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冠九边固原镇(下集)

名冠九边固原镇(下集)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冠九边固原镇(下集)明王朝的北方防御始终是国防重点。明初先后设立九镇,称九边,固原镇是九边重镇之一。然而,固原绾三镇之要膂,却是指的延绥、宁夏、甘肃九边中的三个重镇。这也是明代历史上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固原镇长城。三边总制府所在地的固原镇,成为明朝重要的边塞军事要冲。
名冠九边固原镇(下集)_印象宁夏

名冠九边固原镇(下集)

img266

img267

img268

明王朝的北方防御始终是国防重点。明初先后设立九镇,称九边,固原镇是九边重镇之一。明朝中叶,朝廷又在固原设立“三边总制”。三边总制辖三边四镇,即延绥、宁夏、甘肃三边,以及包括西三边和固原镇在内的四镇。在九边各镇中,固原镇是地位最高的建制,也是明朝唯一的特殊军事管理体制,其总兵马占全国北方防务“九边重镇”之半数,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固原镇有两个特点:一是三边总制府的所在地,固原镇有保卫三边总制府的职责,总督最初叫总制,后来叫总督,就是整个陕西省都由他来统辖,是中央派来的,不是地方官。二是固原镇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其他八边都是在长城沿线并列、平行的,但是固原镇前面有廷绥镇、宁夏镇,它在腹地。”

固原位于六盘山下的清水河谷,自古以来便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关中的重要通道。“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这是古人对固原地理位置的形象描述。作为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关隘和军事重镇,固原古城建于何时,已鲜为人知。然而,固原绾三镇之要膂,却是指的延绥、宁夏、甘肃九边中的三个重镇。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比如说西北的三边重镇榆林、甘肃、宁夏,当时地方巡府自己指挥作战,互相不节制,所以到成化十年的时候有个叫张鼎的建议朝廷,榆林、甘肃、宁夏互不统一,必须有一人节制、统一指挥,选在一个三角接壤的地方,刚好固原是顶点。”

从蒙元帝国手中夺取江山社稷是艰苦卓绝的。明朝建立后,元朝遗胄退至长城以北,开始了与明王朝的长期对峙。明朝为了防止蒙古入侵,保持长治久安,当务之急便是重新修筑战略防御工事——长城。

img269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在明朝的时候,长城不叫长城,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影响太大了,千百年来人们都在痛骂,所以万里长城筑怨,怨就是怨恨的怨。明王朝就忌讳回避了长城这个不光彩的负面影响,称为边墙。”

明弘治十四年固原设镇,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秦兖敏总制三边军务时,在固原开始了长城修葺工程。据《九边图考》记载:“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秦兖敏总制三边,筑内这一条,自饶阳界起西至徐冰水三百里,自徐冰水起西至靖虏花儿岔止,长六百余里。” 足见当时修筑固原旧边城的工程之浩大。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明朝以后,对长城的防御作用开始重视了,于是就开始动员地方的部队,还有地方的群众啊,修长城的防御工事。三边总督得到任务,开始修筑边墙。从花马池开始修,修到同心的下马关,由下马关修到海原的干盐池,形成一个半弧形的防御线。当时蒙元势力主要选择花马池这一线来进攻,就是经过花马池进入宁夏平原。当时主要防御这一线,所以在这一线设了一道边墙,这也就是防御鞑靼族侵入的第一道防线。”

固原镇由环县北境向西的长城,则主要为嘉靖年间修筑。据王琼的《北虏事迹》记载: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王琼任三边总制时,“自环县萌城西响石沟至靖虏卫地名花儿岔,长六百三十六里,系陕西固原镇该管边界”。 这也是明代历史上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固原镇长城。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固原巡抚对战国秦长城也进行了修复,修的方法是塌的地方补直,缺的地方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长城的二道防御。明代是固原历史上军事地位最为辉煌的时期,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依傍着长城关隘,雄峙着萧关大地。”

img270

在距今500多年前的明代,萧关这个名字远比固原声名显赫。萧关古道上的瓦亭,是固原镇所辖的最重要驿站之一。从这里西接陇西、新疆,东下陇东、长安,这是一条西北边塞上最不安全的路,也是军事家和商旅们不得不走的路。固原总镇,不仅时刻保卫着三边重镇的安全,也时刻监控着萧关脚下这条经济动脉和军事要塞。

img271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同样固原镇也有保卫三边总制的职责。三边总制通俗地说,就是相当于兰州军区,是大军区,不是宁夏军区小军区,像宁夏镇就像是宁夏军区小军区。”

