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省经济发展呈现两大特点

我省经济发展呈现两大特点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前四年,我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二产业及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增强。“十五”前三年,全省民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4%以上,比全省同期年均增长率高3.8个百分点以上。“十五”前四年,除盘锦外,全省13个市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各市“九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测分析及多方案比较_辽宁省“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

进入21世纪,我省经济重新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十五”期间,我省年均经济增长率将在10.5%以上,成为“三五”时期以来年均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时期。“十一五”期间,我省仍将保持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年均经济增长率仍可保持在10%左右。由此,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将成为我省自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到2010年,我省将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将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的初步评估

(一)“十五”前四年我省经济发展的现状

“十五”前四年(2001—2004年),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逐年提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9%,比“九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年均增长速度两个百分点,是“三五”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2001—2003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我省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居第17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10个位次,呈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我省经济总量迫近7000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8位。“十五”前四年,我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第二产业及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增强。在“十五”前四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省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带动第二产业及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前四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6%,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67个百分点;而2004年则增长了15.2%,是1995年以来最高的增长速度;同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在经济年均增长10.86%中,第二产业就贡献了5.74个百分点;2004年更是增长了16%,对当年经济增长12.8%贡献了6.77个百分点。可以说,工业经济恢复高速增长是我省经济重入高速增长轨道的主要原因。

投资需求转旺,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五”前四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8%,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出16.4个百分点;而2001—2003年我省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64.65%,是1980年以来最高的时期。我省已经摆脱了1994年以来的投资需求低迷的局面。

外资快速涌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十五”前四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3.1%,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30.4个百分点。同时,对外经贸活跃,出口需求旺盛。“十五”前四年我省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4.9%,比“九五”期间高1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地位提高。“十五”前三年,全省民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4%以上,比全省同期年均增长率高3.8个百分点以上。到2003年,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5%,提供了半数以上的就业岗位。在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民间项目实际投资额已占43.3%,新增额则占新增总额的49.7%。

图1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

居民收入有所提高。“十五”前四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57%和8.85%,分别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提高2.83 和2.81个百分点,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五”前四年的全国年均增长率高2.0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次由2000年的第19位提高到2003年的第16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名次由2000年的第10位提高到第9位;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五”前三年年均增长速度名列全国的第11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名列第6位。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了8000元,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突破了3000元。

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十五”前四年,除盘锦外,全省13个市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各市“九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沈阳、大连在全省经济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到2004年,沈阳、大连两市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的48.7%,比2000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大连占全省的比重提高了0.8个百分点。二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十五”前四年阜新市经济年均增长17.2%,居全省14个市之首,比其“九五”期间年均增速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20%以上;朝阳、铁岭的年均增长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分别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2.1和6个百分点。

在我省经济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的同时,应该看到,我省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

图2我省14个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对比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和贫富差别有所扩大。尽管在“十五”前四年我省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仍居全国各地的中下游,特别是 城镇居民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22元,到2004年低1414元)。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基数上的巨大差距和增长速度的差异,使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越来越大。1995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的2.1倍,2000年扩大到2.3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到2.4倍。另一方面,贫富差距也在扩大。在城镇居民中,2003年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的6.7倍,比2000年扩大了1.6倍,比1996年扩大了近三倍。同时贫困家庭有所增加。2004年全省城镇低保人数达到151.3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70万人,还有81.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尽管这说明了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这个数字后面所隐示的城镇贫困人口有所增加的现实情况。到2004年底,我省农村还有112.4万人没有脱困。受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我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相对缓慢。200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8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23位;系数值比2000年仅下降了1.28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少降0.6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位次下降了3位。

图3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对比

就业压力巨大,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十五”前四年,我省失业进入高峰期。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6.8%,失业人数达75.6万人,达到了峰值,也为全国各地之首,失业人数占全国的10%;另有183.3万人职工离岗,占职工总数的26.7%(2000年最高时达到239.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9%)。按此测算,我省城镇失业率在20%左右,若剔除短期就业等因素,我省城镇失业率在10%以上,应该不为过。虽然从2003年起,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两年小幅下降,离岗职工人数减少,但是,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仍达到6.4%,为全国各地最高,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仍高达68.2万人。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更对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图4我省城镇失业状况及其走势

