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拿破仑时代德意志的思想运动

拿破仑时代德意志的思想运动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德意志的民族运动最为重大的新民族运动产生在德意志。德意志人的思想,与被称为“浪漫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一切激动人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思想到处向理性时代的“枯燥的抽象”提出挑战,并形成文学、音乐、艺术和历史研究的新主题。“民族性”的观念又从其他非德意志方面的来源得到补充,并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普遍运动中迅速传入其他国家。德意志人之所以对政治和民族重要性的思想变得着迷起来,恰恰是因为二者他们都没有。

德意志的民族运动最为重大的新民族运动产生在德意志。德意志人不仅反叛拿破仑的统治,而且对于法兰西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占有的优越地位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不仅不顺从法国的军队,而且也反对启蒙时代的哲学。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年代,就德意志来说,正是它的最伟大文化隆盛的年代,是贝多芬、歌德和席勒的时代,是赫尔德、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施莱尔马赫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时代。德意志人的思想,与被称为“浪漫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一切激动人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思想到处向理性时代的“枯燥的抽象”提出挑战,并形成文学、音乐、艺术和历史研究的新主题。德意志变成所有国家中最“浪漫主义的”地区,而德意志人的影响遍及全欧。在 19 世纪,德意志人被广泛视作知识界的领袖,有点像一个世纪以前的法国人。而德意志人思想的大部分显著的特点,多少是与广义上的民族主义有关系的。

抵抗拿破仑扩张主义政策的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这幅“把这个科西嘉酒瓶魔术师揭穿”的不列颠风格的插图表达了这个时期不列颠的民族自豪感。瓶上的标签写着:“由真正的自由、勇敢、忠诚以及宗教构成的不列颠精华。”[Rare Book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Hoyt 11-192)]

以前,特别是在紧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的这个世纪内,德意志人在欧洲所有较大的民族中是民族思想最少的民族。他们以他们的世界公民身份或世界主义观点而自豪。从他们所居住的小邦国望出去,他们意识到欧洲,意识到其他国家,但却几乎很少意识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既不是一个强大的政治权力,也不是一种意义明确的民族文化的公共统一体。德意志人的世界是没有明确的边界的;德语区域只是在阿尔萨斯或奥属尼德兰,或波兰、波希米亚,或上巴尔干地区,并且逐渐消失。德意志人从不考虑“德意志”应该做的、想的或希望的任何事情。上层阶级变得瞧不起许多具有德意志特点的东西,他们采用法国风尚、服装、礼仪、生活方式、观念和语言,把这些看作文明生活的国际标准。弗里德里希大帝雇用法国收税员,并且用法文写他自己的书。

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约在 1780 年,开始有了一种变化的征兆,就连弗里德里希本人在晚年也预言将有一个德意志文学的黄金年代出现,并自豪地宣称,其他民族已做到的,德意志人也能做到。1784 年 J. G. 赫尔德的一本书问世,题为《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赫尔德是一个热诚认真的人,一个新教牧师和神学家,他认为法国人有些轻浮。他断定,模仿外国方式使人变得浅薄和矫揉造作。他宣称,德意志人的方式的确不同于法国人的方式,但并不因此就不值得尊重。赫尔德认为,一切真正的文化或文明,其根源必然产生于本国。这种文化也必然来自平民的生活,而不是来自上层阶级的世界性的和矫揉造作的生活。他认为每一个民族,即具有共同语言的一群人,都有自己的态度、精神与风气。一种健康的文明必定表现出一种民族性。而每个民族的民族性都是该民族所独具的。赫尔德并不认为各民族是相互冲突的,正相反,他只是坚持认为他们是各不相同的。他并不认为德意志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其他国家的人民,特别是斯拉夫人,后来就发现他的思想很适合他们本民族的需要。他的历史哲学与伏尔泰的迥然不同。伏尔泰和哲学家们曾经期望所有的民族沿着理性和启蒙思潮的相同道路,朝着相同的文明前进。赫尔德认为所有的民族将按照本民族的方式发展他们自己的特质,各自以像植物那样生长的必然性缓慢地展开来,避免因受外部的影响而产生的突变或歪曲,而在它们的千变万化的不同现象中,最后都反映出人类和上帝的无限丰富的内容。

“民族性”的观念又从其他非德意志方面的来源得到补充,并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普遍运动中迅速传入其他国家。像浪漫主义许多别的思想一样,它强调天赋或直觉而不是理性;注重人类不同之处而不是相似之处。曾是启蒙时代的特征,并表现在法国和美国的人权理论中,以及再次表现在拿破仑法典中的那种人类类同和普遍性的意识被打破了。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好的东西对所有的民族都是好的。好的诗是根据写诗的古典律理或写作“法则”写出来的诗,这对于从古希腊至今的作家都是同样适用的。如今,根据赫尔德和各国浪漫主义者的看法,好的诗是表现出不论是个人的或民族的内在天赋的诗,并不存在什么僵硬的古典“法则”。按照较古老的自然法理论的意见,公正而良好的法律,多少是和对人一视同仁的正义准则相符的。而今根据赫尔德和法理学的浪漫主义学派的意见,那些反映出地方条件或民族特性的法律才算是良好的法律。这里除了可能存在各民族应走各自的道路这一法则外,也不再存在什么别的“法则”。

