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三贤有张栻

东南三贤有张栻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三贤有张栻胡安国父子开创湖湘学派,其高足张栻将其发扬光大,并将湖湘学派的中心从碧泉书院搬到岳麓书院,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张浚为南宋中兴贤相、抗金名将,敬仰胡宏,认为“中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胡宏)之上”,让张栻师从胡宏于湘潭碧泉书院。张栻于长沙妙高峰筑书院,张浚题“城南书院”匾额。1166年,湖南安抚使刘珙重修岳麓书院,聘请张栻为主讲。张栻卒后亦附葬于此。张公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南三贤有张栻_乡土湖南

东南三贤有张栻

胡安国父子开创湖湘学派,其高足张栻将其发扬光大,并将湖湘学派的中心从碧泉书院搬到岳麓书院,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祖籍四川绵竹,自1150年到1158年随父张浚徙居永州。张浚为南宋中兴贤相、抗金名将,敬仰胡宏,认为“中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胡宏)之上”,让张栻师从胡宏于湘潭碧泉书院。张栻志向高远,为学勤奋,经名师指点,学业大进,“遂得湖湘之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宗羲说他所学“得之五峰,论其所造大要,比五峰更纯粹,盖由其见处高,践履又实也”。[1]

1161年,张浚出任潭州通判,举家迁往长沙。张栻于长沙妙高峰筑书院,张浚题“城南书院”匾额。城南书院建有监院、讲堂、书房等,张浚父子精心营造了丽泽堂、琮琤谷、书楼、养蒙轩、月榭、卷云亭、集楼台等十景。书院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或议论时政,使之成为“昔贤过化之地,兰芷升庭,杞梓入室,则又湘中子弟争来讲学之区也”。

1166年,湖南安抚使刘珙重修岳麓书院,聘请张栻为主讲。张栻致力于传播理学,“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岳麓书院声名远播。翌年,朱熹自福建崇安“如长沙,访张南轩,讲学城南、岳麓”,掀起了湖南理学的高潮。朱熹在长沙逗留两月,与张栻探讨了诸如“中和”、“太极”、“仁”等哲学命题。据朱熹弟子范伯崇记载,“二先生论《中庸》,三日夜不能合”。可见,朱、张二人讨论很热烈,且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同时,张栻大张讲坛,教授学生,从者蜂拥,出现了“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的盛况。朱、张的学术活动促进了湖湘理学的发展,岳麓书院成为当时学术最前沿、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开启了不同学派书院会讲之先河,这种“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学风,使湖湘学派在中国学术和历史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也使湘学与闽学取长补短,促进了两者的交流和发展。朱熹曾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2]他对张栻的为人为学钦佩不已:“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与敬夫相与讲明其所未闻,日有问学之益,至幸,至幸……敬夫学问愈高,所见卓然,议论出人意表,近读其《语说》,不觉胸中洒然,诚可叹服。”[3]朱熹还谈到了两人在学术上的分歧:“盖有我之所是,而兄以为非;亦有兄之所然,而我之所议。”[4]

1180年,张栻病逝于江陵,赐谥宣。他一生著述颇富,编为《南轩先生文集》44卷,收入《四库全书》。在张栻学说的陶冶下,培养了彭龟年、吴猎、游九言、游九功、胡大时等“岳麓巨子”,他们成长为湖湘学派的中坚。李肖聃在《湘学略》中说:“南轩讲学于岳麓,传道于二江,湘蜀门徒之盛,一时无两。”这些弟子来自湖南各地,回去后纷纷效法师门,授徒讲学,传播理学。侯外庐《宋明理学史》指出:“张栻主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众,因而奠定了湖湘学派的规模。”[5]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几经兴废,1822年由湖南巡抚左杏庄在妙高峰故地复建,并增建南轩夫子祠、文星阁,道光帝御书“丽泽风长”匾额。湘中名士陈本钦、孙鼎臣、何绍基等都先后出任山长,湘中大儒李元度、左宗棠,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谭云山等亦藏修于此。1903年,城南书院与湖南师范学堂合并,次年改为中路师范学堂,民国初年改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在此求学、追求革命真理8年之久,为他以后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师范”。

张浚临终时曾说:“吾不能恢复中原,以雪祖宗之耻,死不当归葬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6]乃葬于宁乡沩山之南,在今宁乡县城西54公里官山乡官山村境内。因张浚曾封魏国公,其墓又称魏公墓。张栻卒后亦附葬于此。明嘉靖三年(1524),敕建张浚祠堂与南轩学舍,并定其墓地为官山,以示尊崇。张公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1]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四一.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四.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5]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451-452.

[6]杨廷和.重建张魏公父子祠堂记.见:郑佳明.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2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