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文化建设的“温江”模式

社区文化建设的“温江”模式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胜枚举的文化活动及体现的魅力,有力支撑了温江区的文化软实力。
社区文化建设的“温江”模式_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温江位于成都市中心区正西16千米处,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千米,辖6镇4街办,总人口32.67万。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西魏恭帝(公元555年)建制以来,一直是川西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竞相在此游历唱和,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等千古绝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遍布;流传着许许多多诸如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动听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

近年来,温江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温江区的群众文化充满生机,呈现一派大发展大繁荣的兴旺景象:全国颇有影响的微篇文学园地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极具人气的“激情广场大家唱”在这里唱响……不胜枚举的文化活动及体现的魅力,有力支撑了温江区的文化软实力。

一、温江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温江区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这两个目标,立足“三个面向”要求,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基本原则和文化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文化创新,使文化事业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了温江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1.大力发展新型文化类社会组织

群众多样、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与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成为制约温江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失衡问题入手,温江区以寻求文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实现服务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为突破口,让“第三方力量”——文化类社会组织参与进来,按照“群众共创共享”原则,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方式,积极培育民间艺术团体、文化协会、中介机构等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引导建立完善、规范和具有活力的新型管理和活动机制;构建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促进了文化类社会组织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和其服务社会的活力,使其充分发挥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协助政府管理、反映利益诉求、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文化类社会组织更好地为先进文化传播服务。

自2009年以来,温江区依托文化站(中心)先后分别在10个镇(街)新组建了群众艺术团、各类文化艺术协会分会,实现了镇(街)的全覆盖。自群众艺术团成立以来,已吸纳了大批文艺骨干、爱好者加入,为基层文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实了新生力量,增强了基层队伍的活力。

为引导群众艺术团积极参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温江区通过采取政府采购服务、委托生产等多种方式与艺术团达成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群众艺术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使之逐步成为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目前,温江区群众艺术团建设工作正向特色化方向迈进,其中永宁镇芙蓉文化艺术团在自治管理、走市场化运作模式方面已形成特色;公平街道“蛾蛾飞”艺术团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文艺创作创精品、树品牌上也已初具影响,该团还曾作为全省唯一一支广场舞蹈队代表队参加了2010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九届艺术节暨第十五届“群星奖”角逐;万春镇国风艺术团在发掘人才、吸纳人才、壮大队伍、激发团队活力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首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满意率测评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满意率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测评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提速、提质的“催化剂”。为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满意率,温江区按照“10分钟文化圈”建设相关工作要求,区文广局会同统计局城调队等多个部门,结合实际,通过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温江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满意率测评体系》。

该测评体系由建设标准体系、实地考察测评细则、民意调查表三大部分构成。建设标准体系和实地考察测评细则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人员及经费、业务开展、日常管理规范;民意调查表包括:被调查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度、公共文化活动的支持率和参与率、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建设标准体系是本体系的核心内容,它规范了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能有力指导镇(街)有序、有效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切实组织开展好公共文化活动。实地考察测评细则是对建设标准体系的补充,它是检验镇(街)建设标准体系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民意调查表是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满意率信息的反馈,它能直观地反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镇(街)在更好地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给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满意率。

