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离开或离不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或离不开雷锋的日子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离开或离不开雷锋的日子2.离开或离不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不同程度强化着这种象征意味。麦克唐纳是不是雷锋?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雷锋精神面临新的冲击。针对这些关于雷锋精神的不同看法,1990年4月北京召开了“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国”理论研讨会。无论如何,雷锋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作为历史馈赠给今天的财富,仍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离开或离不开雷锋的日子

2.离开或离不开雷锋的日子

雷锋精神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随着青年的生存背景、奋斗经历、关注热点及成功特点的多元化,社会推出的青年榜样将更加注重实际,注重可近、可亲、可学。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不断被议论着的名字,一个久经考验的名字。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不同程度强化着这种象征意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雷锋精神经历了几次大的冲击。潘晓来信及所引发的青年大讨论就是其中之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虽然没有在讨论中成为最终结论。但争议的存在本身就对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构成了价值冲击。1982年,美国影片《冰峰抢险队》的上映及由此导致的另一场争论又使雷锋精神受到挑战。影片中的抢险队员麦克唐纳的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让许多看惯国产片的年轻人很是震惊。麦克唐纳是不是雷锋?英雄是不是没有任何欲望和杂念?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雷锋精神面临新的冲击。而在1983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中先后涌现的两个响亮的名字——张华和张海迪及所引发的更大规模的争论是雷锋精神面临的再一次考验。

大学生张华为救一个不慎掉人粪坑的老农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事,导致了一场“张华救老农是否值得”的讨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风烛残年又无知识的老农献身!有人从人的价值角度提出质疑,理论界有人发表《道德和经济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文章,主张商品经济不能用共产主义道德来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雷锋精神还能不能成为这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楷模就成了难题。

当时的青年一代就雷锋精神发表诸多观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看法:

其一,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的楷模,在他的身上体现了艰苦朴素、助人为乐、无限忠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螺丝钉”精神。这种精神与他所处的特定的时代是紧密相连的,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社会中与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发生冲撞也是必然的。但是,另一方面,雷锋精神应成为超越时代的社会文化的象征,它不仅是一种区分、衡量人们行为和思想的道德规范,而且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催人进取、值得提倡的社会主导人格。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需要这种精神支柱。

其二,雷锋模式的总体特征是听话,是只管耕耘,是艰苦朴素,是服从,是集体主义,是谦虚谨慎。总之,雷锋模式是个悲剧,它是驯服的工具。这种观点还认为:雷锋本身是五六十年代人才观培养出来的人才,因而他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是计划经济下绝对服从的人才,是闭关自守、小农经济的人才。而面向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经济头脑,“士、农、工、商”的封建偏见应打破,那种传统士大夫式的“重义轻利”的清高思想必须淡漠,要在经济头脑的基础上树立起代价观念、信用观念、时间观念、人尽其才的观念。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是“齿轮”,那就不要甘于做“螺丝钉”,面向未来的人才还应具备竞争意识。在开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法则。现代的人才应崇尚务实,敢于冒尖,善于表现。那种“和为贵”和“中庸之道”的处事哲学必须抛弃,小农意识和平均主义思想必须铲除。竞争意识要求法制观念、风险观念、效率观念、能力观念和有效性原则,它对人的评判标准不再仅仅是否好人,而是还要加上一个“能人”的标准。

其三,80年代应当赋予形成于60年代的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应当恢复雷锋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一个公众中普通一员的真实面貌。

针对这些关于雷锋精神的不同看法,1990年4月北京召开了“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国”理论研讨会。大家对30年来学雷锋的历程、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学雷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雷锋精神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破除了计划经济下人们韵一些旧观念,比如:统一计划、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再比如,千人一面。讨论为90年代后期中国青年的楷模形象趋于多元化作了准备。无论如何,雷锋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作为历史馈赠给今天的财富,仍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青年的生存背景、奋斗经历、关注热点及成功特点的多元化,社会推出的青年榜样将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可近、可亲、可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