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刀”在古代的用处

“刀”在古代的用处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刀”在古代的用处刀,甲骨文是“”,篆文的写法是“”,我们能看出来,字形的变化是一脉相承的,都像是一把带把儿的刀。右边从“刀”,表示简牍上的文字写错了需要用刀削去,于是就产生了这个字。“刊”的意义是用刀削,也表示用刀子刻。

“刀”在古代的用处

img592

刀,甲骨文是“img593”,篆文的写法是“img594”,我们能看出来,字形的变化是一脉相承的,都像是一把带把儿的刀。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尝试着使用不同种类的刀具了,石头、贝壳、兽骨都曾被加工成刀。刀作为一种工具也成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刀最主要被用在了三种场合:一是生活,二是战争,三是书写。

生活中使用“刀”一定是用来分割东西,所以“分”就和“刀”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分”甲骨文的写法是“img595”,中间有一把刀,两边好像被割开的边沿,非常形象地反映出“刀”的作用。“分”的本义也就是用刀将物品分成两半,是“分割”、“分开”的意思。

img596

切分开物品一定有用处,对于古代人来说,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低下,能够平安地度过寒冬很是不容易,所以古人们非常重视御寒衣服的制作。到了天气刚刚开始冷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把布料拿来,用刀裁剪开,“衤”加上“刀”就表示开始制作御寒衣服,所以包含有“最初”的含义。

img597

战争中使用刀具是十分常见的,因为刀的锋利与适合使用,很容易就能杀伤对方,所以自从战场上出现了刀,便血流成河了。

刃,篆文的写法是“img598”,在刀刃的部位加了一点,这样就告诉人们刀最锋利的地方在哪里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刀刃”。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刀刃才可以称之为刀。成语“兵不血刃”的意思就是兵器的刀刃上都没有沾上血,形容不用士兵厮杀搏斗就取得了胜利。

img599

古代文献中“刀”还常常和笔放在一起说,也被称为“书刀”,因为在汉代之前,人们书写还没有开始使用纸张,大多数都是在竹片或者木片上书写,“书刀”是汉代及其以前特有的一种处理简牍、删改错误文字的工具,写错了字,就用刀子刮掉它。这种工具是古人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修改简牍书写时必备的。

删,小篆的写法是“img600”。写有文字的竹简或者木牍被编联成“册”用以保存。如果上面出现了错误就需要用刀把写错的字刮去重写,这就是“删”字的造字理据。纸张发明以后,人们删改文字的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但是“删”字的字形所保留下来的文化信息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img601

刊,小篆的写法是“img602”。右边从“刀”,表示简牍上的文字写错了需要用刀削去,于是就产生了这个字。后来这个字的字义引申为删改和修订。成语“不刊之论”指的就是那些不能改动的言论、论点,表示这些言论和论点都极正确,具权威性。“刊”的意义是用刀削,也表示用刀子刻。从前印刷书籍要先在木板上刻出字来,所以出版印刷也被称为“刊行”,印刷出来的一种出版物就叫做“刊物”。首次印刷出来的出版物称为“创刊”。

img6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