3.以“社区文化大课堂”、“百场精品文化活动进村社”为载体,全面实施文化普及和提升工程

2010年以来,温江区着力从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性问题入手,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全面启动实施文化普及与提升工程。温江区以文化馆、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各镇(街)文化站(中心)为辅助,以“社区文化大课堂”、“百场精品文化活动进村社”为载体,通过举办系列公益讲座、文艺辅导培训、文化交流、惠民文艺演出、文艺赛事、游艺、展览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城乡文化活动,增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文化大课堂”活动定位于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提升广大群众素质的有效载体,是面向群众、服务社会的开放型课堂。在实施推进中,温江区强调“突出一个重点,做到一个坚持,做好两个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就是重引导,转变城乡群众思想观念,形成健康文化生活方式;“做到一个坚持”,就是要坚持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念;“两个结合”,主要结合群众需求与年度重点工作来开展。“社区文化大课堂”分普及课程与提升课程同时进行,普及课程根据群众需求和年度文艺赛事活动设置课程内容,授课内容及方式均由社区居民来定;提升课程则侧重于对文化管理队伍、基层文艺骨干及基层文化队伍的发展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实现了系统化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以往送什么学什么的格局。在提升培训中,我区还尝试与高等艺术院校合作,共同培育文艺人才,发展壮大基层文化队伍。目前,温江区已与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等多家院校达成合作共识,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提升培训,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又提升了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夯实了基层文化的根基。为凸显地域特色和塑造文化品牌,“社区文化大课堂”还增设了“人文温江——温江故事”系列文化讲座活动。该讲座以“温江历史文化丛书”为主讲内容,授课师资均为对温江历史文化研究多年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各镇、街的历史、人物、名胜、风俗来讲述,激发了群众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群众活动参与率,成为了宣传弘扬本土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

“百场精品文化活动进村社”以精品文化下基层、社区精品文化活动及区级大型品牌文化活动为构成要素。活动主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基层的工作部署,创作了一批广泛宣传城乡统筹、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等内容的精品文艺作品进行下乡巡回演出,同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如“安全生产月”、“廉政宣传月”、“法制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的契机,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精品文艺作品带给群众,使广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这些活动促进了由“送”文化向 “种”文化的转变,引导基层自主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逐步树立起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文化普及与提升工程”的实施,传播了先进文化、弘扬了传统文化、普及了社科知识,倡导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社区居民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正逐步成为社区居民学习科学知识、提升个人修养、崇尚和谐文明的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搭建起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崭新平台。

二、温江社区文化活动的品牌及其示范作用

温江区在长期的社区群众文化培育过程中,以城乡社区群众文化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居民主导作用,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四位一体的文化品牌发展道路,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开创意义与推广价值。为此,2011年3月21~25日,四川省暨西南片区三级文化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群众文化培训与现场观摩会在成都市温江区召开。

温江区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4个方面取得了城乡文化均衡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1.温江区文化馆——“文化惠民”

温江区文化馆位于城区中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温江文庙内,馆舍面积4377平方米,2008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该馆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创作中心、辅导培训中心、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一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起到了温江区三级公共文化阵地的“龙头”作用。该馆是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每年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达1000场次;是温江区艺术创作的主要平台,着力推动了全区39个文化专业协会、团体3000多个会员的各类艺术创作,创作舞蹈《饮酒乐》获得2008年“首届全国社区健身舞蹈汇演”大赛特等奖、2009年香港国际金紫荆花音乐舞蹈大赛金奖;长篇小说《金马河》获2009年四川省文学奖;2010年少儿舞蹈《彝铃声声》荣获第四届全国“舞向未来”校园舞蹈汇演创作特等奖、表演金奖……该馆还是全区三级文化辅导培训的中枢,每年以分片包干的方式开展各类辅导培训300余次;是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组织相关人员编撰出版温江历史文化书籍21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市级“非遗”项目7个,建立了包含9个项目的区级“非遗”项目库,2010年重点包装的“蛾蛾飞”被推选为四川省唯一一支广场舞蹈队伍参加“群星奖”角逐。

2.永宁镇文化站——“文化乐民”

温江区永宁镇位于成都中心城区西部,辖区人口2.1万,2003年被成都市文化局命名为“武术文化之乡”。永宁镇文化建设和发展均走在了全省前列,2007、2008年投入了560多万元建成了1000 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和15000平方米的城武文化广场,每年依托文化阵地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达300多场次,覆盖面达90%以上。该镇积极探索文化阵地长效管理机制,引入艺术学校等社会力量,为群众提供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类的公共文化服务。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方式,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大力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成立了有500多名团员规模的“永宁芙蓉艺术团”,下设4个小组17支分队,常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并带动全镇成立了各类协会分会和特色文化队伍25支,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热情,艺术团通过市场化发展实现自主管理,政府通过节目购买实现了文化机制创新和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3.公平街道正宗社区——“文化育民”

