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天文气象中产生的汉字

从天文气象中产生的汉字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天文气象中产生的汉字今天,天文气象已经不再能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不会再像远古的人们那样畏惧自然的力量,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利用自然来为人类服务,甚至还可以在小范围内改变自然。从“昏”字还能反映出来的就是中国远古时期婚姻的习俗。为了与黄昏的“昏”字区分开,人们便在“昏”字的左面加上了“女”表示和女人有关,也就变成了今天的“结婚”。

从天文气象中产生的汉字

今天,天文气象已经不再能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不会再像远古的人们那样畏惧自然的力量,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利用自然来为人类服务,甚至还可以在小范围内改变自然。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风雨雷电,四季更替确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用汉字真实地表现出了这些自然现实。

旦,金文的写法是“img356”,上面的部分是“日”,下面阴影的部分是太阳刚刚升起时,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后来逐渐变为“一”在下面,这实际上是字形简化造成的,但人们也可以看成用“一”表示地平线。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旦”的意思就是天刚刚亮的时候。后来,“旦”由天刚亮的时候引申为白天的意思,比如,我们说“一旦”如何,就是如果有一天如何的意思,我们说“元旦”,就是指一年的头一天的意思。

img357

海上日出

img358

复旦公学是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3年,于右任创办了一所以西方教育方式为主的学校,取名为“震旦学院”,“震旦”就是古时候印度对中国的称谓。而且,“震”在八卦中代表的就是东方,“旦”象征着一天刚刚开始,意味着在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从这个名字中能看出当时于右任对于这所学校寄予的深切希望。两年后,由于外国传教士的干涉,震旦学院被迫解散了。不久,于右任顶着压力又一次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次取名为“复旦公学”,“复旦”一词不仅反映出于右任先生对震旦大学的怀念,同时又加入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希望这所学校能像太阳一样,日复一日地升起,带给大地以光明,驱除黑暗。“复旦公学”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复旦大学”的前身。在这里“旦”所取用的就是它的本义。

img359

于右任

img360

黄 昏

昏,甲骨文的写法是“img361”,上面的部分表示逐渐向下,后来变成了“氏”,下面的“日”表示太阳。意思是夕阳西下,正是黄昏之时。

从“昏”字还能反映出来的就是中国远古时期婚姻的习俗。远古时期的婚姻颇为野蛮,男人在黄昏时,趁人不备将心仪的女子抢回家中,当然,那时候也可说成“取(娶)”回家中,于是就有了“结昏”的说法。为了与黄昏的“昏”字区分开,人们便在“昏”字的左面加上了“女”表示和女人有关,也就变成了今天的“结婚”。

零,篆文的写法是“img362”,从“雨”,“令”声,本义是天上下着点点滴滴的小雨的样子,后来字形变化为“零”。又因为雨点小而散乱,所以有了零碎、细小的含义,例如零食、零件、零钱等都是这样。随着雨的含义,“零”又延伸出了像下雨一样哭泣,泪如雨下的含义。当我们心存感激、泣不成声时我们便说“感激涕零”。

春,甲骨文的写法是“img363”,古字中包含着“艸”这个部分,也就象征着到了这个时期,各种植物都破土而出,长芽抽条,在太阳的照耀下蓬勃生长。春天孕育着勃勃的生机,所以“春”也用来表示植物生命力旺盛的含义。

img364

春 芽

春天植物都生长开来,动物也都复苏长大,尤其是到处都能见到小虫子,所以在“春”字下面加上“img365”(kūn)字,产生了一个新字——蠢,表示到了春天虫子在慢慢蠕动的样子,所以成语“蠢蠢欲动”就是这个含义。

秋,甲骨文字形是“img366”,这个字形很有意思,上面的形象起初看起来有点像乌龟,所以有人便猜测这个就是乌龟的画像,但是我们都知道,乌龟并不是在秋天必然出现的动物,所以这和乌龟没有紧密的联系。

img367

蟋 蟀

又有人认为这个画的是蝗虫,因为前面有两个小触须,可是蝗虫是农业的大害,即使在远古,人们也应该知道啊,用蝗虫来表示粮食收获的季节是不合情理的,所以这种猜测也没有得到大家的肯定。

后来郭沫若认为,这个字的字形实际就是蟋蟀的样子,他说,这个字有触须,应该是蟋蟀一类的小虫子。蟋蟀在秋天的时候都是“啾啾”的发声,古代的幽州称蟋蟀为“趋织”,今天的北京称蟋蟀为“趋趋”,“秋”字今天读“qiū”,其实都是“啾”的发音改变了一下而已。

白,甲骨文的写法是“img368”,字形上我们能看出来,上尖下圆的椭圆形,中间还有一横,有人说这一横象征着地平线,这个字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早晨的时候,人们看到太阳升起来之前,天已经变亮的样子会说:东方徐徐发白,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由发光发亮才逐渐变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含义,白色。

夕,甲骨文的写法是“img369”,我们一看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半月嘛。实际本字的含义也和月亮有关,指的就是天还没有完全黑,但是已经可以看到月亮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夕”,也就是常说的傍晚,黄昏。实际上,在甲骨文里“月”和“夕”最初是同一个字。又由于傍晚黄昏是一天中最后的时间,“夕”又有了最后的含义,比如我们说“前夕”,就是之前一阶段中的最后一段时间。

img370

img371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只长着四只角还有四个足的怪物名叫“夕”,到了冬天的时候因为没有吃的东西,便常常跑进村庄里找吃的。它脾气古怪,性情暴躁,力大无穷,所以常常会伤害到村民,这让村民们很苦恼。后来,有一个叫“年”的孩子发现把竹子扔进火里会发出很大的响声,这种发出响声的竹子叫做“爆竹”,他又发现把自己家的门上都绑上红布条可以保佑平安,就把这种方法教给邻居们,让大家都这么做,人们用“爆竹”吓跑了“夕”,生活变得平安、美好起来,后来全中国的百姓都仿照他的样子做起来。大年三十那一天,在窗子上贴上剪成各种图案的红字,在自己家门前燃放“爆竹”,祛除怪兽“夕”,不让它来伤害自己,这也就是“除夕”的传说。

img372

燃爆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