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广东医学会”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做法,围绕科技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增强社团互益性、加强分类管理与指导、引入淘汰优化机制、加强示范引领以及改善税收环境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诸方面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广东省医学会与其他医学类社团存在功能交叉,人员发展有竞争,学术活动开展面临挑战。
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_社会组织创新机制探索与实践

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广东医学会”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做法,围绕科技社团创新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增强社团互益性、加强分类管理与指导、引入淘汰优化机制、加强示范引领以及改善税收环境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诸方面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一、引言

科技类社团是由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具有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性等特征的社会团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推动和引导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发挥科技类社团联系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特点与优势,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团改革的推进,科技社团发展迅速,在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社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受经济、体制、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与制约,我国科技社团所发挥的作用和具有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社会所处地位以及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远没有体现出来,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我们以影响科技社团创新发展问题链诸环节为切入点,加强研究,大胆探索和尝试,以推动科技社团创新发展为抓手,从体制机制创新、治理结构、能力培养、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二、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广东省医学会(Guangdong Medical Association)原名“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成立于1917年,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广东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挂靠单位是广东省卫生厅。学会主要职能包括学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科普推广等,近年来,又新增了医疗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部分医疗项目评估工作。目前已拥有100个单位会员、47 971名个人会员和几乎覆盖所有专业学科的83个专科分会,专科分会组成人员涵盖了广东省医疗系统各个专业学科的主要专家。

学会通过充分挖掘成立时间长、社会影响大、办事能力强、政府及社会信任度高的优势,努力打造以专家队伍为依托,面向政府与社会的服务平台,从2002年起开始承担了多项政府职能。学会收入主要来自项目拨款、专科分会学术活动收入、企业捐赠和会费等,其中会费收入约占20%,项目收入约占60%,其他收入约占20%,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思路与做法

广东医学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学会,虽然有资源优势,但他们不背历史包袱,不坐吃山空,而是未雨绸缪,主动拚弃“等、靠、要”的思想,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结合自身特点,按照社团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探索建立新型社团过程中大胆尝试。

1.创新会员发展模式,简化入会程序。广东省医疗系统学会、协会目前有30多家,会员发展竞争激烈,为此学会改革创新了会员发展模式。2007年,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学会捆绑发展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把单位会员中符合个人会员条件者,经自愿申请由医院上报成为个人会员,同时加强与各大医院的联系,宣传学会政策和会员发展模式,依托庞大的医疗机构资源扩大自己的会员队伍,以会员发展带动组织建设,以组织建设促进会员发展。

表1 广东省医学会2006-2008年会员发展情况表

img47

2.创新管理模式,扩大影响力。一是学会主要通过专科分会来推动各类学术活动开展,在专科分会组建中,扩大民主推举范围,严格遴选程序,在候选人演讲、辩论、常委会投票表决的基础上,学会择优录取。学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办会原则,在推举专科分会负责人的过程中,根据专科分会特点和发展方向,制定遴选标准,把善于把握学术动向、乐于奉献、注重培养学术梯队、积极努力开展学术活动、注重树立学术品牌等作为指标的主要内容,以保证专科分会负责人与专科分会成员的学术竞争力。二是尝试会员远程管理,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传递学会学术活动信息,建立网上专门学术资料区,每周三的学术直通车面向基层会员单位及广大会员,努力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构建完善的会员管理服务系统。

3.创新学术活动,打造学术品牌。广东省医学会与其他医学类社团存在功能交叉,人员发展有竞争,学术活动开展面临挑战。学术交流始终是学会的中心任务,学术交流既要体现学术性,也要结合医学发展、科技攻关及防病治病等重点,起到检阅成果、传播信息、启迪思维与创新的作用。学会举办了多个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并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麻醉会议上首开英语专场,根据麻醉工作的特点,设置跨学科交流专场,针对基层医务工作者需求介绍国外相关医学新进展、新动态和新知识,充分借助学会平台,为基层单位和个人服务解决了基层获取国外信息难的问题。学会还强调把科普与提高结合起来,扩大学术交流覆盖面,推动学术创新。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树立良好的学会形象。