能源等资源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2003年我省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并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长期以来,我省一直是全国的原材料、能源供应基地,随着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经济发展的动力也逐渐减弱,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加之我省重化工业比重高、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等因素,我省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就高了29%。值得注意的是,我省是能源净流入地区,本地能源生产仅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50%左右,2002年和2003年仅能满足56%左右。更应关注的是,石油占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很高,2003年达到4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2个百分点。而我省原油产量在1994年以后逐年下降,2003年生产量比2000年减产了4.9%,比产量最高的1994年减产了11.3%,同年消费量却达到4560.4万吨。可见,我省石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省的能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随着各地经济不断加速,电力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对一直需要外省调入电力满足本地需要的我省来说,保证供需平衡的困难增大,可能改变“九五”以来电力供应充足的局面,出现供不应求。国家电网公司预测,2005年我省电力缺口将达到41万千瓦。有关部门预计,“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入用电紧张状态。到2010年,我省电力供需缺口在600万千瓦。此外,我省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80,人均占有水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3左右。水资源的短缺是城市化、工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约束因素。

图5我省原油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对比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十五”前三年我省经济总量出现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长率低于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率的现象,三年间分别低1.20、1.75、1.53个百分点,年均低1.49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价差最大,年均低2.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率高于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率1.07个百分点,只有2002年低0.23个百分点。按全国当年价格水平计算,我省经济总量三年少增1880多亿元,2003年我省经济总量将在6880多亿元,超过上海。2004年,尽管我省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长率高于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率(1.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平均价差5.23个百分点,因此,少增31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经济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虽然增长了16%,但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也仅增长了13.1%,因此使经济总量少增83.8亿元。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这反映出我省第二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产出的附加值较低,市场价格较低,产出的收益水平较低。在某种意义上讲,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生产总值便于历史的纵向、地区间的横向比较,更具有核算上的意义。而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生产总值则可表现当年创造的财富,反映地区的现实产出水平和经济实力,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省出现的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与经济实物总量增加”的反差值得重视。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为什么我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经济实力和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反差。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将会造成经济数字表征与现实经济生活的不一致,影响各级政府客观、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不能片面追求没有经济效率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应全面认识经济发展的速度内涵。

(二)2005年我省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2005年,我省经济发展仍将有一个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将在8%以上,世界经济和贸易状况总体保持良好态势。而我省内在的发展动力仍将继续增强,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预计2005年全省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1%~12%,经济总量有可能突破8000亿元。“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0%,“十五”计划主要预期指标将基本完成。“十五”期间将成为辽宁经济振兴的起点。

图6我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增长率与全国及上海的对比

表1我省“十五”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预计

注:*2005年的绝对数为五年的累计数

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随着中央大力减轻农民负担、支持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我省农业生产出现了转折。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1720万吨,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提高。同时,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畜牧业、林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2003年,农、林、牧、渔四业的产值结构已经从2000年的47.9∶2.0∶31.5∶18.6转变为40.9∶3.2∶34.7∶18.4(另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占2.8%)。2005年农业经济形势仍处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之中,其增长率有可能在6%左右。“十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年均增长7%左右,是“六五”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发展仍将成为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增长1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1.8%左右,是“六五”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三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2005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仍可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左右。

投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但增幅会有所降低。2005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将增长20%以上,突破3500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将在24%左右,“十五”期间的投资总规模将超1.1万亿元。

市场消费平稳,物价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到200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突破3000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左右。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也有望控制在4%左右。

利用外资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增长20%以上,“十五”期间我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可超过180亿美元。到2005年,出口总额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左右。但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不大。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8500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相比之下,尽管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提高幅度仍将低于城镇,但是中央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强大力量,将拉动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5年将超过3500元。

(三)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十五”前四年,是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加速的时期,尽管我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两位数,整体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也呈现出加快追赶发达地区的势头,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综合考虑经济规模、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等因素,可以认为,我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各省市区中的上中游,居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之后,列第8位,在省区中居第5位,与“九五”末期的位次相同。

