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臣名儒风采传贺兰

文臣名儒风采传贺兰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南部以梁氏和皇甫氏名门望族为代表,宁夏北部以傅氏名门望族为代表。因此其人其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宋名臣范仲淹虽未涉足宁夏,但在抗击抵御西夏的斗争中颇有名气。郭守敬是对宁夏地方贡献最大的文臣。朱栴庶五子朱秩炅也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名不虚传。其所作诗词备受官民喜爱,广为传诵。
文臣名儒风采传贺兰_方志与宁夏

三、文臣名儒风采传贺兰

文臣涉足宁夏,当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随汉武帝出萧关在六盘山采风为最先。

东汉至两晋时期,今宁夏地区出现了许多治世能臣和著名文人。宁夏南部以梁氏和皇甫氏名门望族为代表,宁夏北部以傅氏名门望族为代表。

东汉梁竦,自幼聪颖好读书,“少习《孟氏易》,弱冠能教授”,已是才华横溢。他因受兄梁松牵连遭遇不幸,遂挥笔写下了《悼骚赋》,历数历史上的先哲贤士,并借这些先哲们的治国与乐道,抒发了自己“既臣救而不得兮,必殒民而后仁”的积极思想和苦闷心境。他以经籍为娱,遂“著书数篇,名曰《七序》”,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给予极高评价:“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因为他对朝政的昏暗、奸佞用事者也进行揭露和抨击,遭窦氏集团陷害。和帝时,追封为褒亲愍侯。东汉梁鹄“少好书”,举孝廉入京城。他酒后挥毫,无拘无束,狂放不羁,且又多书于墙壁上。曹操对梁鹄的书法特别欣赏,“宫殿题署多是鹄篆”。汉灵帝时,梁鹄官至尚书,可谓“天下枢要在于尚书”,权倾一时。

img33

针灸甲乙经》

西晋时今彭阳籍著名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医学家皇甫谧最为突出。皇甫谧青少年时“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后在他的叔母教诲下,才修身笃学,废寝忘食,以读书著述为务,被人称为“书淫”。其一生著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针灸甲乙经》更是集前人科研成果之大成,奠中国针灸医学之基础。左思作《三都赋》后,初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皇甫谧为之作序后竟成为争相传抄的美文,连纸都买空了,即所谓的“洛阳纸贵”。西晋不少名臣学者如张轨、挚虞等都是他的门生。皇甫谧不愿入仕为官,主张勤俭薄葬,不留坟冢,堪称一代名儒。

灵州傅氏一门由西汉义阳侯傅介子起家。之后,傅氏后代散居于内地和江南,代有名人。傅玄为魏晋之交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著有《傅子》等,著作颇丰。其后世之显者有三国时文学家傅巽、哲学家傅嘏,西晋名臣傅咸、傅畅,南朝宋国宰相傅亮、齐国庐陵王傅琰、梁国尚书傅昭、陈国史学家傅img34等。隋唐以后,傅氏家族枝叶繁衍,遍布各地,已不可尽考。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以毕生精力撰成《水经注》40卷。在实地考察黄河时,曾到过宁夏,亲眼看到赫连勃勃时置的果城,搞清了古灵州城易名为薄骨律城的原因。

唐朝时,今固原籍人梁肃在朝廷曾主持修史。他任翰林学士期间,重视选拔人才,举荐并佐助韩愈、欧阳詹、李观、李绛、崔群等一代名士登第,时称“龙虎榜”。他以“群籍为娱”,一生勤于著述,文辞清丽,有《梁补阙集二十卷》。皇甫镛,祖籍今彭阳县古城镇,官至河南少尹、光禄大夫。他“寡言正色,衣冠甚伟,不屑世务,所交皆知名士”,常与白居易等人交游,酬和吟咏,醉心诗文,无视升迁荣辱,著有《诗文》18集、《性言》14篇。白居易为其撰《安定皇甫公墓志铭并序》,载《白氏长庆集》。皇甫谧后裔皇甫枚,创作出一部传奇小说集《三水小牍》,在唐代传奇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触及到唐末存在的一些重要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反映出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这部小说比六朝志怪小说前进了一大步,对宋以后的话本小说产生过较大影响。因此其人其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未涉足宁夏,但在抗击抵御西夏的斗争中颇有名气。他的《答赵元昊书》从8个方面劝诫元昊,若“大王从之,则上下同其美丽,生民之患几乎息矣”。西夏涌现了一些事从西夏的学者,如西夏文字的创造者野利仁荣、西夏儒学大师斡道冲和学者骨勒茂才、梁德养等。斡道冲是灵州人,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他任西夏蕃汉教授期间,译《论语注》为西夏文,又以西夏文编著《论语小义》《周易卜巫断》。他不仅是位有声望的大文人、大学者,还是位很有建树和口碑的文臣,任西夏国相“十余年,家无私蓄,卒之日,书数床而已”。西夏皇帝对斡道冲很推崇,令于各学宫中画其像与孔子同列祭祀,成为学子学习的楷模。元代学者虞集作《故西夏相斡公画像赞》,赞扬斡道冲的博学才华与廉洁品德。

