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药的作用方式与施药技术

农药的作用方式与施药技术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药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只有掌握了每一种农药的作用方式,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科学使用。

农药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对有害生物靶标(害虫、病原菌、杂草等)发挥生物效果的方式,称为农药的作用方式。农药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只有掌握了每一种农药的作用方式,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科学使用。例如,有内吸作用的农药在一天的傍晚或清晨内吸作用比较强,尤其是傍晚最强,这是因为傍晚时作物叶片和根系的生理吸水力最强,对于内吸药剂在使用中最好在傍晚前使用。因此,了解农药的作用方式对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杀虫剂

杀虫剂要对有害害虫发挥杀虫作用,首先要求以一定的方式侵入虫体,到达作用部位,然后才是如何在害虫体内靶标部位起作用,这种杀虫剂侵入害虫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称为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常规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胃毒、触杀、熏蒸三种,对于无机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一种药剂通常只有一种作用方式;对于有机合成杀虫剂,除了以上三种作用方式,还有内吸作用,并且一种药剂通常兼有多种作用方式,如毒死蟀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和较强的熏蒸作用。特异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引诱、忌避与拒食、不育、调节生长发育等多种。

1.触杀作用 药剂通过害虫表皮接触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害虫中毒死亡,这种作用方式称为接触杀虫作用,简称触杀作用。具有触杀作用的杀虫剂称触杀剂,这是现代杀虫剂中最常见的作用方式,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及很多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醋类杀虫剂品种都有很好的触杀作用。触杀作用杀虫剂在使用时都要求药剂在靶体表面(害虫体壁和农作物叶片等)有均匀的沉积分布。研究表明,农药喷雾时害虫对细雾滴的捕获能力优于粗雾滴,另外,细雾滴在靶体叶片上的沉积分布也均匀,因此,触杀杀虫剂喷雾作业时应该采用细雾喷洒态。生物靶标表面的不同结构也会影响其与农药雾滴的有效接触,因此,采用喷雾法时还应采取措施,使药液对靶体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和黏附性能。

2.胃毒作用 药剂通过害虫口器摄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称胃毒作用,有胃毒作用的杀虫剂称胃毒剂。胃毒杀虫剂只能对具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发生作用,例如,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和膜翅目等害虫。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药液喷洒在甘蓝叶片上,菜青虫嚼食菜叶就把药剂吃进体内,中毒死亡。胃毒农药是随同作物一起被害虫嚼食而进入消化道的,由于害虫的口器很小,太粗而坚硬的农药颗粒不容易被害虫咬碎进入消化道;与植物体黏附不牢固的农药颗粒也不容易被害虫取食。胃毒杀虫剂在植物叶片上的沉积量及沉积的均匀度,与胃毒作用的效果相关。要充分发挥胃毒作用,从施药技术方面考虑,要求药剂在作物上有较高的沉积量和沉积密度,害虫只需取食很少一点作物就会中毒,作物遭受损失就比较小。

3.内吸杀虫作用 药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发生传导而传送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方式称为内吸杀虫作用。内吸作用很强的杀虫剂称为内吸杀虫剂,如乐果、克百威、吡虫啉等,内吸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蜻类、介壳虫、飞虱等,不易用于防治非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内吸作用可以通过叶部吸收、茎秆吸收和根部吸收等多种途径,所以,内吸药剂施药方式多样化。茎秆部吸收一般采取涂茎和茎秆包扎等施药方法,根部吸收则通过土壤药剂处理、根区施药以及灌根等施药方法,叶部的内吸作用则主要通过叶片施药方法。

4.熏蒸作用 药剂以气体状态经害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称为熏蒸杀虫作用。典型的熏蒸杀虫剂都具有很强的气化性,或常温下就是气体(如溴甲烷、硫酞氟),熏蒸杀虫剂的使用通常采用熏蒸消毒法。由于药剂以气态形式进入害虫体内,因此,熏蒸消毒在施药技术方面有两方面的要求:

(1)必须密闭使用,防止药剂逸失,例如,溴甲烷、氯化苦土壤熏蒸消毒时需要在土壤表面覆盖塑料膜,磷化铝粮仓消毒时需要整个粮仓密闭等。

(2)要求有较高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温度利于药剂在密闭空间扩散,对于土壤熏蒸,较高的温度、湿度还有利于增加有害生物的敏感性,增加熏蒸效果。熏蒸消毒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中毒事故,因此,需要受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操作实施。

