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酷热之中的凉意

酷热之中的凉意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一直以为这里的纬度跟中国的哈尔滨一样,夏天应该很舒服,不会大热的,没想到这里跟西安和北京差不多,大热大冷,很是反常。尽管这样,我依然需要排除酷热难耐的干扰,静下心来,完成自己正在全力以赴的一篇英语论文。我觉得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需要写的有价值的东西很多,推广性质的东西就很有价值,中国就缺少这样的研究者。这种模式是科学的,也是拥有众多人口资源和研究资源的中国所需要的。
酷热之中的凉意_访问学者在美国

July 31, 2006, Monday, Sunny , Hot

我特意在这个日期的天气上加上hot,是因为这几天确实太热了,是入夏以来的最热天气,日最高气温据报道甚至达到104°F,几乎是40°C,听说加州中暑死掉60多人。原来一直以为这里的纬度跟中国的哈尔滨一样,夏天应该很舒服,不会大热的,没想到这里跟西安和北京差不多,大热大冷,很是反常。

我住的屋子里没有空调,连拣带买弄了两个盒式风扇不停地吹着,也能驱散热流,得到一丝丝凉爽。但吹久了才发现,腿和脚腕的骨头关节都疼,本身上中学和大学时木板床落下的风湿病根子,这时候一热一冷,全暴露出来了。

尽管这样,我依然需要排除酷热难耐的干扰,静下心来,完成自己正在全力以赴的一篇英语论文。正好最近天热,会议少,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作的好时机。一到8月9日后,随着一年一度的4-H\FFA State Fair的举办,新生开学,事情又会越来越多,而且按照计划,我8月21日以后还要选听几门课,估计会更加紧张了。

论文进展还算顺利,但难关重重,我需要不停地补充添加数据,寻找证据,基于这些数据和证据,我才能正常写下去,否则几乎无法落笔,因为你几乎不能说一句空话、套话,不能有一句空口无凭的话。严谨、细致的学风恐怕就是这样炼成的,这样一想,国内外学术界衡量人才要求发表学术文章,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两篇像样的文章,证明你确实经历了这么一个艰苦的写作和研究过程。至于要那么多,在某些时候我看就不必要了,国内一刀切的做法就很有问题。对我们搞社会科学的人来说,固然需要文章,但我觉得大多数时间应该去基层中,去实践中,然后结合理论研究,写出一些实用的东西来。有价值的东西并不一定非要用复杂的图表和冗长的文字表达出来。

我觉得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需要写的有价值的东西很多,推广性质的东西就很有价值,中国就缺少这样的研究者。美国的很多教授、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都是从做Extension做起的,先积累实践经验,了解社会和现实需要,然后再在学术上深化提高。这种模式是科学的,也是拥有众多人口资源和研究资源的中国所需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罢,专门学术研究机构也罢,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其前提是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实,以解决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首要任务,因此就必然要为大众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因此,“大学之谓者,大师也”这句话说的不够完整,应该说“大学之谓者,大师也;大学之为者,大众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