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稻鸭共作养肉鸭

稻鸭共作养肉鸭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稻鸭共作,是一项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养鸭业,是廉价生产鸭肉的新模式。稻鸭共作农户只要大致确定了栽秧日期、放鸭日期,即可以此向前推35天确定为种蛋入孵期,并依此向孵化厂或鸭场订购雏鸭,以保证稻鸭共作的正常进行。若未经驯水直接放入稻田,雏鸭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稻鸭共作运行。

(四)稻鸭共作养肉鸭

1.稻鸭共作的概念与综合经济效益

稻鸭共作,系指利用鸭的旺盛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各种杂草、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作业(活动),达到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松土、浑水效果,鸭的粪便就地为水稻施肥。而稻田为鸭提供生存环境,供给充足的水源、饲料和休息的场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最终获得优质的稻米和鸭肉。

稻鸭共作堪称农牧结合的典范。

稻鸭共作是在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中国,完善于日本,发展在亚洲,现已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1)提高了稻田生产力稻田的大量杂草、浮游生物等,也都具备与水稻一样的能量转化、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但它们并不给人类提供有益的产品,却与水稻争夺肥料、空间和阳光。稻鸭共作中,鸭参与到稻田生态系统中来,既能除草灭虫,又能中耕、浑水、松土、施肥;而杂草、害虫成了鸭的饲料,减少了稻田物质和能量的损失,转化为优质动物蛋白。稻鸭共作互利,达到了双赢。

(2)减少了农药污染稻鸭共作,鸭成为稻田有“生命的除草机”,再不用以除草剂去除草;鸭吃掉了稻田里的各种害虫,再不用以农药去灭虫。这样从源头上减少了农药污染,人们可以吃无公害大米,甚至有机大米。

(3)有利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有的农药一旦进入田间,就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半个多世纪才能降解。水稻病虫害防治长年累月地大量多次喷洒化学农药,不仅污染了稻米,也必然引起对周围大气、土壤和水域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生存的空间,导致癌症、血液病、精子减少等多种怪病、难病的发生。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只能使人类社会走向死胡同,人类想摆脱环境污染的困境,必须从根本上开辟一条新出路。稻鸭共作的出现,使得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必将由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转向以鸭防治为主的生物防治新局面,这是人类明智的选择。稻鸭共作,在单一种植物水稻的基础上引入了鸭,初步形成了农牧结合,再与绿萍、泥鳅等动植物进一步组合,丰富了水田生物种类;另外,由于不施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也有利于水田物种的恢复和保护。稻鸭共作,是一项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养鸭业,是廉价生产鸭肉的新模式。

(4)有利于养鸭业可持续发展畜禽产品是人类膳食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医学界早已证实,人类的癌症、畸形、抗药性青少年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往往与畜禽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与其他合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有关。只有从饲料源头做起,控制抗生素、激素与其他各类合成化学药品进入动物体内,才能根除药物残留对人类的危害。鸭粪就地施肥,是养鸭技术上的革命,更是养鸭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稻鸭共作生产出的鸭肉,脂肪少、瘦肉多,肉味鲜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了有回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2.雏鸭的准备与田间工程

(1)鸭品种选择为了适应稻鸭共作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江苏省镇江市水禽研究所已成功培育出役用鸭镇役鸭Ⅰ号,是稻鸭共作首选品种。其次应选择当地体型小、动作灵活的麻鸭或绍鸭、金定鸭等蛋用麻鸭。不宜选择肉用型品种。

(2)雏鸭的订购从水稻作业时间来看,播种至栽秧的时间即秧龄约1个月,栽秧后5~7天,水稻已经活棵,适宜放入稻田的雏鸭一般以7~10日龄为宜。鸭的孵化仅为28天,以孵化期为基础加上7~10日龄的育雏期(调教驯水),即为鸭蛋入孵期。稻鸭共作农户只要大致确定了栽秧日期、放鸭日期,即可以此向前推35天确定为种蛋入孵期,并依此向孵化厂或鸭场订购雏鸭,以保证稻鸭共作的正常进行。