从规模上看,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名列第8位,但是综合考虑投资、消费、贸易等因素,我省经济规模居全国各省市中的第7位,各省区中的第5位。与“九五”末期对比看,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名列前面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差距有所拉大,而与随后的省市区的差距略有缩小。特别是上海的位次发生了变化,2000年上海生产总值比我省少118亿元,到2004年则比我省多577.5亿元,四年间比我省多增近700亿元。

从增长方面看,我省经济增长水平居全国各省市区的中游,与“九五”时期相比,增长幅度提高,位次也有所提升。综合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十五”前三年我省经济增长水平由“九五”时期的第23位提升到第20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排位由“九五”时期的第25位提升到第16位。

从效率方面看,我省人均GDP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8位,劳动生产率居第6位,经济运行的效率在各省市区中居第8位,但是工业经济的效率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3年我省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7.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9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27位,比2000年下降了6个位次。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7%,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28位;工业增加值率虽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个百分点,但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25位。这都反映出我省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不足。

表2我省生产总值和指数与全国及主要地区的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4》
“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将保持在上中游,经济总量的位次也不会变化,但是,凭借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心的转移和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我省在全国的地位将会有所提高。

(四)我省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评价,2002年我省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实现了89%,进入成熟期,在国内各省市区中列上海、北京、天津、浙江之后,居第5位,与菲律宾的水平相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93%)。按1980—2002年我省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测算,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我省可以实现第一次现代化,达到发达工业化国家1960年的平均水平。根据2001年以来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良好态势,到2010年我省有可能实现第一次现代化。

图72001年我省现代化水平的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

从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典型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看,2001年我省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41,略高于巴西(40)、马来西亚(39)等国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4位,各省区的第1位。我省在生活质量、知识传播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在经济质量、知识创新等方面比较落后。

综合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2001年我省综合现代化指数为40,略高于罗马尼亚(39)等国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4位,各省区的第1位,属初等发达地区。

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现代化的进程看,我省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有所减缓。1980—2002年,我省第一次现代化水平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则提高了25个百分点,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分别提高了37、31、25、30个百分点;1980—2001年,世界平均水平提高了10个百分点。这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逐步落后的表现。2000—2002年,随着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恢复发展的活力,我省现代化的进程开始与全国基本同步。2002年,我省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全国则提高3个百分点,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分别提高了7、4、3、4个百分点。结合近几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可以预计,“十五”期间我省的现代化进程将扭转慢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从国内一些权威机构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评价来看,对我省的评价大都较高,这是与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历史比较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较好直接关联。如果深入、详细地分析就会发现,我省现存的许多经济、社会问题都与“早熟”的工业化、城市化有联系,与促成这种“早熟”的旧体制密切相关,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存在着许多质的差距。因此,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评价,认清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水平和情况。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基本判断

(一)全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进入21世纪后,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突出标志是:

2004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纳入宪法之中。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更是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总量再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发展道路。随后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理念大转变的重要标志。

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随后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东北地区振兴的政策、措施,这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重要标志。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占世界的16%,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跃升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4年中国进出口已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这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到以开放促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成为与全球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共同规则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重要标志。

2003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健康、快速发展、进步的战略机遇,同时也可能面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挑战。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国际上普遍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拐点”的重要标志。

上述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变化,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省经济和社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十五”后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2003年,全国经济虽遭受了“非典”的冲击,增长率仍达到了9.3%,2004年全国经济增长率提高到9.5%,2005年经济增长率也将在8%以上。事实表明,全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期,而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重工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实现重化工业化的阶段。

重工业的高速发展是经济高增长的主导力量。2001—2004年全国经济年均增长8.65%,工业年均增长率比其高2.1个百分点;2004年经济增长9.5%,工业增长速度高出经济增长两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明显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03年、2004年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4个和3.5个百分点;2003年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60.9%提高到64.6%,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50.2%上升到2004年的53%,相当于1978年至2000年上升的幅度。从产业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一直处于稳步下降状态,第三产业则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但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的状态被第二产业加快上升的趋势所阻挡。2001—2004年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4%,比第三产业高2.56个百分点;2004年与2000年相比,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旺盛是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因素。2004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0年的36.8%上升到51.3%,是1980年以来的新高,与近几年消费增长平稳和净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带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是工业,而且大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2003年全国工业投资增长39.0%,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煤炭增长52.3%。

