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根腐和茎基腐。冬麦区多发生叶枯和穗腐。除为害小麦外,不为害大麦、黑麦等。小麦播种后,种子上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菌直接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腐和苗枯。一般在小麦生育后期高温多雨,病害发生流行。小麦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但无免疫品种。成株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1.分布与为害小麦产区都有发生。东北春麦区以苗腐、叶枯和穗腐为主。西北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根腐和茎基腐。冬麦区多发生叶枯和穗腐。由小麦高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Shoem.=Helminthosporium sativumPammel.et al.]侵染所引起。缺苗率增加,成穗率、穗粒数和种子质量都明显降低。除为害小麦外,不为害大麦、黑麦等。

2.症状 种子、幼芽、幼苗、成株根系、叶片、茎和穗都可受害,出现症状复杂多样。幼芽和幼苗的种子根变褐色,幼芽腐烂不能出土。出土幼苗近地面叶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鞘上生褐色条斑。成株根上的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叶上初生许多黑色小点,后扩大呈梭形,中部枯黄色,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两面出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相连时,叶片枯死。穗部的颖壳基部变褐色,表面密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常变褐色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生梭形或不规则形褐斑。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胚内或病残体上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后,种子上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菌直接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腐和苗枯。病菌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侵染叶片、穗部和种子,造成叶枯、穗腐和黑胚粒。一般在小麦生育后期高温多雨,病害发生流行。小麦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4.防治方法 用种子重量0.2%~0.3%的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成株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