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在”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好在”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在”的词汇化与语法化_对外汉语研究与探索“好在”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刘愿愿提 要:本文以“好在”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用法为线索,从历时层面对汉语中的“好在”进行考察,并在分析其演变基础之上,刻画“好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讨论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在”的词汇意义开始虚化,“好”与“在”的结合开始变得紧密。

“好在”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刘愿愿

提 要:本文以“好在”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用法为线索,从历时层面对汉语中的“好在”进行考察,并在分析其演变基础之上,刻画“好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讨论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关键词:“好在” 词汇化 语法化

1.“好在”的词汇化

“好在”在清代以前并没有正式形成副词,大多是“好”+“在”构成的跨层结构,属于“形容词+介词”的语法组合,从宋代开始出现,如:

(1)(先生)曰:“亦有好处。”刘问:“好在甚处?”曰:“如‘命公后’,众说皆云,命伯禽为周公之后。”(《朱子语类》)

(2)一日雨下,天性上座谓师曰:“好雨!”师曰:“好在甚么处?”性无语。(《五灯会元》)

“好”,《说文解字》释为“美也。从女、子。”此处的“好”便是其本义“美”,是一个形容词。“在”,《说文解字》释为“存也。从土才声。”本义为“存在”,而在使用中不断地虚化,这里的“在”已经是一个介词,后接成分为名词,两者构成“在X”形式的介宾短语作动词“在”的补语。但随着虚化程度的加深,“在”之后可接的成分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下例:

(3)湖上风光直万金。芙蓉并蒂照清深。须知花意如人意,好在双心同一心。(《全宋词》)

(4)雨入溪楼不见山,雨晴依旧数峰闲。韦郎诗句王维画,好在幽人指顾间。(《全金诗》)

这两个例子中的“在”后接的成分就已经从简单的名词性成分变成了一个主谓句,形成了“介词+谓词性宾语”这样的介宾结构。“在”的词汇意义开始虚化,“好”与“在”的结合开始变得紧密。又如:

(5)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全宋词》)

(6)暮云归鸟仲宣楼。敝貂裘。为谁留。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全金词》)

(7)却病已无方术,偷生便是工夫。偶然拈得一编书。好在全无是处。(《明词汇编》)

上面例(5)、(6)与(7)中的“好在”从位置上看,与例(3)、(4)一样都位于句首,且“在”之后所接的都是谓词性宾语;从语义上看,这五例的“好在”都表示“好在于”。但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分析,不难发现这五例的相异之处。例(3)的“好在”之“好”是承接上文的“花意”与“人意”之“好”,例(4)的“好在”之“好”则是承接上文“韦郎诗句王维画”之“好”,二例中的“好在”与前文皆是顺接关系。然而,例(5)、(6)与(7)中“好在”句的前句都没有“好”之义,而是在前句所述条件下,仍然存在的有利情况。如例(5)中,只有“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还有“凤凰春未晚”;例(6)中,“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这一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下,“好在”还有“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这样的选择;例(7)因为“偷生便是工夫”,所以即使“偶然拈得一编书”也觉得还好“全无是处”。在这些句中,因为表义上的需要,“好在”句中的“在”与后续成分的联系进一步弱化,而与前面的“好”的联系更为紧密。

关于实词虚化的讨论,目前的语言学界基本上已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短语或结构虚化为副词的先决条件是该短语或结构在句中占据状语的位置。如此看来宋金时期的“好在”已经有了虚化为副词的先决条件,但“好在”本身跨层结构的结构义仍然存在,“好在”作为一个词的词汇义也并没有凝固。此外,语料中所能找到用例太少,且大多是诗词语料,为符合音韵需要用词与日常生活中所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能认为此时“好在”开始出现了副词用法的雏形,并未完全地副词化。

明末清初的小说《梼杌闲评》中,“好在”的副词化使用趋于成熟:

(8)张治道“:官府严厉,不当稳便怎处?”叶晋道:“好在他往九龙山庄上行事,不是我东阿的境内,就与足下无干了,只当拾他银子用的。”(《梼杌闲评》)

(9)胡镇道“:使不得!官府利害。”叶晋道:“他也知本地方不便,如今要往九龙山庄上建祗。好在不是本县地界,求二位担待一二。薄仪五金奉敬。”袖中取出银子,放在桌上。(《梼杌闲评》)

清朝时,“好在”作为副词在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其副词地位逐渐巩固,词汇化最终完成:

(10)董花钿道:“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镜花缘》)

(11)我听了子安的话,才知道又是苟才做的鬼。好在继之已弃功名如敝屣一般的了,莫说开了他的缺,便是奏参了他,也不在心上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语义上,“好”的本义“美好”逐渐弱化,并随着使用语境的发展增加了“幸好”之义,从行域义发展到知域义。而“在”的词汇意义也在不断的虚化,使其无法与其后成分构成一个介宾结构,只能与前面的“好”构成一个语言单位。而词汇化本身就是“语流中高频连用成分的并合和规约化”。(董秀芳2007)行域义的逐渐减弱,知域义的逐渐加强,这个过程也就是“好在”由结构关系逐渐走向融合凝固发展的过程。

句法方面,“好在”常常出现在句首,其后接成分由最初的名词性宾语变为谓词性的主谓句,在这样的环境中,“好”的中心谓语地位逐渐动摇,同时也获得了状语的句法位置,这时“好在”的词汇化就有了可能。“好”与“在”从松散的组合关系逐渐发展凝固到一起,“好在”就由一个跨层结构凝固成为一个结合紧密的词。其中“好”失去原来的形容词的语义,“在”也失去原来的介词义,两者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整体的意义,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有“幸亏”之义,语义已经凝固,没有组合意义,因此可以判定成词。

