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赫哲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性格,其中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是赫哲族人血脉相传的精神,在现当代尤为突出。他像一棵山中的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自强不息、执著地生长着,最终成为展现赫哲民俗风情,被人们所喜爱的民俗画家。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给他带来了收获,一篇反映赫哲族捕鱼生活的小说发表在《北方文学》上,立刻得到文坛的好评。
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_中国赫哲族

第五节 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

赫哲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性格,其中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是赫哲族人血脉相传的精神,在现当代尤为突出。

赫哲族民俗画家尤永贵(1911~1995年)大器晚成,在他七十多岁时以一幅反映赫哲族冰上捕鱼的民俗风情水粉画《冰上人家》获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成为赫哲族唯一的民俗画家。而后,他的思想随着新时代而更新,一幅反映赫哲族人现代新生活的水粉画作品《富裕起来了》获黑龙江省首届农民书法绘画展特别奖,他的作品被文艺研究家、博物馆收藏,而且被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他的水粉画作品在他八十多岁时,成为国宝。

新中国成立前,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尤永贵进了沈阳一家工厂当油漆工,当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绘画生涯也从这时萌芽。工厂附近有一所美术学院,从小热爱美术的他悄悄地在美术学院的窗外看美术老师讲课,在窗下记笔记,然后回到自己的宿舍绘画实践。他每天都去悄悄地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艺术痴心的追求、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深深地感动了美术学院的教师,教师便对他热心辅导,他的绘画艺术水平很快得到提高。于是他从一个油漆工被重用为工厂美术干事,从事美术工作。他五十多岁,退职回到家乡街津口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进行业余绘画创作,从未间断。此后不久,“文革”时期的到来,使他有了用武之地,“文革”的大幅宣传画和毛泽东主席的画像都出自他的手笔,于是他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不计报酬不患得失,痴迷于他的绘画创作。他像一棵山中的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自强不息、执著地生长着,最终成为展现赫哲民俗风情,被人们所喜爱的民俗画家。

赵隽明,这位赫哲族著名的书法篆刻家,以德艺双馨名扬海内外。他出生于吉林桦甸县,在少年时期就迷恋书法篆刻艺术,不论是在学习功课间隙还是在家里,手里总是拿着笔和刻刀,照着字帖随便在一个物品上划划刻刻。当时没有篆刻用的专用石头和像样的刻刀,但他没有因为条件差而停止。就这样,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在那片方寸大小的田园里默默地耕耘着,即使他到佳木斯一所学校任教,也一直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以刀为笔地书写着他的青春年华。他的篆刻作品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获奖,而且经常在全国各地及国外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和多人作品展。1980年步入中年的赵隽明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师从李文新先生,更加正规系统地研习篆刻书法艺术。1980年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并调入黑龙江省书法协会从事专业书法篆刻艺术,1985年当选黑龙江省青年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1992年当选黑龙江省篆刻研究会会长,1994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1999年荣获“99中国百界书法家”,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德艺双馨文艺家,2002年当选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4年授予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他仍像少年和青年时一样不断学习百家之长,苦心钻研,不断琢磨,不让一日荒过,谨慎耐心,严格要求,不虚一刀一笔,保持几十年虚怀若谷的艺术观和为人处世的从容情怀,有教必定聆听和汲取。这就是自强不息执著追求的一代艺术大师所追求的人生取向和价值观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最关键的是在年轻的时候紧走几步”。赫哲族作家孙玉民,他的奋斗历程早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那时,家境贫穷,且又住在偏远的青年庄,别说是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知道到哪去买书。他读的书都是大哥和二哥从好朋友处借的。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茫茫的草原》《闪闪的红星》《播火记》《大刀记》《小山鹰》《草原上的鹰》《准风月谈》等等,都是文学中的上品。孙玉民当时小学三年级,读四大名著有些吃力,因为是繁体字,只好凭意猜字连成故事的方法阅读,常常痴迷于书中激动人心的故事。上初中的时候,他开始有文学创作的欲望,于是找来好多关于文学创作基础知识的书籍进行阅读、研究,他的作文经常被班主任老师当范文拿到讲台上读给同学。上高中的时候开始练习写小说和散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经常通宵达旦写作。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尤其是在深夜,他经常冻得手脚麻木。

