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南昌化黎族船型屋

海南昌化黎族船型屋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感恩、延德、宁远、昌化县境基本上属今黎族聚居区。14县中的昌化、感恩、洛场、宁远、吉阳和陵水县均属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行里甲制,但州县管辖范围已经深入到黎族地区的僻远地区。
历史沿革_中国黎族

第三节 历史沿革

一、唐虞至南北朝建制

据清道光明谊等修《琼州府志·沿革》记载,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岛为扬越之南裔。秦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庚午十月平南越,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辛未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广袤千里,合16县,户2.3万余,属交趾部刺史;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己亥,省儋耳郡,归属珠崖郡;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癸卯,伏波将军马援平定高州,立珠崖县;永平十年(67年)丁卯复置儋耳县,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高州。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238~250年)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和朱卢、珠官2县,属高州管辖。晋代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南北朝时,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立珠崖郡,梁朝基本上放弃了对琼崖的统治,仅于梁武帝大同(535~545年)中,就废儋耳郡地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琼州府志》记载,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俚僚(包括黎族祖先)1000多峒归附冼夫人,由她“请命于朝”而设置崖州。

二、隋唐至五代建制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冼夫人率领属下各州县归附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己酉文帝赐冼夫人临振县汤沐邑1500户,并封赠她的儿子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据《正德琼台志》卷三记载,隋炀帝时对琼崖的统治大大加强了。又据《琼州府志》记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领延德、宁远、澄迈、昌化和武德等5县,属扬州司隶刺史。其中,感恩、延德、宁远、昌化县境基本上属今黎族聚居区。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置珠崖、儋耳、临振3郡,统义伦、感恩、颜卢、毗善、昌化、吉安、延德、宁远、澄迈、武德10县,户19500,属扬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析其地置儋、崖、振3州。其中,儋州的昌化、感恩和富罗,振州的宁远、延德、临川和陵水4县,均属今黎族聚居区之地域。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辛卯,析崖州之琼山置琼州,是时琼崖有琼州、崖州、儋州和振州。当时,儋州领义伦、昌化、感恩、富罗、吉安5县,振州领宁远、延德、临川、陵水和吉阳5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壬戌,析琼州和振州的一部分置万安州,领万安、富云、博辽、陵水4县。至此,全岛共置5州22县,归岭南道统辖。儋州5个县中的昌化、感恩、洛场县,振州的宁远、延德、临川、落屯、吉阳县和万安州的陵水县等均属原自治州辖区。

五代十国时,海南岛归南汉(917~971年)统辖,省去部分县,如儋州的富罗,万安州的富云、博辽,振州的延德、临川、落屯等县。是时,全岛共有5州14县,即:琼州辖琼山、临高、乐会3县,崖州辖舍城、文昌、澄迈3县,万安州辖万安、陵水2县,儋州辖义伦、昌化、感恩、洛场4县,振州辖宁远、吉阳2县。14县中的昌化、感恩、洛场、宁远、吉阳和陵水县均属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三、宋代建制

据清代乾隆年间箫应植《琼州府志》记载: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派遣潘美率兵平南汉;开宝四年(971年)刘img6被俘,遂有岭南地,得60州240县,琼始归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崖州,以其地并属琼州,而改振州为崖州(州治在今三亚市崖城,宋以前在琼山),保留儋州、万安州,共4州13县。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以琼州为琼管安抚司,领州之属县。降儋州为昌化军,废昌化、感恩县,并入藤桥镇;万安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并领县以隶琼管;废吉阳县为藤桥镇,宁远县为临川镇。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琼崖行政区划除了琼州外,其余均改为“军”,并减少了县数。琼州下领6县(均属今海南汉区),吉阳军(原崖州)下领临振镇(原宁远县)、藤桥镇(原吉阳县),南宁军(原儋州)下领义伦、昌化、感恩3县,万安军(原万安州)下领万宁、陵水2县。当时的3“军”5县,除义伦、万宁2县外,均属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辖境。南宋的行政区划大体上沿袭北宋建制。

四、元代建制

据《琼州府志》记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琼州为琼州路安抚司,隶湖广行中书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辛卯,改琼州路安抚司为琼州路军民安抚司,省吉阳县,其南宁、吉阳、万安3军仍袭宋制。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改琼州军民安抚司为琼州路乾宁军民安抚司。元顺帝至正(1341~1368年)末年,海南岛改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属广西中书行省管辖,行政建制沿袭宋制。琼州路乾宁军民安抚司,统辖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6县,万安军管辖万安、陵水2县,南宁军统领义伦、昌化、感恩3县,吉阳军仅领宁远县。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辖地在元代之隶属与宋代基本相同。