2.“好在”的语法化及情态功能的形成

沈家煊(1994)认为: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的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好在”由跨层结构凝固成词以后,从原本比较实在的动词性成分进一步发生了语法化的的演变,由实到虚,演变为副词,产生了情态功能。

菲尔墨(C.J.Fillmore)把句子分为命题(proposition)和情态(modality)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否定、时、式、体以及其他被理解为全句情态成分的状语。关于情态(modality)的定义,彭利贞(2005)认为情态(modality)是说话人对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性状态所表现的主观态度,属于一种语义范畴。而语气副词“好在”,随着它虚化程度的增强,位于全句句首或复句中后一小句的句首,它的出现与否不影响句子的真值表达,属于命题以外的成分,因此它的语气副词的意义,也是一种情态意义。而且“好在”表示说话者对交际内容所持的态度意向及流露出的感情色彩,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看法,具有主观性,因此“好在”具有情态功能。例如:

(12)述农道:“……东家走了,我们也跟着散,不如弄一个长局的好。好在我并不较量薪水,只要有了个处馆的名色罢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东家走了,我们也跟着散,不如弄个长局的好。我并不较量薪水,只要有了个处馆的名色罢了”,有无“好在”并不影响表达,“好在”在此是命题之外的成分。而有了“好在”,表示说话人对“不较量薪水”这一情况的强调,突出这一有利条件。像这样的用例从清代白话小说开始,便能找到很多用例:

(13)通慧伤心道:“这个我倒全知道了,也都料得定了。我是不怕多嘴的,好在你也是自己人,谈谈何妨。……”(《八仙得道》)

(14)当下唐卿接着说道:“……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此杞人之忧。如不放心,好在刘益昆现在北京,贤弟可去谒见,秘密告知,嘱他防范。……”(《孽海花》)

当“好在”的词汇化完成以后,它经常位于句首的位置,这就使得它有了游移的可能,从小句句首的位置漂移出来,可以处于句与句之间,其情态功能进一步加强。如:

(15)李珍桂:“唐大嫂,别着急,准能找到!家里有孩子没有啊?”唐大嫂:“有两个,都交给老奶奶看着呢。好在,我过两天就回去。”(《全家福》)

(16)谭得侃又道:“好在,那些地不是用我的名义买的,要不,非得划个地主,戴上高帽儿游街不可。”(《陈毅》)

3.“好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词汇化和语法化是语言演变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形式,但两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且词汇化的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语法化。从表面上看,“好在”由跨层结构转变为语气副词是一个词汇化的过程,但从内部分析,“好在”在变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原本的语义和功能都发生了虚化,使其具有了新的语法意义、语法性质和语法功能。而分析产生这一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主要可以概括为这三个方面:相邻句位、去范畴化、认知心理。

3.1 相邻句位

汉语中,很多副词都是由动词、形容词虚化而来的。这些实词因为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由表核心功能转变为表辅助功能,同时词义也随之变得抽象,从而导致了副词的产生。跨层结构“好在”原本共现于句中,并不属于一个句法层次,其中形容词“好”是句中的主要谓语,而介词“在”引导的介宾结构则是补充说明“好”。但长期的相邻共现为“好在”提供了重新分析的可能,“在”其后的宾语出现了比较复杂的谓词性短语及小句,“好在”位于全句或复句后一小句的句首,便形成了“[好[在VP]],[VP]”或者“[VP],[好[在VP]]”。这样,“好在”在句首或两个小句之间的位置相对自由,有利于其从原本与VP紧密的句法关系中游离出来。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最终从结构上发生了重新分析,形成了形成“[[好在]VP],[VP]”或者“[VP],[[好在]VP]”这样的结构式。此时,“好在”便失去了原本的实在义,词汇化为副词。

3.2 去范畴化

去范畴化这个术语是Hopper和Thompson(1984)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词类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与句法特征的过程。“好在”中“在”是一个介词,其后所带的宾语由典型的名词性宾语扩展为动词性宾语,并逐渐扩展为小句,此时介词的语法义开始消失,其介词范畴功能也随之弱化,发生了去范畴化。同时,“好在”在线性序列上并列排列,位于前项的“好”其本身的形容词范畴的句法语义功能也逐渐消失不见,并且由原本的主要谓词降格为次要的修饰成分,使“好在”最终凝固成为一个独立的表语气的副词,不再表示“好在于”的跨层结构的意义,而是表示一个完整的词汇义:“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3.3 认知心理

董秀芳(2002)认为双音词衍生的认知机制就是组块的心理过程。“组块(chunking)”最早由心理学家M iller(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心理过程,即将若干个小单位联合成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当“在”其后的成分越来越复杂,甚至由简单的谓词性成分扩展为完整的主谓句的时候,整个句子的语义重心便倾向后移,而“在”在不断的虚化中与其后成分的联系也愈发松散。这样,“在”前后连接的成分便产生了明显的不平衡性,加之其后小句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人们在认知心理上便倾向将“好在”组块成一个整体,而不再对其内部结构作分析,促使“好在”二字之间的语法距离消失,最终导致“好在”的词汇化完成。

参考文献

董秀芳 1997跨层结构的形成与语言系统的调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7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江蓝生 2004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中国语文》第5期

刘红妮 2009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词汇化与语法化,《当代语言学》第1期。

沈家煊 1998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第3期

石毓智 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6《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灿龙 2005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当代语言学》第3期

王美华 2008跨层结构词汇化及其例证,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