郭守敬是对宁夏地方贡献最大的文臣。蒙元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到宁夏实地考察,提出修复唐徕、汉延、秦家渠方案,并付诸实施。他先后主持修大小渠道70余条,可灌溉良田9万余顷,并在渠道上建立水坝、水闸以调节水量。他提倡种植水田,改进农具,使用良种,招徕逃亡者归还故土,使地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他还在宁夏主持考察黄河源头,开发中兴路至东胜间黄河航运。又兴办学校,培养官府文职办事员,不长时间,西夏故地又基本上恢复了原塞北江南的面貌。宁夏人高智耀心系天下儒士,多次进言元帝免除儒士的徭役,重视儒士,宣扬儒学,为儒士争取应有的社会地位。宁夏人杨朵儿只历任御史中丞等要职,以敢于直言、敢于弹劾权贵而闻名。

明代庆藩诸王在宁夏没有多少德政。首任庆王朱栴享藩47年,享受“下天子一等”政治待遇。他著有《宣德宁夏志》2卷,系保存至今的宁夏地区历史上第一部志书,又为藩府雕版印刷,其在地方史志研究上和中国印刷史上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朱栴亲撰《宣德宁夏志》的带动下,明朝成为宁夏地区历史上修志最盛一代,仅宁夏镇一级志书的编修就终明不绝,前后凡五修,其他地方一般方志也相继问世。庆王的文学作品还有《凝真稿》18卷、《集句闺情》1卷,以及他自编的《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可惜现今只有《宁夏志》和《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书传世,其余均逸。

庆王府还有图书收藏室,《弘治宁夏新志》“经籍”中记录了王府图书存录。朱栴庶五子朱秩炅也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名不虚传。朱秩炅天资聪明,苦于学问,从事几案日久,胸起顽肉。他“通五经、子、史”,淡然后宫之色,著成《沧州愚隐录》6卷、《樗斋随笔录》20卷。其所作诗词备受官民喜爱,广为传诵。从志书中保存下来的部分代表作观之,朱秩炅的诗作涉及内容广泛,意境深远,文笔优美,寓教化于诗文之中。

宁夏还有四世皆为名人的胡雄、胡琏、胡汝砺、胡侍一门,均以文学著名于塞上。胡琏一生潜心学问,“博涉经艺”,著有《槐堂礼俗》3卷、《耕隐集》5卷和大量诗文,惜多逸。胡汝砺更是早以“文章、诗赋”而传名,并与明代文学家邵宝“以文章、诗赋相磨切”,著有《竹岩集》数卷。胡侍著有《蒙谿集》3卷、续卷,《墅谈》2卷,《清凉经》和《真珠船》8卷,以及大量诗词作品。《真珠船》由《四库全书》列入存目,《丛书集成》也有收录。世人对胡侍评价很高,认为他的“著述精研,搜罗极至”,“谓为词林之宗,学海之巨儒”。

宁夏人徐琦为明代宁夏第一进士、外交官。为重修中越两国旧好,在两国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还呼吁儒学科举制度,从此边疆军卫地区儒学大兴,风气大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也对边疆的巩固与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代宁夏在武功方面尚有几人,文治则政绩平平。仅有为宁夏水利事业作出贡献的通智、王全臣、钮廷彩值得一提。在宁兴修水利建设工程时,不但对宁夏农业和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有较大贡献,而且对宁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解决贫困人口的生计,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灵州人张煦,自幼养成“少学,目不窥园”的良好学风,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广东布政使等职,在地方任职期间,“革陋规,清积弊”,上下肃然,赫赫有名。任陕西巡抚时,大胆指责朝廷当权重臣、他的顶头上司张之洞。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曾写道:“灵武在清代还出过一个胆大包天的人才,为本地生色不少。”这个“胆大包天”的人就是张煦。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近代杰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所作关于宁夏的两首诗,更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六盘山转饷谣

马足鳖,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
朔雁一声天雨雪。舆夫舆夫,尔勿嗔官!
仅用尔力,尔胡不肯竭!
尔不思车中累累物,东南万户之膏血。呜呼!
车宁累累物,东南万户之膏血!

该诗系作者访察宁夏、甘肃、陕西和新疆等地区,为物色变法人才,考察民情时所作,展示了一幅血泪斑斑的高山雪地运饷图,揭露了清王朝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流露诗人对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作者立志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心。

河上纪事

微闻夏元昊,少小即凶残。
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
行罢飞羖,岂是召呼韩。
帛树休相似,熙朝礼数宽。

诗作表现了作者主张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分裂战争的理想和崇高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