消费结构的升级是经济高增长的内在动力。导致产业和投资格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消费结构升级。与2000年相比,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39.4%下降到2003年的37.1%,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从49.1%下降到45.6%;与1996年相比,则分别下降了11.7和10.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总体上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汽车、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居民年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明显增加。2003年,在城镇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中上述领域的消费占35.9%,农村居民达到34.9%。

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开始进入以前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统天下的重工业,企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场机制已开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政府日益纯熟的宏观调控,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更能遵循市场经济法则。

城市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0年以来全国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带动了信息、汽车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如钢材、有色、化工及建材等行业的增长空间。2003年以来出现的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为主的短缺和投资热潮,客观上反映出这种变化。

(三)“十一五”时期全国经济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为在今后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上、机制上、市场上、产业上、需求上的基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还刚刚开始,“十一五”时期全国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内一些专家和权威机构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8%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投资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率会维持在40%左右,高于改革开放25年来的36%的平均水平。因此,投资需求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住房、汽车、旅游、电子通讯、教育、文化、体育等消费将成为较长时期的市场消费热点,对经济产生持续、稳定而巨大的拉动作用。因此,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步上升。

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带动市政建设和基础建设投资强劲增长,另一方面加速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十一五”期间,城市化在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同时,也会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调控技巧日臻娴熟、调控手段不断丰富,将使我国的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经济波动幅度小、扩张时期长、经济稳定性强的特点。而党和政府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断推进各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都将为我国经济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而目前中央实施的以部分行业过热为主要对象的宏观调控才刚刚开始,很有可能延续到在“十五”后两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潜在的年均增长率在8.8%,与1997—2003年年均8.9%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基本持平,而实际经济年均增长率将略低于这个速度。国家信息中心判断,在“十一五”乃至202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中,资本积累的贡献会稳中有降,但是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会下降;在全要素生产率中,劳动力转移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会不断上升,而体制改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下降。

(四)国际经贸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省经济的发展

综合近期国内外权威机构对2004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国际经贸形势的分析和预测,2004—2010年期间,国际经贸形势尽管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总体上对我国、我省的经济发展来说,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未来5—10年,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时代的主题,为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全面推进、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科技进步作用增强是未来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5.0%,2005年为4.3%,2005—2009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2%。世界银行2003年9月预计,2006—201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2%,高于1991—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0.6个百分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美国政府仍将保持其科技领先和结构升级的优势,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使其区域性市场空间拓宽,整体经济在日益融合中加快发展;日本经济可望走出十余年的低迷实现缓慢的复苏;世界银行预计,2006—2015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经济年均增长2.6%。APEC确定在2010年该组织内的发达成员国率先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借助东南亚联盟的推进,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整体地位将得到新的提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一极,世界银行预计,2006—201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年均增长6.2%。总体上看,2006—2010年世界经济将处于中速增长期。

国际贸易规模加速扩大。自2001年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逐年加快,IMF预计2004年将增长8.8%,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2005年国际贸易增长率虽将有所减缓,但仍可达到7.2%。目前,国际贸易增长与生产发展的相关度达到空前的水平,并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将使全球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自由化不可逆转,各国贸易依存程度加深,世界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国际贸易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作用将明显增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明显加强。未来几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区三大区域集团的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推进我国外贸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区域集团自身实力的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有可能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利用外资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据国际权威机构分析、预测,尽管2001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年下滑,但已呈现出复苏的迹象。未来5—10年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有望超过以往。凭借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带来的竞争优势、加入WTO后投资环境的改善等因素,将使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同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明显加剧,区域内投资的增长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国内相关法规不利于占全球主导地位的收购、兼并方式的实施,都将影响中国未来吸引直接投资。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的动向,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呈现规模扩大化、结构高度化、区域内部化、方式多样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等特点。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以非股权参与形式外包出去;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

