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半导体三极管β值测量仪设计与制作

半导体三极管β值测量仪设计与制作

时间:2022-1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b.小功率管的β值在IC3=2~4m A时,工作在放大区,测量较准确。IC3较大时工作在饱和区,IC3较小时工作在截止区,结果是测量不准确。根据三极管电流IC3=βIB3的关系,被测物理量β转换成集电极电流IC3,而集电极电阻不变,利用差动放大电路对被测三极管集电极上的电压进行采样。

1.引言

摘要: 在电子产品设计、制作与维修中,经常需要测量三极管的放大系数β,而万用表自带的简易β测试装置准确性很差,为此本项目设计一个高精度β值测量仪。

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①被测三极管为NPN型,β值范围为β<200。

②用三个数码管显示β的大小,分别显示个位、十位和百位。显示范围为0~199。

③响应时间不超过2s,显示器显示读数清晰,注意避免出现“叠加现象”。

④β值超过测量范围时声光报警。

⑤电源采用5V或±5V供电。

(2)扩充要求

①可以测量任意极性(NPN、PNP)的三极管。

②三极管内部断路或短路时能发出警报声,要与β值超过测量范围时的报警声区别开来。

图9-29 系统框图

(3)设计提示

将三极管β值转换为其他可用仪器测量的物理量来进行测量,如电压,根据三极管电流IC=βIB的关系,当IB为固定值时,IC反映了β的变化,电阻RC上的电压VRC又反映了IC的变化,对VRC进行伏频转换,转换后的频率f就反映了β值的大小,然后再用计数器对f的信号进行一定时间的计数,最后通过计数器的保持输出经译码电路就可以显示β值。系统方框如下图9-29所示。

3.设计方案

(1)方案一

如图9-30,T1、T2、R1、R3构成微电流源电路,R2是被测管T3的基极电流取样电阻,R4集电极电流取样电阻。由运放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实现电压取样及隔离放大作用。根据三极管电流IC=βIB的关系,当IB为固定值时,IC随着β的变化而变化,电阻RC上的电压VRC正好反映了IC的变化,所以,我们对VRC取样加入后级,进行分挡比较。从而实现目的。该电路用微电流源为基极取样电阻提供稳恒的电流,这样便于测量β值。

图9-30 方案一

图9-31 方案二

(2)方案二

如图9-31所示,T1是被测三极管,其基极电流可由R1、R2限定,运算放大器的输出:

VR2=βIBR2

(3) 各方案分析比较

两个方案的原理都是要将变化得β值转化为与之成正比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量,再取样进行比较、分挡。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是按这个思路设计的,比较和分挡的电路一样。两个方案的区别在于,方案一用电流源电路为被测三极管提供Ib,这样能比较精确地把Ib控制在想要的值附近,其缺点是电路较方案二复杂; 方案二是利用电阻分压把Vbe控制在想要的值附近,从而获得一个较稳定的Ib值,电路较简单,但Ib的控制不如方案一精确。

为了能取到比较精确的比较电压,进行下一步的比较、分挡,以获得较精确的显示结果,方案一是首选。

图9-32 差分转换电路的原理

4.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

(1)β-V转换电路

①差分转换电路原理。差分转换电路的原理如下图9-32所示。包括微电流源(提供恒定电流)和差动放大电路(电压取样及隔离放大作用)。恒流源加在被测三极管的基极,再在基极和集电极上分别加一采样电阻。根据三极管电流IC3=βIB3的关系,当IB3为固定值时,IC3反映了β的变化,电阻R3上的电压VR3又反映了IC3的变化,在集电极电阻上加一差动放大电路求出该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输出为V1,这样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转化为电压V1,关系为V1=βIB3 R3,这样实现了β-V转换。