烽燧相望,坚城高筑的固原,向北是浩瀚的大漠和汹涌的马群,向南是繁华的城市和富庶的农村。突破固原,整个甘肃便成了被切断的臂膀,而通向西安的大门也就轰然洞开,固原镇如同大明王朝的咽喉。三边总制府所在地的固原镇,成为明朝重要的边塞军事要冲。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在明成化十年,把陕西镇总兵搬到固原来,中央授权指挥三个镇形成总制,各镇将总兵都必须听从,让到哪儿作战就必须到哪儿,这样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权,固原的地位升高,另三个镇是前沿作战的地方。固原就是居中指挥,固原总制相当于现在的兰州军区司令员。”

在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的冷兵器时代,马匹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明朝是宁夏古代马政的最后辉煌时期,整个固原广袤的草场是西北最大的军马基地。由于驿站交通的需要,当时的马政内涵已转为运输和通讯意义上的给养。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这个地方当时气候比较好,比如说在清水河川有一望无际的牧草,当时除了农民耕种的田地外都是牧草。同时固原河流也多,好多河流都发源于六盘山,所以水草丰满,优质牧草也比较多,这里适宜养马,同时气候也不是很冷,养马也很适合。”

img272

那时固原马政的命脉,由大明王朝手握兵权的皇室亲王掌控着。固原镇下辖许多“群牧千户所”,这些诸如“甘州群牧千户”、“开城群牧千户所”等众多的群牧管理机构,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当时固原地区以马政为主、屯田较少的社会经济格局。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三边总督杨一清,3次出任三边总督。他写了首诗叫《固原重建钟鼓楼》:‘千里关河入望微,四山烟雨翠成围。蒹葭浅水孤鸿尽,苜蓿秋风万马肥。’这就是写固原马政的。”

农夫和牧人的战争,是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主题。到了明朝末期,固原马政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屯田兴起,当时的固原镇耕地总面积近70万亩,农耕经济空前繁荣。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固原的种植业逐步取代了牧业和农牧兼营经济,曾经兴盛一时的固原“马政”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在明王朝的军马中,其中固原军马就占一半。那么,固原就是重要的军马基地。饲养中心,马政的衙门在平凉,固原这一带军马最繁盛的时候达到了上万匹。”

500多年前的固原,水草丰盈,森林繁茂,以牧则牧草丰美,牛肥马壮;以猎则黄羊之属成群;以农则粮丰粟足,五谷丰登。经济发达,军事强大,使明朝时期的固原当之无愧地成为西北重镇之一。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明代固原城的建设是兴盛的,内城9里多,外城13里多,然后用砖包外城。街道的格局是南北4条、东西7条,这种规整的布局延续到了现代。固原城的基本格局,城墙内的布局基本上是明代后建的。”

明代的固原,是中央政府在西北边境地带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也是三边总督驻节之地。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需要,此时的固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防体系大为加强,城市建设发展极快,这也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img273

img274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固原城的修筑在明朝州志上有3次。景泰元年,明朝把南西王府选在开城,废弃了七八十年间,固原城只有百姓官员,官员走了以后就有塌的可能。景泰元年开始修复,成化元年第二次修复,弘治年间修固原外城周长20里。”

几度扩建,几经修葺的固原城,虽然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早已是今非昔比,但从固原现有的历史遗存和断壁残垣上,我们依旧可以猜测出她当年的兴盛与繁华,依旧可以想象出这座城市昔日的巍峨与风姿。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固原城的建设相当大气,东西几条,南北几条,而且三边总制府有个中央大道。现在的新华书店十字路口有个钟鼓楼,那个钟当时从定西搬来的。”

固原,作为一个地理实体,首先因为它的军事战略地位才得以确立。明代,位于战争的前沿,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到了清朝,中国的疆界向北、向西扩展,九边重镇的固原逐渐淡出了历史关注的目光。固原远离了战争,也远离了权力和繁华。如今,这里为人们留下的除了萧瑟与荒凉,就只有那段几乎被人们淡忘了的厚重历史了。

编导:刘 健

摄像:刘 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