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

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5节 元明清散文明清两代散文数量众多,流派纷呈。学习明清散文,我们要更真切地体会明清散文的多样性,如归有光的“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晚明小品的“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学人之文”的精光劲气,“文人之文”的开阖动荡等,同时,还要了解清朝时期所产生的初步民主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进步思潮的影响。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

第5节 元明清散文

【导读】

明清两代散文数量众多,流派纷呈。明时嘉靖年间的唐宋派,晚明时期的公安与竟陵派,在文坛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唐宋派强调古文“载道”的传统,注重文章的实用性,文章一般都直抒胸臆,写得文从字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其文朴素自然,尤其是他的一些怀旧悼亡之文,感情细腻,笔意疏淡,结构严谨,是明文中的艺术珍品。公安、竟陵二派的小品文,篇幅短小,文笔轻灵,与传统的载道论政相比,别有一种情致。清初的“学人之文”和“文人之文”都留下了不同凡响的篇章。清中叶以“桐城派”影响最大,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以后。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不受桐城义法局限而自成一家风格者。如袁枚抒写性灵之作,郑燮的题画之文,龚自珍的“异议可怪之论”,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新的气象。相比之下,元代散文要逊色得多,明人王世贞因此说有元一代无文章,虽过于绝对,却也可看出元代散文的衰微。

学习明清散文,我们要更真切地体会明清散文的多样性,如归有光的“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晚明小品的“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学人之文”的精光劲气,“文人之文”的开阖动荡等,同时,还要了解清朝时期所产生的初步民主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进步思潮的影响。

【选文一】

先妣事略

归有光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号项脊先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朴素简洁,恬适自然。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入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赀雄[1],敦尚简实,与人##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2]。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3],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阿,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4]。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释】

[1]赀:通“资。[2]暴(pù):同“曝”,晒。[3]龃(jǔ)龉(yǔ):牙齿上下对不上,这里指不流利。[4]补学官弟子:即考中秀才

【评析】

归有光幼年丧母(作者八岁,其母周氏卒)。此文为归有光为其母所写“事略”,记叙了母亲的生平事迹,通过家庭琐事的回忆,抒发沉痛的怀念之情。

文章写了母亲的生卒年月、离世原因、母亲娘家良好的家风,重点写母亲治家情况,如勤俭持家、厚待下人,严格教子,等等。点点滴滴的回忆、看似平淡的叙述,无不浸润了作者对母亲的一往情深。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印象深切的感受,娓娓道来,却寄托着感慨和深情,是归有光这类散文的长处。

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得当。文中记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却始终围绕着怀念母亲这一线索。如写母亲怀抱乳儿,“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状写出母亲为哺育儿女不辞辛劳的情态;写母亲不允许孩子一日废学,“中夜觉寝”,也要督促孩子背诵,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严格要求。这些都真切而生动地体现了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文章最后,作者又写了母亲死后的两件事,一是大姐的出嫁,二是自己的娶妻,而这些都是母亲的安排,想来怎么不让人更加追念母亲的恩情!作者“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测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古文的代表,他继承了唐宋古文家言之有物的优良传统,把家庭琐事写入载道的古文中去,虽然题材显得有些狭小,但却在散文领域里开辟了新的境界,本文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与鉴赏练习】

1.学习本文的选材方法,写一篇回忆亲人的文章。

2.比较此文与《项脊轩志》的异同。

【选文二】

原 君

黄宗羲

【作者简介】

黄宗羲(1610—1695年),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和思想家。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在文学上,主张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则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2]。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3],许由、务光是也[4];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5],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6],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7]”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8],视之如寇仇[9],名之为独夫[10],固其所也[11]。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12],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1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14]。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也,孟子之言[15],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16],非导源于小儒乎?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鄊,固扃[17],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18],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19]”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20]!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21],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22];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23]。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注释】

[1]“有生之初”三句:意谓自从有了人类,人就是自私自利的。按,自私自利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产生的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人们并没有私有观念。[2]居,处。[3]量,考虑。入,此处乃“就其位”的意思,指为君。[4]许由、务光,传说中的上古高士。《庄子·让王》:“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云:“汤又让瞀(同务)光……[瞀光]乃负石自沉于庐水。[5]“汉高帝”二句:《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鮐,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舆仲多?”仲,汉高祖之兄。[6]屠毒句:意谓(为了自己取得天下)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屠,宰割。毒,毒害。[7]花息,利息。[8]恶(wù),恨。[9]寇仇,强盗、仇敌。《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酱。”[10]独夫,不受群众拥护的人。《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誉。”亦作“一夫”,《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11]所,宜。《左传》文公二年:“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12]“而小儒”句:意谓一般小儒死守儒家的教义,认为君臣关系是无法变更,不能逃避的。规规焉,死板板地。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庄子·人间世》:“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里的小儒,指宋以后的一般理学家。[13]“而妄传”句:《史记·伯夷列传》云:伯夷、叔齐是殷孤竹君的儿子。武王伐纣,他们曾在马前劝阻。殷亡后,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因汉以前没有伯夷、叔齐叩马而谏的说法,故作者认为是小儒编造的荒唐故事。[14]曾不异句:是桀、纣把百姓的性命看得一钱不值。[15]孟子之言,指《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16]至废句:明太祖见到《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便下诏罢孟子从祀孔庙;又在洪武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下诏修订《孟子》,凡书中含有“民贵君轻”思想的章节,都予删除。[17]“摄缄鄊”二句:谓用绳捆紧,用锁锁牢。《庄子·紸箧》:“将为紸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鄊,固扃,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鄊扃之不固也。”摄,紧收。缄,结。鄊,绳子。扃,关纽。,锁钥。[18]昔人句:《南史·壬敬则传》记宋顺帝被逼出宫时,“泣而弹指:惟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19]“而毅宗”二句:《明史·公主列传》记思宗在起义军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挥剑砍他的女儿长平公主,说:“汝奈何生我家?”毅宗,弘光元年改谧思宗曰毅宗。[20]废然,灰心丧志貌。[21]唐虞,唐,尧的国号;虞,舜的国号。[22]绝尘,超蛊绝俗之意。[23]旷,空,此处作“绝”解。

【评析】

本文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是一篇论证严谨的立论性议论文,主要阐明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君王。“原君”就是推究为君之道的意思。

文章开篇从君主的起源说起,阐明君主的职分在于为天下“兴利”“除害”,这也是全文的立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文章对后世君主的暴虐专制进行了抨击,批驳了宋儒理学关于君主“如父如天”的谬论,并对小儒死守所谓“君臣之义”的可笑行径进行了无情的嘲笑;肯定了人民把暴君“视之为寇仇”行为的合理性,表现出可贵的民主主义思想,不仅在当时是石破天惊之见,而且开启了以后资产阶级思潮的先河。

《原君》结构严谨,语言质朴,逻辑严密,见解透辟。“古之人君”和“今之人君”的反复对照是全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如古之人君为天下“兴利”“除害”,今之人君却是“利己”“害人”,其原因就是古之人君“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之人君“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充分暴露出后世君主的专制暴虐的本质。而这一切也必然带来不同的结果:古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今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告诫人们专制必然带来惨痛的后果。所有这些,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君主必须以天下为公,这也是《原君》的主旨。

文章还引用了确凿的历史事实,使得论据充分,论点有力。

【阅读与鉴赏练习】

1.对比论证是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作了哪几方面的对比?

2.试比较一下本文所表现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