辨别地使用,就会以讹传讹。确保资料的真实准确,通常还要注意版本的问题,版本越老越具学术价值。古籍版本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童思翼先生在《目录学和版本学的基本功不可少》一文中曾指出:“古今典籍若恒河沙数,其间版本流传,版本异同,历代校勘注释,批校传抄,窜改禁毁,书籍存佚,公私收藏,研究动态等等,纷纷繁复有如万花筒,我们读书治史,何处问津?这就要借助目录学。”研究古籍,要选用善本和以善本为底本的影印本、重刻重印本。查古籍版本,主要是利用版本目录,王重民撰写的《中国善本书提要》,全书收录善本古籍书名4200余条,包括宋、元、明的刻本,清代精刻本和“案书”等,均为作者在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图书馆亲手著录,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每书著录书名、卷数、作者、收藏单位、朝代和版本等项,最后提要评论版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编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反映了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所藏古籍善本60000余种,共13万余部,全书分经、史、子、集、丛五部排列。一些特殊的课题,如校勘,须搜集不同的版本对比研究,这时就要利用版本目录。现今的书,盗版的不少,其中讹错很多,研究中也要注意版本。

二、认真研读资料

搜集资料,并不是把资料找来了就完事,也不是要等资料搜集全了,再去阅读研究。搜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资料的过程,一边查,一边读,一边想,才能把资料搜集工作做好。对于一般性的资料,可以采取浏览的方式作大致的了解,对于重要的资料,则要精读细审,字字落在实处,万不可心浮气躁,马虎武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资料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专业阅读,表现出明显的专业性。如写语言学方面的论文,注意的是语言材料,注意的中心可能是文字、词汇、语法结构、修辞现象,而写文学方面的论文则更多的是注意作品的人物、情节、结构、手法、风格等。因此,研读资料,应根据不同课题采用与之相关的方法。写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比较特殊的阅读方法有校勘性阅读、考证性阅读。校勘性阅读以校勘为目的,即根据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比较其文字的异同,探求原文的真相,订正流行的讹误,求得对读物文句的正确理解。考证性阅读以考证为目的,即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通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对某一问题作出结论。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资料研读,是一种专题性阅读,它以一定的课题为中心,目的非常明确,目标常常限制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内,在阅读中,总是淘汰那些不需要的部分,只挑选那些有关的内容来读。专题性阅读具有客观性,它必须依据课题的需要,尽可能全面、详尽、准确、客观地获得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允许主观、任意地取舍。专题性阅读具有综合性,它有时并不要求通读整本著作,但必须把不同著作中的相关部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专题性阅读具有研究性,它必须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事物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搜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不能将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割裂开来,如果割裂开来,一大堆资料摆在我们的面前,就很难理出一个头绪。研读中,要善于发现,善于对比分析,善于放在一个比较宏观的背景下思考,善于分析比较各家不同的说法,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

三、及时整理和记录资料

搜集资料,还涉及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如果没有记录和整理,既不能保证资料的准确,也不能及时地梳理自己的思路,很难保证下一步的研究和写作。