订购雏鸭数量,按每亩稻田投放15~18只雏鸭较为适宜,但考虑成活率等因素,按每亩稻田投放20只雏鸭计算确定订购数量。

(3)育雏与驯水稻鸭共作工程,要求雏鸭7~10日龄后就投放到稻田,雏鸭需昼夜生活在稻田里,如果没有适应性强、耐寒的雏鸭,没有精心育雏,科学驯水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此,稻鸭共作役用鸭的质量是基础,育雏与驯水是关键。整个育雏技术请参照“雏鸭的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但不要应用网上育雏,因为网上育雏不适应稻田环境,应首选地面育雏。把雏鸭培育出健康结实的体质,有良好耐水性,就必须搞好雏鸭的驯水工作。

水池应设在运动场的前面,水池的宽度以1米左右为宜,其深度为20~25厘米,驯水池的一边必须与运动场成20°左右的斜坡和运动场相连,以方便雏鸭进入与离开驯水池,驯水池最好用水泥修建。鸭舍、运动场、驯水池的周围全部用竹竿或木条拦住,以防雏鸭乱跑混群。

驯水是稻鸭共作的核心环节,应早驯水,驯好水,达到水不湿羽毛。若未经驯水直接放入稻田,雏鸭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稻鸭共作运行。

雏鸭驯水应以4日龄开始,选择风和日暖的中午进行,预先在驯水池中放入清水,将雏鸭赶出鸭舍,进入运动场,运动场与鸭舍之间的门不要关闭,以便一部分潮毛的雏鸭进入鸭舍理毛。舍内垫干燥、柔软的垫草,雏鸭进入运动场后,不要驱赶鸭群进入驯水池,任其自由出入。当雏鸭看到驯水池里的水,会异常活跃兴奋,大部分雏鸭会主动进入驯水池。这时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一般雏鸭绒毛有一点潮湿,就会自动上岸在运动场或鸭舍内梳理羽毛。在体温、阳光、舍温共同作用下,潮湿的羽毛很快会干。但对全身羽毛绝大部分潮湿的,在水中或上岸后因羽毛潮湿不能行走的雏鸭,应立即拣出,放在热源处烘干,否则雏鸭会很快虚脱死亡。第一天驯水不应超过2小时,即由中午12:00开始至14:00结束。

5日龄雏鸭的驯水时间可延长到4~5小时。6日开始可让雏鸭自由下水,一经发现雏鸭羽毛潮湿行动不便,就立即将其拣出,烘干绒毛。这样雏鸭经过3~5天调教驯水,就完成了驯水工作,即可投放到水田。但必须牢记,雏鸭未经过驯水锻炼的,绝对不能放入稻田,否则雏鸭死亡率很高,不能完成稻鸭共作的任务。

(4)适当加固与加高田埂在春季插秧前,应加固田埂,压实夯牢,不能有小洞或缝隙,防止漏水,确保田埂不坍塌。为了适应稻田灌水、保水的需要,需要将田埂适当加高,至少保证田埂不低于20~30厘米、宽60~80厘米。

(5)搭建简易鸭舍与设置初放区稻鸭共作开始实施时,雏鸭只有7~10日龄,体重仅有150克左右,身上绒毛稀疏,保暖性能差,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水中。因此,应在稻田边的陆地上为鸭搭建简易鸭舍,以避风雨和休息,建筑材料应就地选用竹竿或木棍和石棉瓦。竹竿支架靠近稻田的一边高、背向稻田的一边低,竹竿支好后即可铺上石棉瓦。鸭舍长3~4米,宽0.6~ 0.8米,可容纳100只左右雏鸭栖息,舍内铺上干燥的垫草。

雏鸭大范围放入稻田前,需有一个习惯适应过程,为此应设置初放区,让雏鸭先在初放区生活2~3天,让雏鸭认识自己的栖息地,在水中劳累了,就回到简易棚舍休息、觅食。遇到恶劣天气也很容易将雏鸭赶入简易棚舍。若一开始就将雏鸭大范围放入稻田,雏鸭还不熟悉环境,不认识新家,满田戏游,抓赶就十分困难。初放区大小按每亩稻田4平方米左右设置。经2~3天后便可打开初放区围网,让雏鸭在整个稻田活动。初放区的设施不要拆除,以便捕捉鸭时再利用。

