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发展方式仍较粗放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发展方式仍较粗放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粮食加工业“小、散、低”的格局总体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分行业来看,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玉米、粮食食品、杂粮及薯类、饲料类分别为1331家、418家、209家、54家、77家、32家、111家,这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分别为2284万吨、852万吨、549万吨、573万吨、29万吨、50万吨、573万吨。二是传统主食品工业化进程缓慢。与此同时,我国部分粮食产品过度加工问题突出。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发展方式仍较粗放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虽然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粮食加工业“小、散、低”的格局总体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小企业仍占主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

日处理稻谷200吨以上、小麦400吨以上、玉米1000吨以上的加工规模有利于节约土地、设备、能源等投入,开展副产物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规模化、集约化是粮食加工业提高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粮食加工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格局,企业经营规模均在合理规模水平以上,以小麦粉加工为例,企业一般规模都在日处理小麦400吨以上,其中高的达到700吨[3](表23-9)。

表23-9 发达国家小麦粉加工业平均规模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课题组,《粮食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

我国粮食加工业仍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粮食食品、杂粮及薯类的比重分别为83.50%、54.53%、56.52%、90.89%、76.30%。日处理能力在200吨以下的企业为13625个,占企业数量的70.49%。日处理能力在200~400吨/日、400~1000吨/日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341个、1714个,分别占企业数量的17.28%、8.87%。日处理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为558个,仅占企业数量的2.89%。这一比重除了玉米、食用植物油分别达到了21.03%、10.15%外,其他粮油类加工企业的这一比重都很低,稻谷、小麦、粮食食品、杂粮及薯类、饲料分别为0.63%、3.25%、0.79%、1.95%、4.54%(表23-10)。

表23-10 2012年我国粮油企业规模分布情况(个、%)

资料来源: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粮油加工统计资料(2013年)

就年生产能力而言,食用植物油和玉米的生产集中度比较高,日处理能力在1000吨以上企业的数量虽然分别只有176家、86家,但生产能力却分别占到60.56%、68.61%。稻谷加工的生产集中度是最低的,日处理能力在200吨以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到了生产能力的52.01%,日处理能力在400吨以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到了生产能力的77.04%。粮食食品的生产集中也较低,日处理能力在400吨以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到了生产能力的64.71%。杂粮及薯类、饲料加工的生产规模主要集中在日处理能力在200~400吨之间的企业,这一区间企业生产能力占生产能力的比重分别为53.71%、66.86%。小麦加工仍然处于各层次发展相对均衡的局面,日处理能力在200吨以下、200~400吨、400~1000吨、1000吨以上企业的生产能力分别占生产能力的18.16%、28.89%、33.21%、19.74%(表23-11)。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总体发展格局,导致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远低于合理的经济规模,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表23-11 2012年我国粮油企业年生产能力分布情况(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粮油加工统计资料(2013年)

2.从产能结构看,初加工产能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是一种常态。根据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适度的产能富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产能利用率的合理范围为70%~90%,发达国家一般行业都保持20%~30%的“富余产能”,如果利用率低于70%则为产能过剩;如果产能利用率低于50%,则属于严重的产能过剩。近年来,稻谷、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的产能利用率都比较低。2012年,稻谷加工、小麦粉加工、油料处理、油脂精炼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4.5%、64.0%、52.8%、52.6%,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表23-12)。

表23-12 2008~2012年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平均产能利用率(%)

资料来源:国家粮食局发展司,粮油加工业统计资料(2013年)

2012年,有2234家粮油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占企业数量的11.56%。其中,日处理能力在30吨以下、30~50吨、50~100吨、100~200吨、200~400吨、400~1000吨、1000吨以上企业的生产能力分别为519家、353家、742家、432家、133家、41家、12家。分行业来看,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玉米、粮食食品、杂粮及薯类、饲料类分别为1331家、418家、209家、54家、77家、32家、111家,这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分别为2284万吨、852万吨、549万吨、573万吨、29万吨、50万吨、573万吨。

3.从产品结构看,初加工产品比重大,深加工产品发展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建设了一些粮食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但总体来看,粮食加工业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格局仍没有得到改变,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一是深加工不足。加工企业产品高度同质化,品种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大米加工产品仍以普通大米为主。100吨以上的小麦加工企业中,约60%只生产普通面粉,5%~10%生产专用粉,5%具有食品生产车间,仅有个别企业具有深加工能力。杂粮加工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分装,主要为粥料。

二是传统主食品工业化进程缓慢。受到科技发展水平、重视程度、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进程一直很缓慢,总体来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食物中,工业化食品的比例只有18%左右,而发达国家居民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工业化食品的比例达到70%左右,日本为82%,美国甚至高达92%。

4.从资源利用方式看,原料利用效率偏低,能耗物耗较高

大企业在粮食加工过程中,无论是资源利用还是能源消耗,都可以保持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而众多中小加工企业,很多设备老化陈旧,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管理控制不够规范,也缺乏对资源能源消耗的精确计量,单位产品水、电、气消耗偏高。与此同时,我国部分粮食产品过度加工问题突出。目前,大米加工业一般采用“三碾二抛光”工艺,很多企业为了增加产品外观上的精细,甚至采用三道或四道抛光,而每增加一道抛光,虽然改善了大米加工后的外观效果,由此每吨产品多消耗10度电。同样,小麦加工精度越高,加工过程越长,电力等能源耗费越多,而且也容易造成加工原料浪费、营养成分流失、出品率下降。在过度加工的情况下,稻谷平均出米率仅为65%,小麦平均出粉率为75%;而正常加工的稻谷平均出米率为70%~73%,小麦平均出粉率为77%~78%。虽然这是市场需求导向的结果,但是这种导向是不科学的,源自众多消费者的认识误区。

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近几年我国粮食加工业每年产生的副产物约为:稻壳3000万吨、米糠1000万吨、碎米2000万吨、小麦胚芽和玉米胚芽250万吨,大部分副产物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以稻谷为例,到“十一五”期末,规模以上稻谷加工企业产出的米糠仅有6.9%(78.2万吨)用于制油,27.9%(317.3万吨)未经处理而用于生产饲料,超过一半以上被废弃;稻壳用于发电和供热的仅占15.24%,其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表23-13)。2012年,米糠产量为1331万吨,制油用米糠仅为96万吨。稻壳总量为2519万吨,用于发电、供热的仅为92万吨、494万吨。规模以下粮食加工企业的副产物利用效率更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表23-13 稻谷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粮油加工业统计资料(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