正宗社区地处温江区东大门公平街道,辖区人口3459人。该社区是温江区特色文化建设的典范,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标准,高标准建设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室内面积达700平方米,广场面积近2000 平方米,同时发展了“蛾蛾飞”广场舞蹈队、少儿女子合唱团和少儿剧团等5支特色文化队伍,其与区文化馆共同打造的“蛾蛾飞”被推选为四川省唯一一支广场舞蹈队伍参加“群星奖”角逐。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特色文化为核心,成立了国学艺术实验培训中心,面向社区学生和居民开授国学系列培训讲座,同时建立了孝悌广场、儒家文化走廊和敏学中心,举办了“国学文化节”、“孝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文化的教育、教化作用,形成了“和谐社区”的文化氛围,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目前,该社区已被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论语普及工程示范基地”;被四川大学授予“儒学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试验基地”等称号。

4.公平街道分水村——“文化富民”

分水村位于公平街道以北,东临建安社区、南连龙凤社区、西靠惠和村、北连永宁古峰社区,辖区内共有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03户,总人口1938人。近年来,该村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村两委”以打造村级群众文化品牌为突破口,带领干部群众走上了“文化富民”的道路。①该村借助市场机制,筹集数百万元打造了具有乡镇文化站一级水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购置了上千本农村科技方面的书籍,并在引导村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对村民进行科技富民的教育培训。②以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为依托,让村民在村级群众文化活动获得基层民主政治知识,进行基层民主政治训练,分享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成果。③通过村级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让村民成为懂经济、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并在此基础上孵化出数个村级新兴经济组织,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④在打造村级群众文化品牌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村干部对村级群众文化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认识:引进了应明文化媒体传播有限公司这个文化产业领域知名的企业,实现集体经济年净收益达50万元。⑤该村与应明文化媒体传播有限公司实现文化设施共享,共同打造村企合作的文化教育平台,村里的文化中心对企业员工全天候开放,公司人力资源部借助企业和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对村民进行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⑥该村还计划通过应明文化媒体传播有限公司孵化出多个村级文化产业组织,做大做强村级群众文化品牌,实现群众文化活动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机统一。

分水村以打造村级群众文化为突破口,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以村民“脑袋富”带动“口袋富”,走出了一条农村“文化富民”的新路。

文化就是生产力,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基层社区文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成熟的社区公民文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发展与社区稳定的基石。近年来,成都市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中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深得民心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在蓬勃发展中日益走上了品牌化与产业化道路,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良性互动中,实现了成都市城乡社区的和谐发展,加快了成都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机统一。

【注释】

[1]参见邓嗣华、祖明远:“成都尝试社会组织改革”,《四川日报》,2010年3月19日。

[2]“总结推广成都经验,共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

[3]参见“社区文化让城里人羡慕,成都吸引全国目光”,《天府早报》2010年5月31日。

[4]参见夏莉莎等:“成都市锦江: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重变奏”,《四川日报》,2009年3月9日。

[5]葛红林:“社区文化让城里人羡慕,成都吸引全国目光”,《天府早报》,2009年5月31日。

[6]吕澜希:“这样整,枣子巷将‘名存实亡’”,《天府早报》,2010年8月21日。

[7]参见蒲兰:“市民公益文化艺术学校”,《成都日报》,2010年9月15日。

[8]韩利:“年底前,锦江区25条街道变身‘文化创意集市’”,《成都商报》,2010年10月5日。

[9]赵斌:“成都东村:一座正在崛起的‘文化创意新城’”。《成都日报》,2010年10月21日。

[10]参见夏莉莎等:“成都市锦江: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重变奏”,《四川日报》,2009年3月9日。

[11]参见付启:“打造文明院落,居民自管热情高”,《成都日报》,2010年9月25日。

[12]参见王冕:“当村里有了‘议会’,当村民变成了‘议员’”,《成都商报》,2008年8月26日。

[13]参见启民、兴余、王新庆,等:“丹景山镇重建算出一条新路”,《成都日报》,2008年8月28日。

[14]缪琴、王伟:“高新:城市治理的向上力量——成都市城乡环境治理的‘高新实践’”,《成都日报》,2010年8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