(三)案例启示与借鉴

广东省医学会强化职责,加强管理,倡导服务宗旨,注重基础建设,把夯实基础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学会公信度和影响力,紧紧依托人才队伍优势,为学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撑。

1.职责明确,服务到位。学会根据创新发展要求,以服务社会,服务会员为目标,面向社会,兼顾市场,明确划分所属部门的职责任务,明晰责权边界,减少交叉扯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效果,使各业务部门工作目标具体,服务方向明了。一是学术部围绕学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专科分会和大型设备上岗考证等工作,设计服务内容,搭建服务平台,满足不同需求;二是组织管理部把发展会员、支撑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日常工作做为核心任务,更新服务观念,创新管理模式;三是医鉴办把提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客观公正性和社会公信度作为追求目标,努力打造学会的权威性;四是信息部以学会网络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为会员服务提供保障和支撑,面向会员开发信息,探索差异化个性服务;五是科技开发部依托学会联系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借助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人才、技术为企业服务,协助会员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2.依托优势,规范管理。学会能承担大量的政府职能,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职称评审、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证等,并且取得良好成效,这与学会注重依托优势,挖掘资源潜力,规范管理分不开。主要体现为:一是充分发挥专家学者队伍的优势和支撑作用;二是充分挖掘历史悠久和社会信任度高的特点,提升行业竞争力,拓展社会影响力;三是注意把行业自律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坚持正人先正己,以行业自律推动诚信建设,以诚信建设提升公信度;四是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3.以创新发展,提升影响力。广东的医学学会众多,竞争激烈,广东省医学会能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创新。一是以简化入会程序为抓手,改革会员发展机制,突破会员发展瓶颈,从2006至2008年的三年间,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个人会员每年大约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创新带来显著变化;二是以面向会员需求为突破口,创新学术活动,提高学术质量,为人才成长搭建舞台。例如在麻醉工作会议上设置跨学科交流专场,开拓麻醉工作者的视野,把理论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肾脏病学术会议开设中青年论坛,为中青年专家成长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创新管理模式,推陈出新,有效提升了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

三、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从中央到地方,科技类社团在创新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是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的课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是制约我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因素众多,既有制度安排、组织结构方面的,也有能力保障条件、活动能力以及文化方面的;二是我国科技类社团数量众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互之间差距悬殊;三是普遍存在行政色彩浓,自我发展能力弱等现状;四是“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创新发展动力不足。

为了建设好这支队伍,发挥好这支队伍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改革创新是唯一出路,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关注,更需要社团自身努力与奋斗。

(一)增强互益性,推动社团创新发展

会员是科技社团的主体,是其力量的源泉。没有会员,科技社团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其社会职能也无从谈起。服务会员是社团的主要功能之一,科技社团必须以会员为本,依靠会员,服务会员。

目前社团为会员提供服务的载体主要包括会刊、学术交流活动与讲座、会展活动、继续教育班学习等。对于成立时间比较长、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社团,现在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会员,提高会员质量,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则成为推动和促进社团发展的关键。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因归根结底是要看会员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以及会员凝聚力,这也是衡量社团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

会员对社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国社团具有知识密集、人才济济的特点,发挥好这些专家学者应有的作用,也是推动社团发展的一大抓手,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从实际情况来看,会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为社团服务牵涉到绩效考核、奖评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如果社团不能成为会员提升学术水平的充电平台,不能为会员提供贴心甚至量身定做的服务,营造会员成长的良好环境,也很难享受到会员为社团带来的好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二)扶持与淘汰并举,推动社团创新发展

我国科技类社团绝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行政色彩浓,自我生存能力差是主要特征,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何况发达国家同类社团也要政府给予资助,只是支持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提高我国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能力,既要政府关注与扶持,更需要社团自身改革与创新,否则实现社团步入自我生存发展轨道将遥遥无期,甚至只能停留在口号上。为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强社团管理,推进社团改革创新。

