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特色

中国传统伦理特色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其以巨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卓然不群的中国气派。这一恢弘的传统伦理道德系统,也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源流。
中国传统伦理特色_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特色

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分析入手,归纳总结中国传统美德,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重视人和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史称孔子反对人殉,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墨家思想核心是爱人、利人,“利乎人即为,不利乎人即止”。道家庄子说,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周秦有“人者,其天地之德,阳阴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西汉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清代戴震也指出,“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全德”,人为“天地至盛之徵”。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伦理重视人和现实生活,其要义在于引导人们学做圣贤,经邦济世,建功立业。

二、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将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交融互摄,重视社会整体观念和国家民族大义。其主要表现就是利民、富民、贵民的民本思想和爱国主义传统在传统伦理中的突出地位。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经典的水舟之喻,已成为我国历代圣君贤臣的座右铭,并且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民族危机深重关头,总是有中华儿女的优秀分子以民族大义为重,谱写出一页页爱国主义的不朽篇章。

三、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复强调道德榜样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认为“善教得民心”。宋代朱熹更是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不少伦理思想家也强调“善心”、“善性”、“良知”、“良能”的作用,提出要“修身”、“洁身”、“省身”、“正身”、“诚身”。不仅如此,他们中的许多人自身也堪称道德修养的典范。

四、重视理想志向和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理想志向乃人生最高目标和精神支柱,为了实现理想和志向,必须有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孔子堪为典范,他以“仁”为最高道德理想,提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自励,反对饱食终日,不思进取。孟子则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为此,他反对自暴自弃,无所用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更进一步提出了为“拯救人于涂炭而奋斗”的主张。长期以来,正是在理想志向的激发下,无数仁人志士,奋发进取,自强不息,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直到献出自己的身家性命。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其以巨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卓然不群的中国气派。这一恢弘的传统伦理道德系统,也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源流。换言之,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离不开传统伦理道德。第一,现代化包括人的精神现代化,而人精神世界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离不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第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第三,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优良品质,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因素;第四,古代思想家的伦理思想,虽有其阶级的、理论上的局限,但有不少内容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一致,还能发挥积极作用;第五,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已经证明,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提倡,不但没有影响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已经成为维护其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

总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部分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强大生命力和积极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这些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应尽职责,也是我们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注释】

[1]《孟子·尽心下》

[2]《礼记·冠义》

[3]《左传·隐公十五年》

[4]《诗·鄘风·相鼠》

[5]《论语·季氏》

[6]《论语·学而》

[7]《论语·子路》

[8]《大学》

[9]《论语·为政》

[10]《论语·颜渊》

[11]《朱子语类》卷一十三

[12]《论语·述而》

[13]《礼记·礼运》

[14]《论语·卫灵公》

[15]《论语·宪问》

[16]《大学》

[17]《中庸》

[18]《论语·学而》

[19]《中庸》

[20]王夫之《尚书引义》

[21]《孟子·告子上》

[22]《礼记·儒行篇》

[23]《吕氏春秋·士节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