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番茄挂果后如何整枝打杈

番茄挂果后如何整枝打杈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番茄根深达150 cm以上,根展250 cm左右,经移栽后的主要根群分布在30~60 cm的土层中,吸收力强,有一定的耐旱性。番茄为喜温性蔬菜,生育适温为20℃~25℃。代表品种有:早丰、中丰、西粉3号、豫番茄1号等。番茄分为露地和设施栽培。春番茄行距50~60 cm,株距25~30 cm;夏秋番茄行距60~70 cm,株距30 cm。春番茄定植后5~7天浇缓苗水,之后中耕2~3次,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

任务一 番茄生产技术

一、番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根

番茄根深达150 cm以上,根展250 cm左右,经移栽后的主要根群分布在30~60 cm的土层中,吸收力强,有一定的耐旱性。其茎上易生不定根,定植时宜深栽,扦插易成活。

2.茎

半直立性或蔓性,叶腋间易抽生侧枝,需整枝打杈,使植株有一定的株型(图5-1)。

3.叶

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叶上布满银白色的茸毛(图5-2)。

img224

图5-1 茎

img225

图5-2 叶

4.花

完全花,小型果品种为总状花序,每花序有花10余朵到几十朵;中大型果为聚伞花序,着生单花5~8朵。自花授粉(图5-3,图5-4)。

img226

图5-3 聚伞花序

img227

图5-4 总状花序

5.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多汁浆果。果实形状有圆球形、扁圆形、卵圆形、梨形、长圆形、桃形等几种,颜色有红色、粉红色、橙黄色、黄色等几种,是区别品种的重要标志。单果重50~300 g,小于70 g为小型果,70~200 g为中型果,200 g以上为大型果。

种子扁平略呈卵圆形,银灰色,表面有茸毛。千粒重平均3 g左右。种子使用年限为2~3年(图5-5,图5-6)。

img228

图5-5 果实

img229

图5-6 种子

(二)生育周期

番茄的生育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

1.发芽期

由种子萌发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期6~9天。

2.幼苗期

由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现大蕾,在适宜温度、光照条件下,需60天左右。2~3真叶时,生长点开始花芽分化

3.开花坐果期

从第一花序现大蕾到坐果为开花坐果期,是番茄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转折期,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

4.结果期

从第一花序坐果到采收完毕为结果期。一般番茄于授粉后50~60天开始着色,达到成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番茄为喜温性蔬菜,生育适温为20℃~25℃。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幼苗期20℃~25℃,开花期20℃~30℃,结果期25℃~28℃,适宜地温20℃~22℃。低于15℃影响授粉受精和花器发育,高于30℃光合作用减弱。

2.光照

生产上一般要保证30~35 klx以上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70klx,光补偿点为1.5klx。属喜光作物。

3.湿度

属于半耐旱蔬菜。适宜的空气湿度为45%~55%,土壤湿度为60%~80%。

4.土壤和矿质营养

肥沃壤土,中性和微酸性,生育前期需要较多的氮,适量的磷和少量的钾。坐果后需要较多的磷、钾。据有关资料报道,生产5000 kg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钾33 kg,氮10 kg,磷5 kg。

二、类型和品种

img230

图5-7 硬果番茄

img231

图5-8 樱桃番茄

按生长习性不同,一般将番茄分为有限生长与无限生长两种类型。

有限生长类型:植株矮小,长势较弱,当主茎上形成2~5个花序后自行封顶,不再向上生长。开花结果早,一般主茎6~8节处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2节左右着生一个花序,结果集中,属早熟品种。代表品种有:早丰、中丰、西粉3号、豫番茄1号等。

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高大,长势旺盛,条件适宜时主茎无限生长,一般主茎8~9节处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3节左右着生一个花序,结果期长,单株结实多,增产潜力大。多为中晚熟品种。代表品种有:中蔬四号、佳粉10号、毛粉802、L402、上海合作908等。

近几年来,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朝着耐贮运硬果型方向发展,目前,多为进口品种,代表品种有百利、FA-189、印第安等(图5-7)。