三、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与判断

(一)从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看我省的发展趋势

从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来看,我省经济波动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在十年中,经济发展都会按照“低谷—恢复—繁荣—衰退”的过程运行。1970年以来,我省经济每十年上一个台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均增长率都比前一个十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结合“十五”时期的发展情况,可以推断,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10.5%左右。在当前的周期中,2004年是高峰期,经济增长率达到12.8%。“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年均增长率将在10%左右。

在我省经济周期性波动中,每十年里又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短周期,并且呈现出前五年形成的短周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一般都高于后五年短周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规律。按此推断,“十一五”时期我省处于十年周期的后段,其经济增长水平将略低于“十五”时期,并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图8我省经济增长率周期性波动

在1996年,也就是“九五”以前,我省经济波动较为剧烈,波幅较大,随后波幅趋于缩小,由强波周期转变为轻波周期。在“六五”到“九五”的20年间的四个短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分别是18.4、13.2、7.8和0.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经济增长的波动区间在9%—13%,波动幅度在4个百分点。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突出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省经济波动将更加体现出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基于这种认识,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乃至以后较长一段时期,我省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可能性不大,年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在9%—13%之间波动,低于8%或高于13%的可能性不大。

(二)从产业结构看我省的发展趋势

图9我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从各次产业产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来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尽管我省农业和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在20世纪80年代,我省经济年均增长8.3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贡献了1.31、3.72、3.32个百分点,工业贡献了3.2个百分点;在20世纪90年代,我省经济年均增长9.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贡献了0.87、4.70、3.83个百分点,工业贡献了4.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向工业化更高阶段发展的客观必然,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九五”时期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时候,正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我省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滑坡。但是,在我省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第三产业有可能适度超前发展,但根本上还将依赖于物质生产,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我省现实的生产力水平要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协调发展。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第三产业,对经济总体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

2003年以来,工业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对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4年在经济增长的12.8%中第二产业就贡献了7.95个百分点,工业也贡献了6.7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我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的背景下,以重化工业为产业优势的我省经济发展必将受到旺盛需求的拉动,从而为工业乃至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将使我省的经济发展形成以工业为主导,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格局。

从产业产出结构的变化趋势看,建国以来,我省产业的产出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79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到1979年,这一比重比1952年提高了19.6个百分点,而第一、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4和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变成16.6∶67.9∶15.5,从而形成了第二产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第二阶段(1980—200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到2000年,这一比重比1980年提高了14.8个百分点,而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5.8和18.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变成10.8∶50.2∶39.0,从而逐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的格局。这一阶段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相当大的成分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畸形发展的调整。第三阶段(2000年起),我省产业结构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2003年的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为10.3∶48.3∶41.4,其中,一、二产业的比重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0.5和1.9个百分点。这说明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我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趋于基本一致。

由于2004年中央实施了诸多农村经济的新政策,农业生产出现了近十年来少有的好形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出现了跳跃性增长,其占GDP的比重达到11.2%,比2003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在“十一五”时期,第一产业产出比重将继续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缓慢上升。到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有可能在9∶49∶42。

(三)从需求结构看我省的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到“九五”末期,我省完成了经济发展由最终消费和投资共同推动向最终消费为主导、投资需求为支撑、净流出为补充的格局的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最终消费、投资和净流出分别为我省经济增长贡献了4.91、3.96、0.34个百分点;在20世纪90年代,我省经济年均增长9.4%,其中最终消费、投资和净流出分别贡献了5.25、2.81、1.34个百分点。尽管以净出口为主体的净流出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比例的提高幅度不大,但是,它反映了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投资需求的不断提高,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有可能形成以投资需求为主导、最终消费为支撑、净流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从最终消费来看,自1996年以来,我省居民消费结构有一定的转变,但转变的速度比国内发达地区要慢一些,还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革,没有出现明显的消费热点,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减弱,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下降。“九五”期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8%,比“八五”期间降低了5.2个百分点;2000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72.2%,比1995年下降了6.2个百分点。“十五”前三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降低到22.8%,比“九五”期间降低了14个百分点;2003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70%,比2000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较慢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近几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出现的减缓趋势更令人关注。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上年仅增长了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由于上述原因,“九五”以来,我省消费市场运行比较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率在10%左右,消费率保持在55%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我省居民消费受收入水平的限制,消费结构将继续缓慢升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难以出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十一五”时期,随着我省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将会不断提高,因此,我省居民消费结构很有可能临近重大变革的转折点,市场消费有可能出现前稳后升的发展态势,最终消费将逐步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十一五”期间,最终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消费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

