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花园”的作家心态

“后花园”的作家心态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花园”的作家心态“后花园”的作家心态有些上海人习惯将苏州称之为上海的“后花园”,苏州人对“后花园”这个称谓似也不觉得有什么鄙视之意。“后花园”是个中性词。做“后花园”没有什么不好。被喧嚣和快节奏“折磨”了一周的上海人便驾车争相到包括苏州在内的“后花园”去“休闲”,用他们的话说是去“养养胃”、“洗洗肺”。

“后花园”的作家心态

“后花园”的作家心态

有些上海人习惯将苏州称之为上海的“后花园”,苏州人对“后花园”这个称谓似也不觉得有什么鄙视之意。“后花园”是个中性词。做“后花园”没有什么不好。过去大户人家的“前厅大堂”,那是迎来送往、干“正经”事的地方,需要冠冕堂皇、正襟危坐,而到了“后花园”则可以轻松休闲了,一切有趣的、美好的、暧昧的事情,往往就在“后花园”发生。这里有佳人倩影,花木扶疏,曲径通幽,廊桥迂回,是最适合琴棋书画、吟诗读书的地方。

君不见,一到周末沪宁高速便发生拥堵。被喧嚣和快节奏“折磨”了一周的上海人便驾车争相到包括苏州在内的“后花园”去“休闲”,用他们的话说是去“养养胃”(吃农家菜)、“洗洗肺”(呼吸新鲜空气)。因此,在苏州——这个中国长三角最能养人的地方,只要不发生兵荒马乱,只要不乱折腾,老百姓就能生活得很安逸。这个地方世世代代才子才女也就层出不穷,是用不着犯愁文脉会发生什么断裂的。因为,弄文学这个东西,确实得有闲时和闲情。如果饿得成天前肚皮贴后脊梁骨,哪会还有雅兴吟诗作文?因此,我们也就能理解,苏州这个地方,会产生叶圣陶这样的文学和教育大家,乃至产生周瘦鹃这样的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涌现陆文夫《小巷深处》、《美食家》这样的精品佳作。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在本土以及后来“进步”到省城的苏州作家中,有一串响当当的名字:范小青、苏童、叶兆言、范培松、王尧、荆歌、叶弥、车前子、朱文颖、杨守松、王月梅、小海……还有一大批以写微型小说在全国著称的作家。

因此,他们是有底气召集全国一批文艺理论、评论专家,专门就“苏州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专题讨论的。

人们对当下的文艺评论有诸多的不满意,我想,其症结不仅仅在于文艺批评沦为了文艺表扬,其实我们真正有创意的理论建构也是远远不够的。过去评论家习惯用政治概念来分析作品,后来舶来了许多西方文论中的时髦理念,现在即使排除商业性的因素,比较多的也就是进行所谓的文本分析。这跟过去比,算是回到文学的本体,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的文艺理论建设中,尚少见有人真正就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精耕细作,深入拓展,拿出令人瞩目的成果来。丁帆教授说的,我们缺少一流的理论大家,是否这也是其中缘由之一呢?

从苏州作家群,突然想到文学理论的建构,我想说的是:像苏州这样一个可以视之为带有南方地理的标志性的地域,生活在这里的作家和从这里走出去的作家,他们的创作究竟与他们生活的地域有些什么特征和关联,是值得深入下去,好好探究一番的。如果把他们的创作与北方作家做一些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他们的叙事风格、经验、语言文字、思维方式都会有迥然不同的地方。

在与苏州作家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他们把文学创作视作生活的一部分或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急于通过写作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功利目的,诸如版税、获奖、谋职等等。有写作冲动时就写,无写作冲动时就“玩”,“玩”字画,“玩”古物,“玩”美食……有人看到某位作家写得那么好,却又写得那么少,就替他们着急,为什么不多写一点?那样名气就更大,地位就更高。而他们却一点也不急,因为他们著书不为稻粱谋。更有人担心,有的作家的才气,因“玩物丧志”而消磨殆尽,其实是不用担心的,他们“玩物”,没准儿就“玩”出另一番“风景”来。很多艺术不就是“玩”出来的么?我跟荆歌就曾开玩笑:“你的书法比莫言水准高多了,现在就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有了这个奖,你的字价就飞涨了!”他听了呵呵大笑,连说:“喝酒,喝酒!”

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可能文学创作才能回归到它本来的路径上去。好的文学的生长就有了一个健康的土壤。过去鲁迅曾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今天是否可以变换一种说法:“浮躁”是创作的大敌。

201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