樱桃番茄是番茄的一个变种,较普通番茄叶片薄而小,花穗较长,花序着果较多,可达20~50个,果实较小,果色呈红、黄、绿、紫及花色等多种颜色,果肉厚,糖度高。目前有国外引进和国产品种,如荷兰的樱桃红,日本的红洋梨、黄洋梨,台湾的圣女、金女、四季红、红女、朱丽、翠红等,国产的有绿宝石、小黄玉、中蔬13等(图5-8)。

三、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

番茄分为露地和设施栽培。不宜连作,生产上须与非茄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一般为3~5年,最好与大田作物轮作,以麦茬、豆茬为好。与蔬菜轮作时,最好为葱、蒜、韭及瓜类作物。

(一)露地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

我国东北及高寒地区,为一年一大茬栽培;华北双主作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高,番茄不易越夏,分为春、秋两季栽培,而以春番茄栽培为主;华南、西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由于夏季温度高,以秋冬栽培为主(见表5-1)。

表5-1 我国主要城市的番茄栽培季节与茬口

img232

(二)设施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

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通过设施栽培延长供应期,如采用小拱棚进行春季早熟栽培,可于断霜前10~15天定植;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春茬、秋茬和全年栽培,春茬定植期为当地断霜前30天左右,秋茬应在大棚内温度低于0℃前120天以上时间播种;温室栽培的茬口安排见表5-2。

表5-2温室番茄的栽培茬口安排

img233

四、栽培技术

(一)露地番茄栽培

春番茄一般采取阳畦或小拱棚等保护设施育苗,夏秋番茄一般露地直播。

1.品种选择

春番茄早熟栽培宜选择自封顶的早熟品种,中晚熟栽培宜选择非自封顶的中晚熟品种;夏番茄要选择耐热能力强和抗病性能好的中晚熟品种;秋番茄栽培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宜选择耐热、耐寒性均好,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2.培育壮苗

(1)育苗要点。播种后保持昼温25℃~30℃,夜温15℃~2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3℃~15℃。2~3片真叶时分苗(可移入营养钵内或按10 cm见方分苗)。缓苗期间宜较高的温度,缓苗后保持昼温20℃~25℃,夜温15℃左右。定植前8~10天,进行低温炼苗。

(2)壮苗标准。株高20 cm左右,具有6~8片真叶,第一花序现大蕾;节间短,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侧根多而密集,吸收肥水能力强;无病虫害。冬季温室育苗60~70天,阳畦育苗70~80天,夏秋露地育苗25~30天。

3.施肥作畦

冬季休闲的地块,可在上冻前666.7 m2普施优质农家肥5 m3以上,施肥后深翻30 cm左右。春季结合整地666.7 m2施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30 kg,或15-15-15复合肥50 kg。

北方春季干旱,宜平畦定植,地膜覆盖栽培应选用小高畦,畦高10~15 cm,宽60 cm,沟宽40 cm。南方多雨地区宜选用高畦栽培。

4.定植

春番茄晚霜过后定植;夏秋番茄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早定植。

定植密度早熟品种4500~5500株,中晚熟大架品种3500~4500株。双干整枝的密度相应缩小。春番茄行距50~60 cm,株距25~30 cm;夏秋番茄行距60~70 cm,株距30 cm。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重点在于前期促根控秧,防止徒长;结果期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保证生长发育良好;后期防止早衰。

(1)肥水管理。

①浇水。春番茄定植后5~7天浇缓苗水,之后中耕2~3次,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早熟品种第一穗果直径2 cm左右时结束蹲苗,晚熟品种第一穗果直径3 cm左右时结束蹲苗。蹲苗结束后,结合追肥浇催果水。结果期经常保持湿润,一般4~6天浇一次水。

②追肥。番茄追肥一般分三次进行:提苗肥,结合浇缓苗水,666.7 m2尿素10~15 kg,促进发棵;催果肥,第一穗果膨大期,666.7 m2施优质复合肥15~20 kg,或顺水冲施粪稀1000 kg;第三次追肥于第一穗果开始成熟,第二、三穗果进入膨大盛期进行,此时需肥已达高峰,追肥量应稍大于第二次追肥。生长中后期还可辅以根外追肥,喷洒0.2%磷酸二氢钾溶液,兼有防治生理卷叶作用。

(2)搭架绑蔓。当植株高达30 cm以上时,要及时搭架、绑蔓。矮秧品种一般架高0.5~0.7 m,搭成小四角形架或具有两道横杆的篱形架,将茎蔓绑缚于支架或横杆上。高秧品种插杆高度2 m左右,采用人字形架,随植株生长随向上绑缚(图5-9)。