工夫不负有心人。县文化馆要创办一张文艺小报,但乡村与县城的路途遥远,又不通公交客车,于是亲属苏青春主动赶着一辆自家的小马车送他去县城投稿。那是一个绵绵春雨天晴后的春日,他感觉头上的蓝天、路边的大地、柞树和小草都是新的,格外的清新。他到县城后在县文化馆即兴写了一篇散文交给了编辑,后来,这篇《故乡的迎春花》发表在《同江文艺》创刊号上。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他咬定青山勤奋与思考的创作精神和别具一格的清新高雅作品格调以及富有赫哲民族特色的题材,引起了省作家协会的关注。他被送到黑龙江省文学院,成了文学院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给他带来了收获,一篇反映赫哲族捕鱼生活的小说发表在《北方文学》上,立刻得到文坛的好评。这篇是赫哲族有史以来的第一篇中篇小说,填补了赫哲族没有小说的空白。此后,这篇中篇小说荣获2005年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三等奖。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著名蒙古作家玛拉沁夫在视察时亲自到街津口来看他,鼓励他多为赫哲族写好书。他不负老作家的期望,连连在《中国民族报》《民族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并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获奖。

1989年他加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1997年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2008年成为赫哲族唯一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代表赫哲族参加国家民委、中国作家协会的国家级文学活动有:1987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全国十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文学会”。2007年5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研讨班”。2008年4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作家采风团”(赴广州)。2009年6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祖国颂’创作研讨班。2009年9月入“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作家班)。

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改稿班”上,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民族文学》主编、土家族女作家叶梅面向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和社会呼吁:“赫哲族才4000多人,就出了孙玉民这么一个作家,很不容易呀,他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啊!”

在这次改稿班上,他又荣幸地第二次见到了令他敬仰的文学大师,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后来,玛老在信中说:“孙玉民,你是赫哲族第一位当代小说家,一路走来,路正心热笔锋健,我衷心希望你在漫漫文学长征中,取得新的成就!”

孙玉民没有辜负老前辈的殷切的希望,仍和以前一样,惜时如金自强不息地执著创作,新作泉涌佳作迭出,在这几年里就出了一本反映赫哲族渔猎生活的风土人情题材的散文集《碧绿的明冰》。他的小说、散文、诗歌被选入《黑龙江少数民族作品选》《黑龙江文学大系》《黑龙江的文学通史》《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散文卷及《二○○九年中国散文精选》。

孙玉民踏着坚定的脚步一步一步在铺着鲜花的文学之路上一路走来,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文学艺术界的关怀培养。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到黑龙江视察时,专程到街津口看望这位唯一的赫哲族作家孙玉民,并在此后在文学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翻阅几本同江的《奔流》杂志,看到好几篇你的小说,故事很美,很纯真,文字语言也很顺畅,我觉得你在基层坚持写作,真是太不容易了,你一定要继续努力下去,为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多写好作品。”著名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对他爱护备至、极力推荐,使他很多作品在国家级报刊炮炮打响,令文学界所瞩目和好评。2004年孙玉民的作品《傍水而居在渔乡》代表赫哲族选入《中国民族报》专栏中,专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这样评价:“赫哲族青年作家孙玉民以其散文处女作《故乡的迎春花》步入文坛,是赫哲族渔乡给了他创作灵感,此后又发表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应当说孙玉民的小说创作对赫哲族文学具有开创性意义。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领略赫哲族独特的捕鱼生活和渔猎文化、迷人的民族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和赫哲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的精神风貌。”

赫哲族作家孙玉民正在用自强不息、执著追求的心血浇灌着文学道路上的鲜花,他踏着新的征途向远方走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