图10我省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省经济发展逐步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在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不高,使经济缺乏高速发展的动力。1979—2002年我省投资率(资本形成率)为33.6%,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也低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水平。同期,我省资本形成年均增长9.5%,比上述四省市分别低1.9、5.3、6.8、4.2个百分点;在上世纪90年代,我省资本形成年均增长7.8%,比上述四省市分别低5.2、7.4、11.5、8.3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我省投资需求逐年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03年反映投资需求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91.5%,“十五”前三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4.6%。这预示着,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我省自身实力的增强,在“十一五”时期,我省投资率将超过40%,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

图11我省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从我省净流出的发展趋势看,在全国、全球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我省净流出虽然其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到2003年,我省净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比2000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省外贸进口的依存度明显提高,2003年已达到16.45%,比1998年提高了6.45个百分点,同期外贸依存度提高了9.45个百分点。外贸出口与进口的比例已经由1996年的1∶0.35变化为2003年的1∶0.82。净流出的减少是我省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对外需求增加的结果,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与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 场加速开放有直接关系。但也有我省出口产品竞争力的问题。可以预计,在“十一五”期间,这种变化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大规模的投资、高速的工业经济发展都将对省外、国外产生巨大的需求,流入的快速增加将使净流出减少,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会进一步减弱。净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保持在8%左右。但是,流出的绝对量,特别是外贸出口将继续增加,其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不会减弱。

(四)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看我省的发展趋势

潜在增长率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一国或地区在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由劳动力、技术进步、要素质量提高以及制度创新与效率提高等因素决定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现实的经济增长率围绕其潜在增长率而上下波动。由于我省长期处于劳动力资源极度过剩,又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我们很难按照理论上的方法更准确地测量我省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采用测算潜在增长率的通常做法,即把最近一个较长时期的平均增长率视同潜在增长率。

从图7可见,我省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4%,若“十五”期间我省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则1990—2005年我省年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9%;若按我省每十年年均经济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推算,则2001—2010年我省年均经济增长率将在10.5%左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认为,我省这一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10%-11%之间,将高于全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8%—9%),并且出现与全国不同的发展特征。

体制创新与体制改革为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自2001年以来,体制创新是我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中央实施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更为我省进一步实施体制创新和体制改革创造了新的动力。因此,从目前到“十一五”期间,作为体制改革的后发地区,体制创新和体制改革在我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会降低。

由投资需求带动的资本快速积累将对经济增长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由振兴老工业基地引发的投资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国内外充足的资金供给为投资需求提供了保证,全国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对我省产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刺激投资需求的提高。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提高。经过长期的调整、改造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的影响将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增长上。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有所提高。由于我省劳动力资源仍供大于求,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难以提高,但是,由于新投入的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所增加,劳动力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劳动力生产率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将促使劳动力的转移,由此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五)从物价波动看我省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融合,全国商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九五”末期,全国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因此,近几年来,全国物价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全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物价水平开始回升,通货紧缩的局面被打破。在国内外初级产品、生产资料,特别是能源的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十五”后期和“十一五”前期,我国的物价整体水平将明显高于“十五”前三年的水平。但是,受生活资料仍供大于求,价格水平相对稳定的制约以及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出现过度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在我省,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市场的制约,也将使我省难以出现过度的通货膨胀。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可能出现适度的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发展并存的局面,物价上涨率将控制在5%以内。

(六)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我省的发展趋势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也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十五”前四年东北三省的经济都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十五”期间,东北地区经济年均增长将达到10.2%左右。“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热点,同时区域内的产业融合、资本融合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融合,一体化程度将会有所提高。

