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自然灾害的影响

唐代自然灾害的影响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灾害有群发性,表现为诸种灾害集中和连续爆发。灾害是受多种因素的诱导而发生的,灾害连绵,旱蝗相仍,继之以饥馑,又易引发疫灾。[279]并论及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每次严重灾荒都会造成人相食啖、白骨蔽野,甚至千里无烟,荆棘载途,饥荒不仅夺去人命,还会引发疾疫流行,人民因此饱受痛苦。
唐代自然灾害的影响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综合上述,唐朝虽然总体上属于历史上灾害不甚严重的朝代,但灾害的记录之多还是有些出人意料,加上唐前后期因经济重心转移造成的前期忽略南方灾害、后期忽略北方灾害的情况,其时灾害当比文献记载所反映的情况要严重。唐代自然灾害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周期性、广泛性、群发性、持续性、伴生性等特点。具体来讲,旱灾形成缓慢,但涉及地域广泛,不局限于某个地区,水灾也常常漫及数十州,灾区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不免受到很大威胁。伴随着水旱灾害,疫灾也常发生,更兼灾民的流离转徙而促发疫情的传播蔓延和疫区的扩大。自然灾害有群发性,表现为诸种灾害集中和连续爆发。如:贞观元年(627),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贞观二年,天下蝗;贞观三年,大水。[272]永淳元年(682),京师大雨,饥荒,米每斗四百钱,加以疾疫,死者甚众。[273]开元十四年(726)秋,十五州言旱及霜,五十州言水。明年秋,六十三州水,十七州霜旱。[274]咸通三年(862)夏,淮南、河南蝗旱,民饥。[275]唐末期更是灾害连年。唐代自然灾害还具有伴生性,比较复杂,旱灾引发蝗灾、虫灾,风灾引发水灾,水旱灾害等还易引发疾疫流行,洪涝与冻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旱、涝灾害和地震也有相互促发的关系,[276]这些都体现为灾害的伴生性。灾害是受多种因素的诱导而发生的,灾害连绵,旱蝗相仍,继之以饥馑,又易引发疫灾。永淳元年(682)五月,“关中初雨,麦苗涝损,后旱,京兆、岐、陇螟蝗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疠”;[277]贞元六年(790)夏,淮南、浙西、福建等道大旱,井泉竭,人暍且疫,死者甚众。[278]傅筑夫指出:“一部二十四史,几无异于一部灾荒史。”[279]并论及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每次严重灾荒都会造成人相食啖、白骨蔽野,甚至千里无烟,荆棘载途,饥荒不仅夺去人命,还会引发疾疫流行,人民因此饱受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