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

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指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含的相关概念及其体系。同时,结合党的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方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所以,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
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指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含的相关概念及其体系。那么,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蕴含哪些概念呢?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7]这不仅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而且对我们认识和概括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结合党的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方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

1.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

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的重要理念与思想。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28]。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9]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客体的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实现生存、繁衍和发展。作为主体的人,可以认知自然、利用自然,使自身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也可能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使自己受到自然的惩罚、使文明受损甚至消失。但是,工业文明的发展虽然展现了人类作为主体的巨大力量,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却没有重视人的客体性,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对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滥加发挥,因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使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不断恶化。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

2.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贯思想。因为经济发展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人与自然不和谐主要表现为经济与生态的不协调。因此,要解决我国生态问题,必须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邓小平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认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在谈到治理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他指出:“黄河所以叫做‘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30]1996年,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31]。胡锦涛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2]

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一方面,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资源由生态环境提供,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废弃物需要排放到生态环境之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改变地球表面的结构,如平田整地、兴修水利、土地开发;二是改变自然的成分,即通过开采矿产、燃烧燃料,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以及高科技,如电磁波,核武器,从而改变了生物圈中所含物质的平衡和循环;三是改变整个地区和全球的能量平衡,如大气层的破坏,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原有的自然平衡失衡。可见,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的扩大、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将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逆的消极作用。因此,生态文明不同于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了污染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生态文明。所以,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3.“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二百多处提及具有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3]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4]。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将“两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35]所以,建设“两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4.“三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三大发展”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即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发展,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转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体系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低碳发展是“低碳”与“发展”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在“三大发展”中,党最早论述的是循环发展。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36]。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37]。“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8]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其后,由于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节能减排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党也论述了低碳发展的思想。2007年9月8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而绿色发展的思想,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来的。2010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39]。这样,“三大发展”逐步统一起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内容。2011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不仅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而且对我国未来五年内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约束性指标。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0]

5.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背景。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一词,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社会形成共识。可持续发展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发展要既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考虑子孙后代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重要战略思想。1995年江泽民就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首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41]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2],可持续发展成为其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43]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因而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是经济与生态协调,这就决定了其动因和目的必然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胡锦涛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必须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协调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篇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4]

总之,本书通过上述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要素的分析,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核心、任务、途径和目的,这实际上回答了生态文明是什么(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建设什么(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即建设“两型社会”),为什么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怎么样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理论构成的各个相关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生态文明理论,而且有助于我们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2]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生态学杂志》,1991年第4期。

[3][苏]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化相互作用的条件》,《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

[4]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5]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6]刘湘溶:《论生态意识》,《求索》,1994年第2期。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8]《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3月14日。

[9]杨曾宪:《论自然价值两重性》,《学术研究》,2005年第8期。

[10]杨立新等:《论生态道德意识》,《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7期。

[11]杨通进:《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1日。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

[13]同上,第333页。

[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15]夏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环境报》,2013年11月14日。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年11月15日。

[18]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年11月15日。

[19]同上。

[2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21]同上,第79页。

[22]胡锦涛:《致辞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全文)》,www.xinhuanet.com,2005年11月7日。

[23]胡锦涛:《胡锦涛在G8与五国领导人对话会的书面讲话(全文)》,www.xinhuanet.com,2005年7月8日。

[2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25]《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26]李克强:《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3日。

[27]《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2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2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0页。

[30]《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3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3页。

[3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3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3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36]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10月17日。

[3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3月10日。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3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47页。

[4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4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4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43]同上,第850页。

[4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