五、明代建制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明军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北海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十月,琼崖改为琼州府,吉阳军改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南建州仍为定安县,共3州13县。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设立广东布政司后,九年(1376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是时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义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辖地基本上与明代相一致,而明代当时所辖的地方基本上是宋元时的辖境。例如,属儋州的昌化县(今昌江县),万州的陵水县(今陵水县),崖州的宁远县(今三亚市),感恩县(今东方市)等。

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设为琼山、澄迈、文昌、定安、昌化、感恩、会同、陵水、乐会、临高10县,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属于州县,纳粮当差。

六、清代建制

沿袭明制,即琼州府下设3州(崖州、儋州和万州)10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乐会、会同、昌化、感恩、陵水、临高)。行里甲制,但州县管辖范围已经深入到黎族地区的僻远地区。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琼崖兴隆地区设置“抚黎局”,专管黎人事;又在五指山腹地的“纹茂”(亦写作“合亩制”)地区各峒设总管、哨官各1人负责管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崖州升为广东直隶州,辖万县(今属海南汉区)、陵水、昌化、感恩4县。

清代琼州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1府,1直隶州,1州,11县。清末在海南设置琼崖道,管辖琼州府和崖州直隶州,辛亥革命后废。

七、民国建制

民国元年(1912年),海南岛的政治体制仍袭清制,置琼崖道(治琼山县),改会同县为琼东县、昌化县为昌江县、万县为万宁县,共辖13县。其中,陵水、崖县、昌江和感恩4县属原自治州境内;民国10年(1921年)废道制;民国21年(1932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能实行。当时的琼崖行政区直隶于广东省政府。为了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同年8月将“抚黎局”改为“抚黎专员公署”;民国24年(1935年)广东省政府为了推行乡保里甲制,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坝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峒、红毛下峒、道裁和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边沿山区合并而成的。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现为“报什”)、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乐东县(旧时亦称“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峒,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合并而成。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制

据《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概况》记载:1948年6月五指山区解放。1949年3月,白沙、保亭、乐东3县合并,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会址驻白沙县毛贵乡(今五指山市毛阳镇),辖150个乡。1950年迁驻加钗乡(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同年8月迁驻乐东县番阳区(今五指山市番阳镇),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4县,隶属于琼崖人民政府领导。1951年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行政委员会,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地区级),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乐东县抱由区抱由村(今抱由镇),行政区划包括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5县,共16个区、132个乡。195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从抱由区迁驻保亭县第三区通什乡(今为五指山市冲山镇)。1954年1月,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9个乡,人口567860人。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实行撤区并乡,将原来459个乡并为284个乡(镇)。1958年9月,全州7个县共成立56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1月自治州人民政府迁到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将州内原284个乡(镇)并为107个大乡(镇),在此基础上合并大县,将原州辖7个县并为4个县,即东方县(大县,由昌感、东方和白沙县的一部分合并)、榆林县(由保亭、陵水、崖县及万宁的兴隆农场合并)、琼中县(由琼中县及白沙的部分地区合并)、乐东县(大县,由乐东、崖县、东方、昌感县的一部分合并)。1959~1961年先后恢复原7县建制,并从东方县分出一部分地区成立昌江县。1962年2月恢复自治州行政机构,州政府迁回通什镇。从此,自治州管辖8县1镇,总人口达110多万。“文化大革命”期间,自治州党政机关瘫痪,由广州部队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4月8日,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共辖8县、121个人民公社(镇)。1982年8月,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重新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仍辖8县和132个社(镇)。1983年,把原有的123个人民公社和9个镇,改建为116个区和11个镇,原有的966个生产大队,改建为833个乡,实行党政分开管理体制。1984年崖县更名为三亚市(县级)。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1月15日将通什镇改为县级市,并将保亭县管辖的毛道乡、畅好乡、红山乡、南圣镇,乐东县的番阳镇,琼中县的五指山乡、毛阳镇划归通什市管辖。1987年12月31日撤销自治州,成立保亭、琼中2个黎族苗族自治县和白沙、乐东、东方、陵水、昌江5个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通什市为县级市,2001年7月,因五指山位于通什市境内而更名为五指山市。两市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成立,原自治县、市归海南省直接领导。1997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东方黎族自治县更名为“东方市”,直接隶属海南省,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