②电路参数计算。由于被测三极管基极电流比较小,为了取得固定IB3,通常采用微电流源电路提供恒定电流,其电路上图所示。

由此可知: 只要确定IC2和R2就能确定IC1,由此可以确定电阻R1的值。

依题意有: T1与T2性能匹配,为PNP三极管。被测晶体管IB3的选择应在30~40μA之间为宜。

因为:

a.β值与IC3有关;

b.小功率管的β值在IC3=2~4m A时,工作在放大区,测量较准确。IC3较大时工作在饱和区,IC3较小时工作在截止区,结果是测量不准确。

因此,取输出电流IC2=30μA

因为参考电流IC1约为1.3m A左右,则,由

为了使差动放大电路起到隔离放大的作用,R4~R7应尽量取大一点,这里取R4=R5=R6=R7=30kΩ。

综合上述: R1=3.3kΩ; R2=3.3kΩ; R3=220; R4=R5=R6=R7=30kΩ。

③差动放大电路。根据三极管电流IC3=βIB3的关系,被测物理量β转换成集电极电流IC3,而集电极电阻不变,利用差动放大电路对被测三极管集电极上的电压进行采样。差动放大电路原理如下图9-33所示。

图9-33 差动放大电路图

根据理想运放线性工作状态的特性,利用叠加原理可求得

取电路参数: R1=R2=R3=R4

V0=Vi2-Vi1

可见,输出电压值等于两输入电压值相减之差,实现相减功能。

其中运算放大器采用集成电路LM311。

LM311采用单电源供电,其内部只由一个运算放大器构成,其封装及内部结构如图9-34所示。

图9-34 LM311封装及内部结构图

(2)伏频(V/F)转换电路

①LM331简介。LM331是美国NS公司生产的性能价格比较高的集成芯片,可用作精密频率电压转换器、A/D转换器、线性频率调制解调、长时间积分器及其他相关器件。供电电压为+5V。LM331采用了新的温度补偿能隙基准电路,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和低到4.0V电源电压下都有极高的精度。LM331的动态范围宽,可达100d B; 线性度好,最大非线性失真小于0.01%,工作频率低到0.1Hz时尚有较好的线性; 变换精度高,数字分辨率可达12位; 外接电路简单,只需接入几个外部元件就可方便构成V/F或F/V等变换电路,并且容易保证转换精度。LM331为双列直插式8脚芯片,其引脚如图9-35所示。

图9-35 LM331的内部框图及引脚图

LM331内部有输入比较电路、定时比较电路、RS触发电路、复零晶体管、输出驱动管、能隙基准电路、精密电流源电路、电流开关、输出保护点路等部分。输出管采用集电极开路形式,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逻辑电流和外接电阻,灵活改变输出脉冲的逻辑电平,从而适应TTL、DTL和CMOS等不同的逻辑电路。此外,LM331可采用单/双电源供电,电压范围为4~40V,输出也高达40V。IR(PIN1)为电流源输出端,在fo(PIN3)输出逻辑低电平时,电流源IR输出对电容CL充电。引脚2(PIN2)为增益调整,改变RS的值可调节电路转换增益的大小。fo(PIN3)为频率输出端,为逻辑低电平,脉冲宽度由RT和CT决定。引脚4(PIN4)为电源地。引脚5(PIN5)为定时比较器正相输入端。引脚6(PIN6)为输入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引脚7(PIN7)为输入比较器正相输入端。引脚8(PIN8)为电源正端。

②V/F转换电路。图9-36是由LM331组成的电压频率变换电路,LM331内部由输入比较器、定时比较器、R-S触发器、输出驱动、复零晶体管、能隙基准电路和电流开关等部分组成。输出驱动管采用集电极开路形式,因而可以通过选择逻辑电流和外接电阻,灵活改变输出脉冲的逻辑电平,以适配TTL、DTL和CMOS等不同的逻辑电路。

图9-36 LM331经典外围电路

当输入端Vi输入一正电压时,输入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使R-S触发器置位,输出高电平,输出驱动管导通,输出端f0逻辑低电平,同时电源Vcc也通过电阻RT对电容CT充电。当电容CT两端充电电压大于Vcc的2/3时,定时比较器输出一高电平,使R-S触发器复位,输出低电平,输出驱动管截止,输出端fo为逻辑高电平,同时,复零晶体管导通,电容CT通过复零晶体管迅速放电; 电子开关使电容CL对电阻RL放电。当电容CL放电电压等于输入电压Vi时,输入比较器再次输出高电平,使R-S触发器置位,如此反复循环,构成自激振荡。输出脉冲频率fo与输入电压Vi成正比,从而实现了电压-频率变换。其输入电压和输出频率的关系为:

fo=vi×Rs/(2.09×RL×RT×CT)