(二)杀菌剂

杀菌剂对植物表现为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两种作用方式,非内吸性杀菌剂多为保护作用,内吸性杀菌剂多表现为治疗作用。

1.保护作用 病原菌侵染植物之前施用杀菌剂,由于植物表面上已经沉积了一层药剂,病原物就被控制而不能萌发、侵入,从而达到保护作物免受病原菌危害的目的,这种作用方式称为“保护性杀菌作用”,简称保护作用。具有这种作用的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使用时要求在植物上黏着力强、持留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保护作用防治病害的施药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在病害侵染源施药,如处理带菌种子或发病中心;另一种是在病原菌未侵入之前在植物表面施药,阻止病原菌侵染。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等都是保护性杀菌剂。保护作用杀菌剂施药要求在病原菌侵染以前或侵染初期及时施药,施药要求药剂沉积分布均匀。露地施用保护性杀菌剂通常采用大容量喷雾法。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可以采用大容量喷雾法、低容量喷雾法、粉尘法、烟雾法等施药方法,根据种植作物、杀菌剂剂型、施药器械、气象条件选用,例如,常用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就有75%可湿性粉剂、5%百菌清粉剂、20%百菌清烟剂等剂型可供选用。

2.治疗作用 在病原菌侵染植物或发病以后施用杀菌剂,抑制病菌的生长或致病过程,使植物病害停止发展或使植物恢复健康的作用。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治疗作用又分为表面治疗、内部治疗及外部治疗。

(1)杀菌剂只能杀死附着于植物和种子表面的病菌或抑制其生长,为表面治疗,例如,用硫制剂防治多种植物的白粉病,只要杀死叶面的病菌孢子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2)杀菌剂渗透到植物内部并传导到其他部位、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称为内部治疗,大部分内吸杀菌剂都具有此种治疗作用,在实际病害防治中主要依赖此种作用。

(3)将被病原菌侵染的树干或枝条刮去病部,然后用杀菌剂消毒,再涂上保护剂防止病菌再次侵染,这种方法称为外部治疗,这种方法在苹果腐烂病防治中经常采用。

内吸治疗作用杀菌剂在使用上可以采用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叶面喷雾、喷粉等技术。内吸性杀菌剂多数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治疗作用也要求杀菌剂与病原菌形成良好的接触,因此,在喷雾、喷粉过程中要求均匀的沉积分布并达到较高的沉积密度。

(三)除草剂

除草剂对杂草的作用方式有触杀除草和内吸输导两种。

1.触杀除草作用 只能杀死杂草接触到除草剂的部位的作用方式,这种作用方式的除草剂称为触杀除草剂。触杀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而对接触不到药剂的地下部分无效。因此,触杀除草剂只能防除由种子萌发的杂草,而不能有效防除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地下茎。例如,百草枯就是一种灭生性触杀除草剂,几乎任何植物的绿色部分接触到百草枯药剂都会受害干枯。

触杀除草剂可以采用喷雾法、涂抹法施药技术,施药过程中要求喷洒均匀,使所有杂草个体都能接触到药剂,才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

2.内吸输导除草作用 药剂施用于植物或土壤,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输导,最终杀死植物。例如,芳去津是内吸除草剂,可以茎叶喷雾,也可以土壤封闭处理;草甘麟有强烈内吸作用,可向顶性、向基性双向输导,施用于植物后可杀死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可杀死植物的地下部分,由于草甘麟接触土壤后很快失效,只能用作茎叶处理。

无论触杀作用和内吸作用,对施药技术都有如下要求:

(1)药液对杂草叶片表面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否则除草剂难以进入杂草体内,即使是触杀作用除草剂,如果不能渗入植物细胞,则不能表现杀草活性,因此,除草剂施用时通常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

(2)喷雾过程中防止雾滴飘移引起的非靶标植物的药害,可以通过更换喷头、降低喷雾压力等措施减少细小雾滴的产生或采用防护罩等措施减少雾滴飘移。

(3)喷雾均匀,避免重喷、漏喷,药剂在田间沉积量的变异系数不得大于20%,以保证防治效果、避免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