1.分类管理,差别对待。根据我国科技类社团目前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1)对于那些自身能力强,社会公信度高,已步入创新发展轨道,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一定成绩的社团,如广东医学会等,可以考虑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在政府购买服务、委托项目和承担其他政府职能方面给予倾斜,加大支持力度,促其加快发展,同时注意充分利用其联系企业、联系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独特优势以及人才荟萃的特点,发挥其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2)对于通过考核评估,具备承接政府职能条件,改革创新动力强、欲望高,但尚欠经验的社团,可以考虑通过购买服务或委托工作项目等形式给予支持,在积累经验后,可加大支持力度。(3)对于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不到位的社团,可先考虑制定限期完成相关制度规范的时间表,以考核为抓手,引入倒逼机制,强化质量导向,加强考核力度,从背后推其尽早达标,步入正轨,为创新发展做好基础工作。(4)对于限期规范不达标,且经警告无效的社团,可以考虑取消其年检,甚至引入淘汰机制,实现社团优化。

2.适时适度引入淘汰优化机制。我国社团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有多方面原因,但社团管理只有审批进入机制,而没有考核退出机制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客观上造成了鱼目混珠的局面,好坏都一样,奖罚不分明,使社团长期得不到优化,影响了社团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团主观上没有危机感,俗话说得好,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没有压力,何谈改革创新的动力?因此可以考虑限定一个适当比例,对那些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社团,适时启动退出机制,其影响和作用一定是正面的。

3.导向宣传,示范引领。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第一,以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宣传介绍体制机制创新对社团生存发展的意义,解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属性,剖析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团变化的典型案例。好的制度可以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好的行为,吸引好的人才的道理,提高社团对制度创新所起核心作用的认识水平。第二,要从观念更新入手,引导社团从“等、靠、要”向“有为才有位”的观念转变,使社团抛弃幻想与侥幸,认清“等、靠、要”是死胡同,没有出路,只有主动出击、主动服务、主动争取,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承认。奋斗与作为,才有前途。第三,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在创新发展方面有特点、生存发展有思路、市场服务意识强、改革成绩突出的典型社团事迹,分析其成功的经验,介绍其改革创新的做法,深度挖掘其成功背后的努力与付出,树立学习的样板,引领社团创新发展。

(三)改善优化环境,推动社团创新发展

为科技社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其创新发展。影响科技社团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就是税收问题。课题组走访的社团普遍反映,社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税收比照服务业等营利性机构上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团的负担,影响了其创新发展的后劲和积极性。

目前科技类社团的税收管理主要是以企业等经营性单位为参照物,虽然针对科技社团的经营特点国家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空间有限,力度不大,细化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社团税收政策,分类细化税收项目,予以差异化对待,如纯公益性的科普活动、互益且带有公益性的为会员服务、使用政府经费承担的咨询服务等应给予免税,对于外部咨询服务等盈利性收入应给予社团一定的优惠税率等。合理而恰当的纳税政策是推动社团创新发展的扶持措施之一,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社团创新发展

无论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情况以及课题组调研案例对象的做法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社团创新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勇于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领导核心引领,都有一支苦干加实干管理团队支撑。如果说“扶持与淘汰”是从外部推动社团创新发展的话,那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则是练内功,培育和集聚社团创新发展的正能量,归根结底正能量释放是社团创新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把有现代社团思想,有改革创新精神,有实践意识,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同志选拔配置到领导班子中,逐步改变目前社团领导班子论资排辈和老龄化的不合理结构,吸纳新鲜血液,使领导班子充满朝气与活力,以适应改革创新和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重视社团职业化专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创新发展途径与方法,探索学术活动与市场结合,提高学术水平与社会影响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水服务。承接政府职能等都需要专职干部队伍去贯彻落实和组织实施,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化专职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社团创新发展的未来。因此除了用好的制度吸引人才投身社团事业,更要用好的政策环境留住人才,使他们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干得有奔头,切实解决好他们普遍关心的待遇、社保、医疗、入党和晋升等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科技社团改革创新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陈希.肩负起科技社团的时代使命.光明日报,2012-12-03(13)

[3]沈爱民.科技社团改革创新发展的方向.学习时报,2011-10-17(7)

[4]冯长根.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的方向与途径.学习时报,2009-11-30(7)

[5]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课题组.科技类社团管理模式及创新发展案例分析报告之二.学会,2012(9):1-3

[6]科技类社会团体创新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组.科技类社会团体创新发展机制研究项目成果汇编,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