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哈尼族教学

哈尼族教学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将嘎汤帕节定为哈尼族的年节,过节时间统一为公历1月2日~4日。
注重教育的坚定信念_中国哈尼族

第四节 注重教育的坚定信念

哈尼族重视教育,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教育传承系统。几千年来,这一系统不仅使哈尼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使哈尼族保持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礼仪、宗教信仰、民族秉性、伦理道德及民族成员待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

一、在祭祀节庆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哈尼语称“扎勒特”或“米索扎”,西双版纳又叫“嘎汤帕”。十月年是岁月更替的年度起点,时间从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6天。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将嘎汤帕节定为哈尼族的年节,过节时间统一为公历1月2日~4日。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粑等。要用三块粑粑、三碗酒、三碗肉祭祀天地和先祖,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安康幸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晚上,要燃起熊熊篝火,人们围火而坐,听老人唱《哈巴卡》和《根古调》。十月年期间,要在寨子广场上举行荡秋千、打陀螺和摔跤等比赛活动,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男女青年还要穿戴一新,互相邀约到山上摘野果、采野花、对歌,尽情娱乐红河哈尼族十月年期间还要举行“长街宴”,全村男女老幼自愿组合,围在一起喝酒吃菜。老年人谈古论今,妇女们谈论家常;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邀约在一起,全村充满了团结欢乐的气氛。今天的十月年,已经成为云南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民族节日,各民族欢聚一堂,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最好课堂。

祭祀节日活动“昂玛突”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是哈尼族以村社为单位的神灵祭祀与农耕祭祀相结合的隆重节日。传说昂玛是祭奠为保护哈尼村寨的安康、发展与鬼魔斗争而牺牲的母子。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而定期杀牲祭献英灵,他们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成为了哈尼村寨的精神力量及生命之源。昂玛突节从历法意义上说是冬季过去,春播、春耕季节已经开始。因此,哈尼人还要在自家田里祭献秧田。昂玛突节的心理愿望是通过祭典,求得人人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同时又起到维护集体形象,使后辈受到民族传统的教育,增强同村成员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月年又叫“苦扎扎”“耶库扎”“惹苦扎”,一般在农历六月举行。是以祈求祖先保佑庄稼丰收和青年人追求美好爱情为内容的节日。苦扎扎来临时,各村寨把宽敞的地方作为欢度节日的娱乐场地,支好磨秋、秋千和大鼓,青年男女要换上节日盛装,三五成群地涌到磨秋场,中午青年男女要到别的村寨进行串寨活动,所到之处,跳鼓舞、打磨秋、荡秋千,通过串寨,寻找自己心爱的人。

这些节日活动中,家庭成员都要祭拜祖先,接受长辈的教诲,十月年主要是传承祖先的创业精神,使家族兴旺发达;昂玛突以民族发展的艰难历程为线索,使人们认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全民族团结奋斗;六月年以祈求祖先保佑丰收和鼓励年轻人追求美好幸福的爱情为主。节庆活动中哈尼族歌手要演唱古歌,传授族源族史、习俗、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知识给后辈,使后辈认识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及习俗、规矩。节庆活动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恋爱的极好时机,在歌舞表演和对歌谈情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知识。

二、在婚嫁、命名等习俗活动中开展教育活动

婚姻嫁娶在哈尼人眼里是人生大事,届时要举行热烈隆重的仪式,宴请亲人邻里及远方朋友做客。在结婚典礼上,老人、歌手们引吭高歌,讲述婚姻的起源、如何组成家庭、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如何对待人生坎坷磨难等内容。让新人及参加婚礼的人们懂得人生、珍惜人生,懂得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婚礼上传授的知识内容丰富,包括生产生活的知识经验,为人处世的道理规范等。新生儿出世,对每一个哈尼族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新生儿的父母、祖辈、兄弟姐妹,要宴请亲友参加命名仪式,给新生儿取的名字要得到亲友的认可,这是步入社会的第一关。哈尼族取名方式多种多样,如父子连名、生肖取名等。父子连名的取名方式,宣传了祖辈的丰功伟绩,强化了民族、家族的联系,是一次有关民族和家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教育机会;其他取名方式,也都为了子女孙辈健康成长,兴旺发达,传承家业,通过取名,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火塘夜谈是哈尼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

火塘是哈尼人神圣的象征,是哈尼族家庭兴旺发达的象征。火塘还是哈尼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场所。哈尼人衣食住行离不开火。白天,哈尼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劳作,晚上,火塘成为家人团聚的主要场合,火塘边的夜谈是哈尼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夜深人静,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聆听长辈讲述生产技能、生活经验、生产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规矩,教育子女在生产劳动中服从男家长的安排,居家生活中服从女家长的安排,要尊敬长辈、来客让座、孝敬父母等。火塘边夜谈是哈尼族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img238

