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我的父亲龚志诚

回忆我的父亲龚志诚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忆我的父亲龚志诚/龚 蕾龚志诚,男,汉族,1937年4月出生,盐池县人。2010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了同心县政协寄给我父亲龚志诚的信,捧读后,方知同心县决定对曾支援同心各项事业建设的外地同志事迹进行搜集整理,以示同心人民的感激之情。1995年4月16日,我的父亲母亲不幸因车祸双双罹难。
回忆我的父亲龚志诚_同心情结:外地人在同心

回忆我的父亲龚志诚

/龚 蕾

龚志诚,男,汉族,1937年4月出生,盐池县人。1962年7月宁夏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同心县农技站工作,1969年在同心县革委会生产处工作,1972年7月在同心县委办公室工作。1980年8月调银川工作,先后在自治区民政厅、区政法领导小组、区党委、区公安厅工作,曾任区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img15

龚志诚

我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在宁夏同心县,适逢“文化大革命”即将结束之时。我的到来带给父母亲一些安慰,也许是最小的孩子,也许是生活氛围日趋宽松,反正是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呱呱降临于位于同心县城的县委家属院内,父亲当时在同心县委办公室工作。听母亲说那个年代在家生小孩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儿,而且是医院的大夫亲自到家来接生。这是我对出生地最初的一点认识。

同心,随着幼年举家搬迁至银川,这个县城已随我年龄的增长而淡忘。20世纪80年代,家中时不时来一些访客,操着纯正同心口音的叔叔或阿姨,还能唤起我对这个地方一些记忆,也只是瞬间而已。2010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了同心县政协寄给我父亲龚志诚的信,捧读后,方知同心县决定对曾支援同心各项事业建设的外地同志事迹进行搜集整理,以示同心人民的感激之情。心绪一时难以平静,甚至激动。

长期以来,我对父亲最直接的回忆还是在银川工作、生活的一些片断,而之前对同心县记忆毕竟不是很清楚。同心这块土地,留给父辈的回忆不仅仅是青春的激昂,恐怕生活的磨砺更多一些吧。记得小时在同心县城居住时,由于长年干旱少雨,饮水十分困难。那个年代没有听过有自来水,要吃水,最基本的保障就是要拉着水车,到有水的地方靠人力往回拉。

我一直无法想象,父母亲如何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克服无数困难,既要正常工作,又要像许许多多普通的家庭一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为保障基本生活所需用水,无数趟来回拉车。我的记忆中,父亲对在同心工作生活的经历总是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20世纪60年代,刚从大学毕业的父亲,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同心县这个陌生的地方。在经历了“低标准”“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遥远的特殊时期,依然以他对工作的执著,对同心回汉人民的热爱,奉献在自己本职工作当中。

父亲在同心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是父亲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人生历程。记得他每次回忆起同心,为了表达熟稔程度和对同心的特殊情感,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同心的山山水水都留下我的脚印。”农业技术干部必须到田间地头去,才能发挥他的才华,父亲最初几年踏遍了同心县广袤的黄土地,那时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抗旱保收,父亲的职责就是指导农民抗旱。他积极肯干,吃苦耐劳,用所学的知识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他宽容随和,生性幽默,与穆斯林兄弟相处得其乐融融。

img16

龚志诚(右三)与同心清真大寺人员合影

在那个艰苦的创业年代,他没有抱怨,没有奢求,有的是一颗对工作、对生活热爱的心。在那个文化色彩单调的年代,他发挥自己在文艺方面的天赋,用简陋的乐器,吹拉弹唱,在业余时间,在田间地头,带给人们欢乐;他博学多才,说话往往引经据典,加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让听过他说话的人总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父亲很喜欢秦腔,听秦腔、唱秦腔是闲暇之余一大爱好。那如泣如诉的曲调,时常在我家小院中回荡,引得邻人久久不愿离去。那个年代,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温馨的回忆,而在他的心头,是一份浓浓的同心情结。

从1962年参加工作,到1980年调动至银川,在同心工作将近20年的时间,是我父亲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可以说我父亲的青春年华就是在同心度过的,他以此骄傲,以此自豪。他对同心的乡亲很有感情,只要是同心有人来银川,他一定热情接待,能解决的困难一定解决。对同心的发展,对同心人的生计,他时刻关心、记挂。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同心人用智慧的大脑,勇于开拓的精神,带头致富富裕了起来,他为之振奋,为之喝彩。记得有一次,他为外地朋友介绍回族人民生活习俗时,为了讲说生动,他用家中的碗筷为客人亲自示范,如何摆放,如何尊重回族习俗等等,以此说明与回民兄弟相处注意事项。这一场景我一直记忆深刻,是什么让父亲对这些生活点滴津津乐道并念念不忘呢,我想,是他对这一方故土的热爱,对那里人民的真情所在吧。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母亲原秋悦,她于1964年与父亲成婚后,义无反顾地追随我的父亲,从银川来到当时条件艰苦的同心县,工作于县广播站。他们无怨无悔,辛勤工作,踏实做人,哺育儿女,这一奉献就是20年。

1995年4月16日,我的父亲母亲不幸因车祸双双罹难。更遗憾的是,我们姐妹在同心时年龄太小,对父母亲他们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奉献青春的经历知之甚少,无法展示他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同心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同心人民记着他们,那里应该也是我的故乡了,我希望能重回我的故乡,我的出生地,去见证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去感受父辈曾经的奋斗。

谨以此文献给同心的父老乡亲以感念他们;献给逝去的父母以深深纪念他们,怀念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