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公众的主要公共安全心理

当前公众的主要公共安全心理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当前公众的主要公共安全心理目前,学术界与网络媒体对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论述,主要有四种观点:恐慌心理、弱势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其中,前者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后者则是非典型的从众心理,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对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一致性的关注。因此,可以间接推论出超过四成的公众在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中可能会呈现从众心理。
当前公众的主要公共安全心理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一)当前公众的主要公共安全心理

目前,学术界与网络媒体对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论述,主要有四种观点:恐慌心理、弱势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

1.社会认知上的恐慌心理

当前社会大众的心态较为脆弱,无论是温州动车事故、桥梁坍塌事件、校车超载事故,还是塑化剂问题、瘦肉精事件、问题奶粉事件等,都反映出公众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不可预期和失控感,难免会产生恐慌心理。本次调查发现,关于“最近,北京特大暴雨致使79人丧生,您是否也担心上海会发生类似的灾害”一题,表示“非常担心”和“比较担心”的公众比例分别为9.45%和34.18%,表示“不太担心”和“从不担心”的比例分别为29.8%和5.43%,另有21.05%的公众表示“说不清楚”(见图2.6)。尽管2012年8月8日上海应对台风灾害,将预警级别提到了红色的最高级别,这一措施本身表明上海的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之前发生在北京的暴雨灾害,但本次调查中仍有超过四成的公众对类似的灾害存在疑虑。从中可以间接地看出,公众在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之中和之后都容易存在恐慌心理。

img43

图2.6 公众对上海发生与北京特大暴雨相似灾害的担心(百分比

此外,本次调查发现,上海公众在金融安全方面也存在着某种恐慌心理,例如:超过三成的公众认为“没啥好的投资保值渠道”(见图2.7),并有部分(17.4%)公众认为未来上海房价将继续大幅上涨(见图2.8)。

img44

图2.7 公众对投资保值趋势的判断(百分比)

img45

图2.8 公众对住房投资保值趋势的判断(百分比)

2.自我认同上的弱势心理

同时,当前社会大众中蔓延着一种普遍的弱势心态,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吃低保的城市贫民、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上万的白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医生、高校教师,纷纷以“弱势”自居;因为绝大部分人都遭遇过不公正对待,感觉自己“回天乏术”。本次调查发现,对于“您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吗”的回答,表示“非常弱势”和“比较弱势”的比例分别为7.22%和30.05%,表示“不太弱势”和“一点也不弱势”的比例分别为15.67%和4.68%,另有42.39%的公众表示“一般/说不清楚”(见图2.9)。从中可以看出,仅有两成公众明确表示自己不属于弱势群体,而接近四成的公众则明确表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这反映出大多数公众的弱势心理。

img46

图2.9 公众对于弱势群体的认同(百分比)

3.社会行为上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当前,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着各种焦虑,如就业焦虑、身份焦虑、财富焦虑、婚姻焦虑等,焦虑的传递性与感染性容易导致一些人也“随大流”地产生相同的心理感受。2011年3月15日,因为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因此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今天你买盐了吗?”“涨到5元一包了!”“货架空了!”……在路上、在超市里时不时能听到关于诸如此类的买盐对话;而在网络上也诞生了诸如“盐如玉”、“盐王爷”的热词。这一现象既是恐慌心理的体现,更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因为许多网民并不确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只是别人买了,那自己也“随大流”地买一些。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本次调查中的结果也间接显示这一公众心理。在对“如果您发现一起交通事故中有人受伤,您会如何反应”的回答中,表示“看其他人的反应,有人帮忙,自己也帮忙”和“上前帮忙时还号召其他人一起帮忙”的比例分别为19.47%和23.87%(见图2.10)。其中,前者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后者则是非典型的从众心理,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对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一致性的关注。因此,可以间接推论出超过四成的公众在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中可能会呈现从众心理。

img47

图2.10 公众对于突发公共交通事故的反应(百分比)

4.安全意识上的侥幸心理

最后,侥幸心理是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如侥幸过关,心存侥幸等,这是公共安全心理中常见的社会心理。通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行为可以间接反映出许多公众存在着侥幸心理。(见表2.29)本次调查表明,仅有32.55%的公众表示“总是”会“随身携带身份证件”,8.0%的公众表示“总是”会“进入公共场所(如网吧、KTV等)时,先查看安全出口和绿色通道”,33.4%的公众表示“总是”会“离家或入睡前,关闭电、气开关”,16.0%的公众表示“总是”会“开车或乘坐小轿车时系安全带”。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在安全宣传中和大众媒体中经常会提到那些因为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的悲剧,但许多公众还是倾向于认为那些“坏的”或“不好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出现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侥幸心理。

表2.29 上海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百分比)

img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