由式知电阻RT、RL、RS、和CT直接影响转换结果fo,因此对元件的精度要有一定的要求,可根据转换精度适当选择。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低通滤波器,可减少输入电压中的干扰脉冲,有利于提高转换精度。

由于Vi=βIBR3,可以令fo=β,则计数器恰好在1s内记下所有脉冲数。通过计算、拼凑可以得出: Rs=4.7kΩ,RT=10kΩ,RL=150kΩ,CT=0.01μF,CL=1μF。

图9-37是由NE555定时器和基于TL071的Miller积分器结合,组成的简单电压-频率转换器。应用中输入电压为0~10V,产生0~1000Hz的输出频率范围。C1的电流为输入电压的函数: IC=-VIN/(P1+R1)。

图9-37 NE555构成的V/F转换电路

C1的电压达到VCC的2/3时,定时器的内部放电晶体管打开,C1的电压回到VCC的1/3,比较器的低阈值。到电压的1/3处,放电晶体管关闭,C1再次开始充电。C1充电时,NE555的输出为高,而C1放电时,NE555的输出为低。输入电压和C1充电时间的乘积为常数。因为放电时间小于充电时间,下面的公式计算了输出频率

f OUT≈VIN/(P1+R1) ×C1×1/3VCC

P1校准了输出频率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因为放电时间约为30μs,电压频率转换的精度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如果设定100Hz为-1V,1000Hz为-10V,转换范围的误差为0.3%~3%。如果使用P1校准输入电压范围中点-5V的输出频率,那么整个范围内的转换误差小于1.3%。为改进性能,C1应该具有低耗散的特点。如果R1具有低温度系数,P1为多匝金属陶瓷电位计的话,可以减少温度影响。

(3)时基控制电路

①NE555简介。555电路的内部电路方框图如图9-38所示。它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基本R-S触发器,一个放电开关管T,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3只5kΩ的电阻器构成的分压器提供。它们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低电平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为2/3VCC和1/3VCC。A1与A2的输出端控制R-S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自6脚,即高电平触发输入并超过参考电平2/3VCC时,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 当输入信号自2脚输入并低于1/3VCC时,触发器置位,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截止。

RD是复位端(4脚),当RD=0,555输出低电平。平时RD端开路或接VCC

图9-38 555定时器内部框图及引脚排列

②时基控制电路与参数计算。时基控制电路见图9-39(a)所示。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定时元件R、C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C1、R1、D构成触发电路,其中D为钳位二极管,稳态时555电路输入端处于电源电平,内部放电开关管T导通,输出端F输出低电平,当有一个外部负脉冲触发信号经C1加到2端。并使2端电位瞬时低于1/3VCC,低电平比较器动作,单稳态电路即开始一个暂态过程,电容C开始充电,VC按指数规律增长。当VC充电到2/3VCC时,高电平比较器动作,比较器A1翻转,输出V0从高电平返回低电平,放电开关管T重新导通,电容C上的电荷很快经放电开关管放电,暂态结束,恢复稳态,为下个触发脉冲的来到做好准备。波形图如图9-39(b)所示。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tw(即为延时时间)决定于外接元件R、C值的大小。Tw=1.1RC通过改变R、C的大小,可使延时时间在几个微秒到几十分钟之间变化。本系统要求控制时间为1s,故可求得R=91K,C=10μF。

(4)计数电路

①CD4518器件说明。CD4518是二、十进制(8421编码)同步加计数器,内含两个单元的加计数器,其功能表如真值表所示。每单个单元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LK和EN,可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由表可知,若用ENABLE信号下降沿触发,触发信号由EN端输入,CLK端置“0”; 若用CLOCK信号上升沿触发,触发信号由CLOCK端输入,ENABLE端置“1”。RESET端是清零端,RESET端置“1”时,计数器各端输出端Q1~Q4均为“0”,只有RESET端置“0”时,CD4518才开始计数。

