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业创新者常见刑事犯罪预防

创业创新者常见刑事犯罪预防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个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用单位的财物或者以单位的名义给国家工作人员等个人行贿,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应当以行贿罪论处。

一、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职务侵占罪的客观表现

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行为人必须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职务上所具有的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方便条件;二是实施了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非法占有的方式可以是侵吞、盗窃、骗取等各种手段,如果非法占有的并不是本单位的财物则不能构成本罪;三是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才能构成本罪。

(二)职务侵占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犯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行为。

(一)挪用资金罪的犯罪构成

挪用资金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所谓本单位的资金,是指由单位所有或实际控制使用的一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财产。

挪用资金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挪用资金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贷本单位资金,并且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而仍故意为之。

(二)挪用资金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犯挪用资金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构成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故意利用其职务之便接受或索取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受贿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受贿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四、单位受贿罪

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的规定,犯单位受贿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行贿罪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一)行贿罪的犯罪构成

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声誉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二)行贿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六、单位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单位行贿罪的认定

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要注意区分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界限。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个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用单位的财物或者以单位的名义给国家工作人员等个人行贿,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应当以行贿罪论处。

(二)单位行贿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犯单位行贿罪的,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七、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

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市场秩序,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上述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没有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而是由于不懂法律法规的规定,买卖经营许可证的,不应当以本罪论处,应当由主管部门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二)非法经营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八、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

在主观上,侵犯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必须是故意所为;侵犯个人信息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公民,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也就是说,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人身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九、创业创新者常见刑事犯罪的预防

创业创新者在创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上述一系列刑事犯罪,如果创业创新者在创业经营过程中构成了上述犯罪,那么其所在的企业也将面临遭受利益损失的风险,因此不论是企业工作人员还是企业本身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第一,加强法律学习,树立法制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控制和防范刑事风险的发生;第二,健全内控制度,加强监督机制;第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完善廉洁从业制度;第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规范员工业务行为;第五,加强忠实义务,建立监督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