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染色体组野生稻优异种质

非染色体组野生稻优异种质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野生稻种中AA染色体组的野生稻只有6个,其余均为非AA染色体组。因此,野生稻的优异基因主要分布于非AA染色体组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中,见表7-1。因此,必须重视非AA染色体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基因挖掘创新,以及包括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在内的水稻创新育种利用。野生稻优异种质(基因)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道路还很长,目前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野生稻优异基因被发现、挖掘及成功利用的辉煌还在前方。

植物分类学中确认稻属含23个种,其中2个为栽培稻种,即亚洲栽培稻种(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种(Oryza glaberrima),其余21个为野生稻种。在野生稻种中AA染色体组的野生稻只有6个,其余均为非AA染色体组。因此,野生稻的优异基因主要分布于非AA染色体组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中,见表7-1。

从表7-1可以看出,非AA染色体组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中有许多抗性基因源和优异农艺性状基因源。它们主要分布在国外,需要我们进行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从中筛选出优异种质(基因),并加以充分利用。它们是今后水稻品种改良、突破性育种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不可少的战略性物质保障。因此,必须重视非AA染色体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基因挖掘创新,以及包括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在内的水稻创新育种利用。

表7-1 已知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主要优良特性

续表

野生稻种质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而目前人们认识的优异基因只是其冰山一角,得以成功利用的优异基因更是凤毛麟角。除了在原生境调查收集保护、异生境保存方面有大量研究工作,形态特征特性的鉴定评价更是艰巨的任务,而基因组学的工作刚刚启动。野生稻优异种质(基因)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道路还很长,目前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野生稻优异基因被发现、挖掘及成功利用的辉煌还在前方。可谓科技攻关不怕难,万里险峰勇登攀。无限风光在前头,而今勇士从头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