我省在东北三省中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十五”前三年,我省经济年均增长10.2%,分别比吉林、黑龙江高0.3和0.5个百分点,扭转了我省“九五”以来经济增长率低于上述两省的局面。根据东北三省信息中心的预计,“十五”期间,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7%、10.0%、10.4%,我省在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但是,还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十一五”期间,我省的经济增长仍将与吉林、黑龙江两省保持基本同步的态势,凭借现有基础,我省的经济实力的提高幅度会略微高一些,辐射作用会有所扩大。

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看,“十五”期间沈阳、大连经济年均增长率分别在13%和14%以上。我省正在逐步形成由中部城市群构成的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而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在“九五”期间已经跌到“谷底”,“十五”期间开始恢复,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十一五”期间,沈阳、大连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以沈阳、大连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形成产业结构互为补充、地区经济紧密联系的较为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使全省经济协调、有序地快速发展。

表32003年我省经济在东北地区的地位

注: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汇总计算

四、我省人口与劳动力供需状况的分析与预测

(一)人口预测与分析

进入21世纪,我省人口增长进一步减慢,到200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07‰(《中国统计年鉴2004》,我省统计年鉴上仅为0.6‰),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高于上海、北京,列第29位;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9‰。我省人口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进入缓慢增加阶段。随着1970年前后出生人口高峰期形成的生育高峰逐步消退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十五”前四年,我省人口年均增加仅为8.3万人,2004年仅净增加3.9万人。

人口年龄构成趋于老龄化。“十五”前三年,我省少儿人口比例继续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继续提高。到2004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4.5%,比2000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则由2000年的7.88%上升到8.9%。按国际通用标准,我省人口年龄结构还属成年型。但是由于目前我省60—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4.5%左右,因此,我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劳动力资源丰富,总量仍呈上升势头。2000年我省劳动力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4%,到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8%。

城市化进程缓慢。作为城市化进程先发地区,我省城市人口比重在1980年就达到35.5%,到1995年达到44.5%,但到2003年仅增加了2.7个百分点,明显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我省是人口净流入省。一般把人口普查数与公安部门户籍统计数之差作为地区人口流动的规模。按此计算,我省2000年的人口净流入量为47万余人,到2003年,这个数字为48万余人。

表4人口及年龄构成预测

我们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年龄移算法等预测方法,考虑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对我省到2010年的人口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见表4)。预测结果表明,我省人口发展将出现如下变化趋势:

人口规模增长继续减慢。考虑到随着我省经济的振兴,可能吸引更多的外省人口的迁入,预计2010年我省人口规模将在4250万人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如果不考虑继续出现人口的迁入,我省人口有可能在2007年前后出现负增长,到2010年人口达到4200万人,比2003年减少10万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减少0.68‰。

图12我省人口总量的预测

我省进入老龄型人口社会。2010年我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约430万人。若按我国现行退休年龄计算,到2010年,我省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0%,超过800万人,比2003年增加200万人。“十一五”期间我省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口年均增长4.3%。社会保障的压力剧增。

劳动力资源供给规模达到峰值。按国际标准,我省到2010年劳动力资源供给量将达到峰值,约3275万人,随后将缓慢下降。按国内现行退休年龄预测,到2007年,劳动力资源供给量将达到峰值,约3045万人,到2010年减少到3013万人。若剔除16—22岁年龄段中的在校生,劳动力资源可供量将在2006年达到峰值,约2880万人,到2010年减少到2825万人。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省的就业压力将趋于减轻。

可接受教育的适龄人口减少。2000年以来我省教育适龄人口数(7—22岁)呈减少趋势,到2010年将减少到593万人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减6.4%,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4%。但是,学龄前人口数和大学适龄人口在“十一五”后期将有所增加,而大学适龄人口在2009年达到峰值。

