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是基于自己的利益作出选择的

人是基于自己的利益作出选择的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尔维修把利益看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推动力。利益是社会不同等级、不同集团矛盾斗争的基础,是历史上一切大小事件的基础。他提倡个人利益第一,他虽然说个人利益应与公众利益统一,但认为公共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真实存在的还是个人利益。
利益_人类一切活动的轴心_利益 精神 权力――三元协调驱动论

对于利益的重要性的认识,古往今来的一些思想家都曾经谈到。

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指出:“兼相爱、交相利”,注意行为的社会效果,把利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利”的思想,特别强调实际的功利,认为“义”离不开“利”,“义,利也”,离开了实际的“利”,也就无所谓“义”。可见,他们以功利作为衡量一切社会行为的标准。战国的思想家荀况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人之性,生而好利”。他明确认为,吃饭、穿衣、休息,这是人的正当的要求。韩非进一步发展了荀况的思想,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为自己打算的“自为心”,人的一切道德、感情、行为都取决于对自己有没有“利”,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也都是为了各自的“利”,他把“利”看作人的行为的动力。

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思想家也把衣食之利放到了重要位置上。汉朝唯物主义者王充大胆抨击孔子唯心主义仁义观,他认为“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指出孔子讲义不讲利是虚假的,认为“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主张“去信存食”,把人的衣食之利放在首位,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和叶适大力主张功利主义。叶适认为,仁义道德不能脱离功利,否则不过是空活话罢了。“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话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明清之际反封建礼教的斗士李贽大力宣传个人利已主义,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除却吃饭穿衣,无伦物矣。把衣食之类的物质需求放在了第一位。

西方思想家对利益问题也极为关注。17世纪荷兰唯物论斯宾诺莎认为,人为了保存自身而尔虞我诈,彼此处于敌对状态,把人的自私需要看作社会冲突的原因。英国唯物论家霍布斯认为,“对于每一个人,共同的都是为着他自己的利益的。”真正把利益问题提到社会生活首要位置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乐维修。他认为,利益是社会生活中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因素。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中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一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以从利益那里得到解释。他认为科学历史观的要害,就在于不懂利益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爱尔维修把利益看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推动力。他认为,正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驱使人们联合起来向自然进行斗争,以谋取生存的物质资料。人“为了穿衣,……为了养活自己和家庭,总之为了享受与肉体需要的满足是相联系的快乐,工匠和农夫才思想、想象和劳动。”为了避免饥饿和寻找食物,人们就去创造和改进工具。人的全部科学、文化也是这种需要的产物,需要是推动我们活动的唯一动力。他还应用我们的各种需要去解释艺术和科学的种种发明。

爱尔维修强调“利益”对精神的决定作用,把利益看作决定着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包括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政治和文化艺术等的因素。他说:“利益在世界上是一个强有力的巫师,它在一切生灵的眼前改变了一切事物的形式。”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候、住何地方,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认识问题上,都是个人利益支配着个人的判断,公共利益支配着国家的判断。

爱尔维修还进一步用利益支解释社会不同集团、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矛盾、冲突的原因。他认为,他们之间的冲突,说穿了是一个利益冲突,贫民起义、国家改革、统治者对内对外政策、对外战争无不跟利益有关。利益是社会不同等级、不同集团矛盾斗争的基础,是历史上一切大小事件的基础。

总之,爱尔维修较为明确地看到了利益制约着人的社会生活这一规律性现象。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河水不能倒流,人不能迎逆着利益的浪头走。”说明他把利益规律看作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爱尔维修之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从“利已心”从经济关系入手分析了利益问题,指出了利益问题的重要性。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也进一步发展了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建立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他提倡个人利益第一,他虽然说个人利益应与公众利益统一,但认为公共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真实存在的还是个人利益。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旧唯物主义者,都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利益的重作用,更不可能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客观动因。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利益的实质,指出了物质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物质利益是思想的基础,物质利益决定思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存在中,社会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方式中,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重要因素,其中生产关系对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物质利益关系。处于不同的物质利益关系之中,人们就会有着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思想观念。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极力美化剥削制度,并力图使这种社会制度千古不变,于是出现了“君权神授、“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等等观念。而被剥削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则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平等”、“公平”、“自由”、“民主”的观念。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也同样可以看出,处于不同利益关系之中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思想观念也有着极大的差别。任何思想观念,都是为了维护一定的经济利益、围绕着物质利益而展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第二,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利益追求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整个人类,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整体利益;人,作为个体,任何时候也都存在着自己的特殊利益;人的生存本性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泯灭;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从而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越来越高级。这就决定了利益追求活动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在远古时期,民族之间的战争,部落之间的争斗,都是为了群体的整体利益。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阶级国家出现了,从而也就产生了比氏族、部落更为广泛的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意识水平的提高,当今的人们已越来越关注人类的整体利益。比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核扩散等等,所威胁的不仅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且威胁到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迫使人类采取共同的协调一致的行动。作为个人,每一个个体相对于其他成员都是特殊的人——有特殊的像貌、形体,特殊的情感、心理,特殊的崇教、爱好和志趣等等,都存在着特殊的个人利益。即使是到了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特殊利益也依然存在。因而,无论是从人类整体还是从人类个体来看,对利益的追求将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经济实体,即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在特定的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的共同体。同阶级的存在相伴随,必然出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轴心。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压榨和掠夺。为了使其经济上的利益得到维护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它必然要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来进行反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政治权力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曾经指出:“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权力是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权力,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手段。统治阶级正是借助于政治权力这个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从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

第五,利益追求和实现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而生产力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进一步讲,又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所以人们创造性的生产劳动又是新的需要产生的丰富源泉。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所以人的需要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人的需要首先受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制约,谁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占有了需要对象。人的需要还要经过分配关系、交换关系的中介,才能与人的欲求发生关系,经过经济关系的过滤和渗透,人的需要就不是单个的个体需要,而成为互相联系、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社会需要。这样一来,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的需要,需求关系就成为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需要采取了利益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利益是一定经济关系中人的需要的社会形态,利益反映了人作为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一种需要依存关系。反过来说,利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由此看来,与其说人的需要是促发人的行为的动机,推动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动力,不如说利益是促发人的行为动机,引起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已表明,人们越是关心自我利益的实现,则越是要使取得利益的物质手段更先进。对利益追求的无限要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永兴不竭的动力源泉;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