火塘夜谈   摄影:王建福

四、口头文化和口传是哈尼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哈尼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化,哈尼族后代从中得到各种知识,受到本族文化的熏陶。由于长期的迁徙,生存条件恶劣,不稳定,异常艰苦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哈尼族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却只能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来继承传统文化,口传成了哈尼族传统文化流传的基本媒介,使本民族的历史得以流传,也是哈尼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为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尼族的史诗巨著,描述了人类的进化,人类与自然、社会的斗争,包含了各种哲理。其中造房、种植、狩猎的故事,总结了哈尼先民生产、生活的丰富经验。哈尼族男女从小就受到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熏陶,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知识的传播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化,有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寓言、童谣、谚语、谜语等,反映了哈尼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斗争。如《哈尼古歌》等讲述了世间万物的来历;《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祖先过江来》《雅尼雅嘎赞嘎》等反映了哈尼族迁徙的历史;《四季生产调》等依据农事节令变化的特点,歌唱劳动人民,也包括传统的节日和习俗。还有许多传统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有现实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哈尼族儿童在成人讲述的神话故事和史诗中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在诵读儿歌和猜谜语中学习生产和生活经验,获得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形式以口耳相传为主,灵活多变,在家中、田间地头、劳动中随时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哈尼族民间文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哈尼族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容。

五、哈尼族地区有组织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有组织的教育。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曾相继制定或发布过一些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比如明清统治者把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作为“治国安边”的一项统治政策,在民族地区兴办了一批义学、社学、书院等。哈尼族的土司、头人十分重视学校教育,明代在哈尼族地区出现了书院、义学、私塾、学堂等不同形式的学校教育。明正德年间始设元江府学。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元江建有文昌书院,清代重建,名“元江书院”。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诏土官龙上登上京承袭世职,遍访名宿,学问大进。回来后兴学校,立孔庙,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马关八寨立龙马山碑,碑文是龙上登撰写的,从中看出龙上登一生的言行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清康熙、乾隆年间,先后创办他朗、普洱、因远、老武山、卜左等十馆义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普洱知府在勐先、磨黑等地设学;道光元年(1821年)修建墨江文庙(联珠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把边、通关等地设学。明末清初,哈尼族地区出现私塾,红河的迤萨、嘎他、坝木,元阳的红土寨、稿吾新街、尼枯埔,江城的勐烈,墨江的竜宾、黑树林、雅邑,绿春的骑马坝、纳卡、洒玛、牛孔、岔龙、大兴,元江的因远、老武山、猪街、大羊街等地的官绅富户,以私人房舍设堂教学,有部分富裕的哈尼人家的子女入学接受教育。

进入20世纪特别是民国时期,受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民国政府在哈尼族地区开办学校,哈尼族的近代学校教育开始有所发展。1904年,墨江哈尼族聚居的癸能水癸大寨创立了进行“哈汉双语教学”的小学堂,即以哈尼话讲授汉文教材的内容,一年级用哈尼话授课,二年级后增加用汉语讲授的比重。该村读书10年以上的哈尼族有23人,其中秀才4人。1905年在宁洱创办高等小学;1908年和1928年在镇沅创办县立和恩乐小学;1912年,元江在哈尼族聚居的乡镇创办了2所国民小学,到1937年全县有哈尼族小学5所,学生844人,其中女生15人;1905~1915年在红河县保华、迤萨、甲寅、乐育、三村、浪堤创办小学;20世纪20~40年代,在元阳县胜村、新街、牛角寨、上新城、水卜龙、稿吾、嘎娘、多依树、大坪、攀枝花、嘎玛等地创办了小学;1920年和1944年,在澜沧酒井哈尼族乡建有酒井、大卡竜小学;墨江在哈尼族聚居的补干村及哈尼族与汉族杂居的4个村开办了小学;20世纪初到40年代,到县城简易师范、中学读书的哈尼族有40多人,其中3人分别考取省立中学、师范和讲武学堂。1902在宁洱创建普洱府级新学,1931年改为省立中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河、元阳、江城、墨江、镇沅、元江、宁洱等地建有9所中学。但这些学校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且大多建在城镇和哈尼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在哈尼族乡村的少之又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大汉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了倒退局面。佛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贺南村于1938年开办的“佛海第七小学”于1946年停办。1949年,元江县有小学17所,960多名在校学生大都是汉族。1949年,哈尼族人口的文盲率在99%以上。

20世纪30年代,李和才深知哈尼人没有文化的苦难,决心开办学校,让新一代哈尼人学文化掌握知识,促进本民族的进步与发展。1937年,李和才自己拿出一笔资金,创办咪哩小学。他修建校舍,并亲自到文化比较发达的因远、安定聘请了省立师范毕业的有多年从教经验的教师到咪哩。他把教师们奉为上宾,给予高薪厚礼,每当节假日教师回家或返校,都要配备骡马和武装人员接送。教师们被李和才的一片诚心感动,除教好书外,还为李和才出谋献策。为使更多的哈尼农家子弟上学,由李和才出资,动员民众办学;至1947年,已创办了咪哩、小柏木、孟朋、甘岔、紫驼骡等5所小学。1947年初,李和才率先提出集资筹办元江中学的议案,并表态自愿捐资所需经费12万银元的半数,消息传开,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反响。元江县的有识之士称李和才是“元江之新星”,在昆明出版的《元江学会会刊》发表评论说:“李和才先生,素以仗义疏财闻名,听说他独立捐助现金6万元作为县中资金,精神可嘉。”后因县政府无力筹集所需资金另一半数而告吹。1947年秋,李和才应因远镇失学青年的要求,捐资银元2000元,在因远办了元江中学预备班,意欲敦促县府不要违背元江各族人民的意愿,从速开办元江中学,然而县府仍无动于衷。元江的社会贤达无可奈何地哀叹:“十个县长不抵一个‘咪哩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