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劳动部门抽样调查宁波市4899家企业,从业人员606253人,所谓的技术工人156528人,真正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只有40260人。综上所述,从对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职工培训方面,企业还存在着短期性行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_2010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四、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现状看,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42%认为自主培训条件不足,客观上软、硬件不具备,主观上没有意识到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一是管理层认识上有偏差,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以为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场所,培训是教育部门和院校的事,企业搞不搞培训,怎么搞是自己的事,与生产经营相比,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因此,把员工教育培训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更有甚者认为培训是为他人作“嫁衣”。二是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这与企业的管理机构和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没有真正从行动上支持员工培训,员工认为参加培训势必影响生产经营和个人经济收入,时间难以保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培训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随着企业的改制和民营企业的崛起,原有职工培训体系被打破而新兴的组织机构尚未形成。一是教育培训职能不明确,一些企业转制后,减员增效将机构调整,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削弱了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责任。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私营企业至今没有明确职工培训的职能部门或责任人。二是组织形式欠灵活,据抽样调查显示:70%的企业职工培训缺乏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要么是行业、企业自主培训;要么是院校合作培训;要么是选派员工参加社会化培训。培训形式的单调性,导致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态度、服务理念、专业技能方面的拓展受到限制。三是培训缺乏计划性,即使有计划方案,也没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员工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进行规划,或急功近利,或蜻蜓点水,把员工培训当成一种应急式、随意性的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四是培训内容单一,大部分中小企业仍沿用传统培训方法,内容局限于安全知识、厂纪厂规教育和适应性岗位训练,即要求员工会基本操作,而不注重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培养,更谈不上员工职业生涯和创新能力的培训,致使员工缺乏公共的价值观念,造成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理念的错位。五是缺少绩效评估环节,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对员工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验收,对受训者是否掌握培训的知识、技能、理念和态度等一概不知。

(三)职工教育经费不到位

少数企业未能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其中1%职教统筹经费除外)作为职工教育经费,有的即使提取了职工教育经费,但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有的企业主要用于新装备引进技术培训上;有的主要用于管理干部的学历教育和技术骨干的技能鉴定上。总之,没有普及到一线员工的基本技能培训,虽然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很广,但按规定必须要有60%以上的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因此,一些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难以全面铺开,在一定程度上与经费的使用有直接关系,也制约了企业一线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和潜能的发挥。

(四)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技能人才缺乏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配套的激励机制。2005年劳动部门抽样调查宁波市4899家企业,从业人员606253人,所谓的技术工人156528人,真正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只有40260人。技能人才受表彰及获奖的比例很低,分别为2.7%和1.7%。同样,享受政府及企业津贴的技能人才很少,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四大社会保险平均参保率为36.5%。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企业技术岗位未能做到持证上岗,职工技术等级与现行分配、社会保障政策脱节,尤其是高技能人才薪酬低,没有把学识、技术水平、创新能力、贡献和工资奖金挂起钩来,严重挫伤了职工求知、求学的热情,导致职工对培训提不起精神。

(五)民办培训机构发展滞后

由于民办培训机构经费来源渠道不畅,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偏小、培训工种单一、设施设备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因此,大多数培训机构只能办一些投入成本较低的专业(工种)培训,与宁波市机械加工业、制造业迅猛发展对员工培训的需求相比,一方面专业调整滞后,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导致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无法保证职工技能提升、新技术、新工艺训练的需要,另一方面办学理念滞后,缺乏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采取校企合作培训模式,送教上门,实现互利互惠。

综上所述,从对宁波市企业职工培训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职工培训方面,企业还存在着短期性行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这两个问题方面,作为培训主体的企业的态度是培训工作组织和培训市场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切,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彬俨.企业培训打造核心效力———中国企业培训论坛撷英.现代企业教育,2004(7).

[2]廖崇态.企业培训是否接受市场的“洗礼”.现代企业教育,2004(6).

[3]郑味红.企业职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4).

[4]赵兰巨.企业职工培训方法与培训评估.产业发展,2008(5).

[5]张继德.对加强企业职工培训的新思考.科技资讯,2008(15).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