(6)围栏的设置设置围栏是稻鸭共作田间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防御天敌对雏鸭的伤害,确保稻田里的雏鸭数量,完成役用效果。设置围栏很简单,选用结实的木桩打入土中,木桩上、下各钻一个孔,穿上一根短绳,用以固定围网。可选用塑料围网,网孔大小以2厘米×2厘米为宜,若网孔偏大,雏鸭的头部往外钻易卡在网孔中,导致雏鸭死亡。

3.稻鸭共作的实施

(1)稻鸭共作的时间经过驯水调教后的雏鸭,7~10日龄就可放入稻田。稻和鸭即结合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依存、互生共利。这段时间一般为60~70天,直到水稻抽穗扬花后鸭从稻田里捕捉上来,完成稻鸭共作任务。

(2)稻鸭共作水稻的栽植密度稻鸭共作的水稻栽植密度应适当稀于常规的密度,行距24~27厘米,株距扩大到18~21厘米,亩栽1.2万~1.5万穴,基本苗5万~6万株,这样的株行距配置,不仅有利于水稻高产,而且便于役鸭在株间穿行,稻鸭共作的各种效果均能充分发挥出来。

(3)放鸭的技术要点栽秧后,水稻一经活棵就应尽早放雏鸭,最迟不要超过栽秧后的10天,因早放雏鸭,杂草刚萌发,又多为小草,鸭能有效地控制杂草。最好选择风和日暖的上午9:00—10:00放鸭为好。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到14:00左右,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气温,随后气温又逐渐下降。雏鸭经历气温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能较好适应气温、水温变化,增强雏鸭的抗逆性。每亩放鸭数量以15~18只为宜。稻鸭共作初期,一群鸭以80~120只,水田面积8~10亩为宜。雏鸭放入稻田的前3天,应自由采食肉鸭雏专用颗粒饲料,从第4天起每天喂3~4次,以后视鸭膘情况,逐渐改为每天喂2次直至每天喂1次。每天喂量视收获鸭时的期望体重而定,若捕捉时期望鸭体重达到1.5千克以上时,雏鸭在2~3周龄阶段,每只每天喂30克,3~4周龄喂50克,4~5周龄喂60克,6~10周龄喂90克,10~12周龄喂100克,12周龄后喂120克,每天喂的次数1~2次。喂量与次数,都应视鸭膘情灵活掌握。喂饲地点可在简易鸭舍空地进行。

(4)雏鸭的护理与调教在稻田共作的最初几天,对鸭必须精心护理,首先检查围网是否已固定好,是否达到控鸭目的,网孔大小是否合适,是否有卡鸭现象。其次要查看雏鸭是否已适应稻田生活环境,看鸭精神状态与羽毛光泽程度,若发现少数鸭子有湿毛发抖现象发生,应立即抓出置于室内烘干。最后要坚持每隔3~4天在稻田巡查一次,既要看水稻、雏鸭长势,又要观察水稻是否有病虫害、鸭是否有疾病发生等,一经发现异常情况就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平素加强对鸭子的调教工作,每次喂饲时挥动小旗,让小旗成为条件反射信号,经过一个星期训练调教,只要鸭看到挥动小旗就会主动过来采食。

(5)鸭在稻田短期育肥与捕捉出售为了提高稻鸭共作的鸭子质量,在稻鸭共作结束前半个月,要对鸭子就地(稻田)短期育肥,绝对不能抓出去育肥,否则由于抓鸭与换新环境,产生复合应激反应,既降低育肥效果,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采用肉鸭育肥专用颗粒饲料喂饲,要增加饲喂次数与饲料量,每只每天喂120~125克,不宜放开量喂,否则会降低鸭除草灭虫的积极性。

到水稻抽穗扬花时,就意味着鸭已完成稻鸭共作的田间作业。此时,鸭并不啄食稻穗,只有进入水稻灌浆阶段,鸭子才会掠食稻穗。因此,进入此时必须及时将鸭捕捉上来。首先应将捕获区(即初放区)的网片紧好加固,只留狭小的通道,鸭子一集中到捕获区,及时将通道堵上,就可以将其捉住,捕捉要几个人配合,抓鸭要准而快,行动敏捷,不要伤及鸭体,否则影响鸭体品质。稻鸭共作生产出来的稻米米粒洁白细长,软硬适中,出米率高,俗称“鸭子米”。稻鸭共作生产出来的肉鸭,瘦肉多、脂肪少、肉嫩、味鲜美,无农药、兽药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从而实现稻鸭共作双赢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