(一)材料的记录

在阅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东西很多,大体说来,确凿、典型、新颖的论据性材料,要认真摘录或摘要,以备阐述或论证观点时使用或参考;各家的论争性观点或作者与他人有争议的内容,应摘录,这种材料,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全面、正确地分析问题;他人富有启发性的论点、见解、看法、意见,应完整、准确地摘录下来,以便自己酝酿观点时参考;阅读过程引发的心得、感受、思想火花,应记录,这些思想可能是一闪即逝的、零乱的,但对创造性见解的形成很有帮助;在查阅资料时,遇到与自己的专业有关、估计以后可能用到、但暂时用不到的资料也应记录下来,如果觉得没有时间仔细阅读和摘录,也应把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资料主题等记录下来,做成索引以便以后使用。记录的方式主要有摘录、索引、提纲、摘要、札记、感言等。摘录即直接抄录文献资料中的论述、论点、典型材料、难得数据等,摘录要完整,符合原意,不能断章取义,要准确,要注明出处。摘录一般用卡片或活页纸,以便日后使用。索引就是只记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出版者、出版期、卷期、页码等。如果手头有书,或资料暂时还用不着,可采用这方法。提纲就是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个部分和每个层次的观点,说明观点的主要材料,把它们依次排列出来,写一个能反映读物基本结构的框架出来,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内容的提纲,如作品的情节提纲、人物提纲等。摘要就是读完文献,根据需要,简要概括文献的内容,是作者在通晓原文的基础上,抓住原文重点所写的一段完整的话。写摘要,要准确无误地概括文献的内容,抓住关键要点,不要加进自己的看法。批注即在文献资料上作记号与批语,批注只适宜自己的书籍。札记就是将文献有关内容与自己认识心得集合在一起写的一种笔记形式。写札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有时是探讨、商榷、争论,有时是引申发挥,有时是解惑、释疑、批谬、辩理,有时是仲裁、评判,写札记,必须把文献的内容、要点吃透,然后融进自己的学识、经验、体会,或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感言是采用比较灵活的方法,记述自己在材料搜集过程中的所感所惑,或赞同,或商榷,或批评,或补充,或引申,或质疑,或记自己的心得感受体会,或记自己遇到的疑惑、难点、问题,或三言两语,或敷衍成篇。感言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初学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从一开始就要养成笔录资料的习惯。

(二)材料的整理

通过对材料的搜集、阅读和记录,就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尚处于零散的状态,还谈不上完全占有它,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对资料进行整理。整理资料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资料的再认识过程。通过整理,使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加深对资料的理解与认识,可以发现缺漏,及时搜集补充。整理材料通常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进一步核对事实。在获得某一方面的材料后,确认这些材料重要并有可能写进文章时,要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验证、核对,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和说服力。验证材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互证法、内证法、外证法。互证法是通过各种不同来源的材料相互印证以辨别真伪和发现缺漏的方法。内证法是通过对材料本身逻辑关系的鉴定来辨别材料真伪的方法。外证法是根据经验和所掌握的相类似的材料来验证材料的方法。二是补充缺欠材料。搜集材料后,往往会在思想上整体均衡一下材料,看看它们有没有重复之处,看看它们有没有薄弱之处,看还有没有重要的遗漏。如发现对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材料还不甚了然,须通过进一步的搜集补充欠缺的材料。三是分类。在获得材料后,通常还会对材料作分类整理。分类是在“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个别特征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相异点及它们的关系。比较是按一定标准进行的,常见的比较有空间、时间、同类、不同类、具体、抽象、定性、定量、原因、结构等方面的比较。有什么样的差异,有什么样的矛盾,便有什么样的比较。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在思想上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分类是按照事物基本属性所进行的划分。每种事物都有不同属性,因此,每批材料都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入门,每门科学都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以后再分别进行专门研究的。进行分类,必须坚持同一个标准,不得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应按层次分类,不能越级划分。分类后的各事物,界限应清楚,不能交叉、混同。在整理资料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有“阶段法”、“方面法”、“内质法”、“观点统领法”、“项目分类法”。按事物发展的阶段来整理材料即阶段法;按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来分类整理材料即方面法;按材料本身的属性来分类即内质法;以一个观点为统领,把资料中所有与观点相类似的论点、论据等资料组成一个系列,使资料条理化的方法即观点统领法;按资料的内容属性分项归纳,如把资料分为理论类、事实类、随想类等即项目分类法。资料整理阶段的分类,通常是初步的,大致的。精确的资料分类,通常要在研究阶段进行。四是概括。指用比较扼要的语言,将事物的基本情况、基本过程概要地叙述出来。在采集材料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对事物的基本情况、发生发展作全面、具体、深入、细致的了解。如评论一部作品,不会在论文中详细叙述它的故事情节,评论一个作家的创作,也不会详细叙述作者的生平,这就需要概括。五是统计。统计是概括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对材料的数据性说明。写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有时要对事物作数量分析。数量分析有助于我们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如涉及数量分析,在资料整理阶段,就要做统计工作,把有关的数据收集起来,并根据需要作统计、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