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崇文重教是客家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崇文重教是客家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崇文重教是客家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客家先人根在中原,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南迁到广西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想要站稳脚跟,开创新的家园,单靠蛮干是不够的。这都是桂东南客家家庭有效教育成功的典型。尤其是客家长辈通过家庭教育把这种文化内涵代代相传,这对客家后辈的生存与发展,或者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的重大贡献。
崇文重教是客家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_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三)崇文重教是客家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客家先人根在中原,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南迁到广西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想要站稳脚跟,开创新的家园,单靠蛮干是不够的。客家先人清楚地知道,要求生存、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读书识字便显得不可或缺的了。在陆川《氏族谱·崤公训子》中就有诗句曰:“终身多看诗书语,行遍天涯总不危。”这种传统一直发扬至今,影响着客家子弟。正是这种传统家庭教育的激励,才使得客家的子弟们比其他民系的子弟更加认真读书,更懂得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为客家人赢得了无限的光彩。

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王力先生,出生于广西博白县崎山陂这个偏僻的山村。他的父亲是个秀才,但王力先生尚在幼年时,家道已经中落,他上完小学,就因贫失学了。1913年,13岁的王力一面勤奋自学经史子集之书,一面以办私塾、教家馆和小学维持生活。一天在到学生李子初家吃饭的时候,意外地在一间屋子看到了十四箱书,装着各种典籍,从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到医卜星相,几乎无所不备。正求知若渴的王力看到这么多书,不啻于捡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眼睛都发亮了。他征得主人同意,把这14箱书带回家去,开始了艰苦、顽强而持久的自学。如果说是这十四箱书造就了一个伟大语言学家,不如说是客家人那中勤奋苦读的精神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学者。

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他出生于博白县龙潭镇田面村中山队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三年正好碰上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家里困难,交不起伙食费,就靠老师和同学的接济。在家人和老师的支持下,他终于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这都是桂东南客家家庭有效教育成功的典型。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传承性,每一个社会、民族、团体乃至家庭,都通过不断地继承而形成文化传统。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先人在迁徙创业中不断地积累经历,总结经验,吸收各种文化精华并形成了在语言、民俗、精神特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尤其是客家长辈通过家庭教育把这种文化内涵代代相传,这对客家后辈的生存与发展,或者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的重大贡献。这也意味着,在客家移民开发桂东南的过程中,客家家庭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客家家庭教育的不断传承与发展,才使得客家族群成为桂东南地区最具特色的群体,使得客家人在开发桂东南以及为国争光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光彩。

时代发展到今天,桂东南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历史机遇,地区的发展不能缺少人文底蕴。种种事实表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都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而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存在一个通过人们学习、扬弃、再学习、再扬弃不断进步的过程。家庭教育总是选择有益于它的社会文化,并将其传递给社会的人群,这样才能实现它作为文化传承手段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导向的工作。审视桂东南客家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我们发现其既具有人生价值导向的作用,更具有发展导向的作用。其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推动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仍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实现客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及现代转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注释】

[1]朱德华等:《博白县志》卷十,1990年年版

[2]刘介:《广西通志》(社会篇),氏族二,苍梧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熊守清:“略论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及特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4期,1996-12-25

[4]饶任坤、卢斯飞:《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5]《清史稿》(食货志),卷五

[6]刘介:《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黄志荣:《陆川县志》卷一,(文艺创作·谚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严永通、凌火金:《广西客家山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669页

[10]《清史稿》(食货志),卷5

[11]潘景星:《崇善县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