表5各教育年龄段人口分布

(二)我省就业形势的分析和预测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我省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还主要是城镇就业结构的变化。当前,我省就业形势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图14我省就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趋于相对稳定。建国以来,我省就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81年),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大转移的阶段。到1981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1952年下降了31.1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3.3和7.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成40.6∶39.4∶20.0,从而形成了第一、二产业并重的二元的就业结构。这一阶段就业结构的演变是我省工业化、城市化的直接反映。第二阶段(1982—1999年),是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阶段,到1999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1981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而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7.9 和6.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成32.7∶33.0∶34.3,从而逐步形成了三次产业“三足鼎立”的就业结构。在这一阶段,工业领域的“减员”是就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第三阶段(2000年起),我省就业结构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2000年以来,我省的就业结构变化不大,说明经过长期的就业结构调整,我省目前的就业结构已经与产业的发展水平趋于基本一致。

从国际就业结构变化规律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将继续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二、三产业并重的就业结构。在“十一五”时期,在经济高速增长、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就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我省就业结构的变化将是平缓的,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将会继续缓慢上升。

工业内部以国有企业“减员”为主的就业结构调整的高峰已经过去。到2002年底,采掘业从业人员42.9万人,比1985年减少67.4万人,比1995年减少18.1万人,仅比2000年减少3万人;制造业从业人员394.3万人,比1985年减少438.3万人,比1995年减少176.1万人,比2000年减少64.8万人。尽管制造业从业人员仍然是我省各行业从业人员中最多的行业,但是,经过1995—1998年、2000—2002年两个制造业减员高峰,其比例大幅度下降。到2002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总数的19.5%。随着工业经济恢复高速发展,2003年以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回升。可以判定,工业内部大幅度“减员”的时期已经过去。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对具有较高技能的工人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图15我省制造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在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需求,新兴行业潜力很大。200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比1990年增加了94.7万人,从业人员占总数的比重增加了4.1个百分点,是所有行业中比例增加最多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来,这些传统行业的报酬水平已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对劳动力的吸引已经减弱,2002年这些行业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减员”,而金融和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兴行业出现了加速的迹象。这预示着第三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传统行业趋于饱和,新兴行业虽然增长不快,但潜力很大。

城镇就业结构已经由国有单位为主转变为国有与非国有并重,表现出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向非国有领域流动的趋势。到2003年,国有与集体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91.9%下调到50.4%,减少487.78万人。

失业高峰期正在过去。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002年达到6.8%以后开始回落,离岗人数也开始减少(见图4)。在“十一五”期间,我省还将面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高峰期的劳动力进入“4050”行列,到2010年,这部分人将达到955万人,占总人口的31.7%。对其中的受教育少、技能低的人来说,就业难度较大。因此,我省就业形势仍很严峻。但是比较而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就业需求,各级政府对就业的关注以及劳动力资源供给量的减少,会一定程度地缓解我省就业的压力,失业存量不会再大规模地增加。

基于上述分析和对我省劳动力资源的预测,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就业形势将会有所缓解,失业率将会缓慢下降,可以控制在5%左右。

五、“十一五”期间我省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

根据我们对我省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现状的分析,对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对“十一五”时期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我省经济发展,特别是政策环境十分有利于我省;

我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经济将在高位上运行;

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经济发展将形成以投资需求为主导、最终消费为支撑、净流出为补充的格局;

我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在10.5%左右;制度创新将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快速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物价水平将明显高于“十五”时期,但仍在可控制范围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省“十一五”期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我们预计,我省“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增长在9%—12%之间,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案:

高方案:经济年均增长11%。我省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投资率将达到50%以上;同时,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到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8∶50∶42。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能源等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按此方案推算,在2006—2007年间,我省经济总量就可能比2000年翻一番。

表6 “十一五”期间我省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多方案预测

中方案:经济年均增长10%。我省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工业经济与第三产业共同支撑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8.5∶49∶42.5。通货膨胀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能源等资源的供需状况较为紧张。按此方案推算,在2007年前后,我省经济总量就可能比2000年翻一番。

低方案:经济年均增长9%。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到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49∶42。但是,按此发展,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省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按此方案推算,在2008年前后,我省经济总量就可能比2000年翻一番。

综合考虑,选择中方案,年均经济增长率在10%—11%之间,作为我省“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目标较为合适,并完全有可能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我省经济在更长的时期内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从而实现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