赫尔德的理论表明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并不含有政治的启示。德意志人长期以来是一个没有政治性的民族。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那些极小的国家中,人们没有什么重大的政治问题要考虑;在那些规模较大的国家中,他们又被排斥于政治事务之外。法国大革命使德意志人敏锐地意识到了国家。大革命表明,一国的人民一旦接管国家并利用它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是能够治理国家的。首先,法国人已使自己升到公民的尊严地位;他们已变成自由人,对自己负责,参与国家事务。其次,因为他们有一个包括所有法国人的统一的国家,并且在这个国家中,全民族都洋溢着一种新的自由意识,所以他们能够凌驾于欧洲所有其他民族之上。在德意志,有许多人开始对于他们政府的家长式统治感到屈辱。无用的神圣罗马帝国,多少世纪以来曾经使德意志成为欧洲的战场,这在现在使他们感到羞耻和愤怒了。他们怀着憎恶的心情看到,那些德意志的诸侯为了控制德意志臣民而如何在无休止地相互争吵,他们为了增进自己的利益又如何在法国人面前丢尽尊严。因此,1800 年以后在德意志高涨起来的民族觉醒,不仅是反对拿破仑和法国人,而且也反对德意志人统治者和许多半法国化了的德意志上层阶级。就运动强调平民的优良美德来说,这是具有民主性质的。

德意志人之所以对政治和民族重要性的思想变得着迷起来,恰恰是因为二者他们都没有。在他们看来,建立一个伟大的民族的德意志国家,能表达出德意志人民深刻的道德意志和富有特色的文化,那么其他所有的问题看来全都迎刃而解了。这样,将使德意志人个人具有道德尊严,将会解决那些自私的小诸侯的令人生气的问题,保卫德意志人深沉的民族性免受侵害,并确保德意志人不屈服于外来的势力。这种民族主义理论仍然有些含糊笼统,因为在实践上人们能做到的很少。“教父”雅恩组织一项青年运动,他命令他的青年们为祖国而做软体操;带领他们到乡村去进行野外远足,在那里嘲弄那些穿着法国服装的贵族。他还教他们应对外国人、犹太人和国际主义者,并对实际上一切会败坏德意志人民纯洁性的东西抱怀疑的态度。大多数德意志人认为他搞得太极端了。另有一些人,他们收集了中世纪日耳曼人丰富的神奇故事。有一本是无名作者的反法作品,书名是《德意志深受屈辱》,出版商帕尔姆由于出售这本书而被处死。其他一些人创建了道德与科学联盟,一般称作美德与刚毅联盟,其成员通过发展自己的品性,将对德意志的前途作出贡献。

费希特与德意志民族精神J. G. 费希特的一生经历说明了那些年代的德意志思想发展过程。费希特是一位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家,耶拿大学的教授。他的关于个人的内在精神创造其本身的精神世界的理论,在很多国家受到赞美。例如,在美国,拉尔夫·瓦尔多·爱默森的先验哲学就吸收了它的内容。费希特最初实际上并无民族情绪。他像当时德意志其他许多知识分子那样曾经热情地赞成法国大革命,1793 年,当时法国大革命发展到顶点,费希特出版了一本赞颂法兰西共和国的小册子。他把大革命视为人类精神的一次解放,是提高人类尊严和向上发展道德境界的一步。他接受“恐怖统治”的思想,即“强迫人们得到解放”的思想;他也同意卢梭关于国家是一国人民最高意志的体现的观念。他甚至把国家看作为解救人类的手段。1800 年,在他的《封闭的商业国家》一书中,他勾画了一种极权主义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国家计划和管理全国的经济,使自己与世界其他部分隔绝,以便在国内可以自由发展本国公民的性格。当法国人征服德意志之后,费希特变成为一个激烈而自觉的德意志人了。他接受了“人民性”的概念,认为不仅个人的精神创造其本身的精神世界,而且一个民族的精神也创造一种精神世界,这表现在它的语言、历史、艺术、风俗习惯、制度和观念上。

1808 年在柏林,费希特发表一系列《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宣称存在一种不可磨灭的德意志精神,一种原始时代就存在的不变的民族性格,较之其他民族更为高尚(这就超过赫尔德的说法),应不惜任何代价排除不论是国际的还是法兰西的一切外来的影响而保持其纯洁性。他认为,德意志精神一向与法兰西和西欧的精神大不相同。这种精神人们还从未真正听说过,但不久就会听说的。当时占领该城的法军司令官认为这些演讲学术味道太浓,不值得加以镇压。这些演讲只吸引了很少的听众。但是他出版的演说集为德意志民族主义提供了一个持久的理论论点。许多德意志人后来就把他当作一位民族英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