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这是顺应国内、国外形势,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近几年来中国城乡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充分证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特征。(四)扩大内需是防止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在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阶段,如果不及时转型,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_改善收入分配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这是顺应国内、国外形势,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一)扩大内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大幅下降造成沿海地区出口型企业大量关闭,工人失业、农民工返乡问题凸显,影响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外需变化我们难以左右,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更加立足于国内需求,要更加突出结构调整,要更加依靠改革创新,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过去几年中,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美债危机尚未化解,欧债危机还在扩散和演变,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需求疲软正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蔓延。加上外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内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口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态势。进一步看,世界经济有可能进入长期性衰退,世界范围内总需求不足将成为一个中长期现象,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已不是短期波动,而是趋势性变化,必然会减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需要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外需不足内需补,面对严峻形势,只有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立足点,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才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持久活力,才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

调整和转变需求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求我们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这与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把发展经济与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根本保证。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存在失衡,这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资本形成,在产能过剩的同时,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得不到控制,容易引发经济波动;二是强化了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加剧了国内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紧张形势,强化了国际分工中的低端锁定。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总结经验做法,针对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是大国,具有大国的规模经济特征。13.6亿人口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每人每天增加1元消费,一年就可以增加5000亿元的消费规模。近几年来中国城乡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充分证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特征。我国消费结构是多层次的,对各种商品和服务均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从人口的年龄结构看,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能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从人口的区域结构来看,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消费特点;从民族特点来看,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形成了消费的差异;从人们的收入水平来看,中国形成了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各有其消费特点。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转化为城镇人口,必然创造出巨大的消费需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因而其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比较高,增加收入会更多地转化为消费,消费增长空间大,决定了我国的消费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消费规模的巨大决定了消费一旦启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显著拉动作用。

(四)扩大内需是防止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在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阶段,如果不及时转型,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关键是要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对于“中等收入陷阱”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但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差距过大,中等收入阶层过小,从而以消费为主的内需不足是主要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内需不足。若想加快发展,必须依靠外需。而外需一旦变化,则必然出现经济困难,20世纪90年代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就是例证。解决途径则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扩大国内市场,使经济发展不完全依赖于投资和外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