图9-39 时基控制电路

CD4518采用并行进位方式,只要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Q1翻转一次; 当Q1为1,Q4为0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Q2翻转一次; 当Q1=Q2=1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Q3翻转一次; 当Q1=Q2=Q3=1或Q1=Q4=1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Q4翻转一次。这样从初始状态(“0”态)开始计数,每输入10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便自动恢复到“0”态。若将第一个加计数器的输出端Q4A作为第二个加计数器的输入端ENB的时钟脉冲信号,便可组成两位8421编码计数器,依次下去可以进行多位串行计数。

CD4518真值表与封装如图9-40(a)、(b)所示。其内部逻辑与时序见图9-41、图9-42所示。

图9-40

(a)真值表; (b)封装图

图9-41 内部逻辑

图9-42 时序图

②计数电路的组成。本计数电路由一片CD4518十进制(8421编码)同步加计数器和一片74LS107JK触发器组成,见图9-43所示。其中CD4518分别构成个位计数和十位计数,最大计数值为99,由74LS107JK触发器构成百位计数,因此总计数为199,符合设计要求。CD4518的计数原理前已论述,当第99个脉冲来时,Q1A=1、Q2A=0、Q3A=0、Q4A=1、Q1B=1、Q2B=0、Q3B=0、Q4B=1,即计数器输出为1001、1001,计数值为99(BCD码),当第100脉冲来时,Q4B从高电平跃变为低电平,加到74LS107的1CP端,使1Q输出高电平。CD4518的其他各位(Q端)也为0,此时计数值为100,再来一个脉冲计数值为101,…这样一直到计数值为199。当脉冲个数≥200时,2Q输出高电平,指示溢出。

说明: 每个时钟周期计数器计数一次。由于是计数时间是1s,故根据前面的关系,计数器最终的数值就是所要测的β值。

(5)译码显示电路

①CD4511的功能与基本电路。CD4511是一片CMOSBCD—锁存/7段译码/驱动器,特点: 具有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CMOS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引脚排列如图9-44所示。其中ABCD为BCD码输入,A为最低位。LT为灯测试端,加高电平时,显示器正常显示,加低电平时,显示器一直显示数码“8”,各笔段都被点亮,以检查显示器是否有故障。BI为消隐功能端,低电平时使所有笔段均消隐,正常显示时,B1端应加高电平。另外CD4511有拒绝伪码的特点,当输入数据越过十进制数9(1001)时,显示字形也自行消隐。LE是锁存控制端,高电平时锁存,低电平时传输数据。a~g是7段输出,可驱动共阴LED数码管。另外,CD4511显示数“6”时,a段消隐; 显示数“9”时,d段消隐,所以显示6、9这两个数时,字形不太美观。

图9-43 计数电路

图9-45是CD4511和CD4518配合而成一位计数显示电路,若要多位计数,只需将计数器级联,每级输出接一只CD4511和LED数码管即可。所谓共阴LED数码管是指7段LED的阴极是连在一起的,在应用中应接地。限流电阻要根据电源电压来选取,电源电压5V时可使用300Ω的限流电阻。

图9-44 CD4511引脚排列

图9-45 一位计数显示电路

②计数电路、译码电路与显示电路的连接。CD4518的输出端Q1、Q2、Q3、Q4直接接在CD4511的四个输入端口ABCD上,见图9-45所示。注意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不需要译码,只有两种状态“1”或“0”故可以直接接在数码管的b,c端,即可实现译码的功能。CD4511的控制信号要接正确,所有的控制信号都应接高电平。

LED数码显示管有两种形式:

第1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另2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在一起的,为共阴极LED显示器,其示意图如下图9-46所示。

图9-46 LED显示器示意图

由于LED显示器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结构,故所对应的显示译码器连接也不同,使用共阳数码管时,公共阳极接电源电压,7个阴极a~g由相应的BCD-七段译码器的输出来驱动。对共阴极数码管来说,则为共阴极接地,相应的BCD-七段译码器的输出驱动a~g各阳极。若数码管为共阴,则选用输出为高电平有效的显示译码器。若数码管为共阳,则选用输出为低电平有效的显示译码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