(3)整枝摘心。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整枝方式为单干、双干和连续摘心换头整枝,如图5-10所示。

img234

图5-9 番茄支架绑蔓

img235

图5-10 番茄的整枝方式
1.双干整枝2.单干整枝3.改良整枝4.连续换头整枝

①单干整枝。保留主干,除去所有侧枝。适于密植,前期产量高,总产也较高,适于早熟栽培。

②双干整枝。除主干外,再保留第一花序下所抽生的第一侧枝结果,除去其余侧枝。此法有利于根系和植株的健壮生长,单株结果量大,适于中、晚熟品种丰产栽培。

③连续换头整枝。连续摘心整枝有两种形式:当主干第二花序开花后留2片叶摘心,留下紧靠第一花序下面的一个侧枝作主干,第一侧枝结2穗果后同样摘心,共摘心5次,留5个结果枝,结10穗果,每次摘心后都要扭枝,使果枝向外开张80°~90°,以后随着果实膨大,重量增加,结果枝逐渐下垂,每个果枝采收后,都要把枝条剪掉。

④摘心。摘心主要用于无限生长类型。根据栽培目的,在确定所留果穗的上方留1~2叶摘心。大架栽培多留五、六穗果,中架栽培留三、四穗果。有限生长类型可自行封顶,无须摘心。

(4)保花保果。

①落花落果原因。露地番茄常由于气温低于15℃或高于30℃,影响正常开花和授粉受精,或因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授粉,而引起落花。此外,在植株营养不良、光照不足、茎叶旺长等情况下,也易引起落花落果。

②保花保果措施。防止植株落花落果,除了提高秧苗质量,加强栽培管理外,还需采用化控技术相配合,一般使用10~15 mg/L 2.4-D于开花当天涂抹花柄或25~50 mg/L防落素(PCPA)喷花。

(5)采收。

①采收。

A.采收时间。番茄采收要在早晨或傍晚温度偏低时进行,中午前后采收的果实,含水量少,鲜艳度差,同时果实的体温也比较高,不便于存放,容易腐烂。

B.采收方法。硬果番茄果实要带一小段果柄采收,采收下的果实要按大小分别存放。樱桃番茄结果数多,成熟期不一致,可成熟一个采收一个,也可成串采收。

C.成熟天数。番茄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天数,早熟品种约为40~50天,中、晚熟品种50~60天,如果温度较高时,天数可缩短。

D.采收分期。依据番茄果实的采收目的不同,通常将番茄的采收时期划分为绿熟期、变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四个时期。

a.绿熟期。果实已充分长大,果皮由绿转白,种子发育基本完成,但食用性还很差,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果实变色后,才可以食用。此期采收的果实质地较硬,比较耐贮存和挤压,适合于长途贩运,以长期贮存或长途贩运的果实多在此期采收。

b.变色期。果实脐部开始变色,采收后经短时间后熟即可全部变色,变色后的果实风味也比较好。但果实质地硬度较差,不耐贮存也不耐挤碰,此期采收的果实适合短期贮存和短距离贩运。

c.成熟期。果实大部分变色,表现出该品种特有的颜色和风味,品质最佳,也是最理想的食用期。但果实质地较软,不耐挤碰,挤碰后果肉很快变质,此期采收的果实适合于就地销售

d.完熟期。果实全部变色,果肉变软、味甜,种子成熟饱满,食用品质变劣。此期采收的果实主要用于种子生产和加工番茄果酱。

②催熟。为了加速果实转色和成熟,对未着色的果实进行人工催熟,可提早供应。目前一般采用乙烯利催熟。具体做法是:

A.离体催熟。将绿熟期的果实采下后,用2000~4000 mg/kg的乙烯利溶液将果实浸一下,然后置温暖处(22℃~25℃)经3~5天即可着色,一周后可达食用的红色程度,比自然成熟早5~7天。

B.活体催熟。在田间植株上涂果处理,浓度为500~1000 mg/kg,果实色泽品质均较好,但较费工费药,处理时如气温过低则效果差,温度过高时,则叶片发黄,处理时药液切不可滴在嫩叶上,以免发生药害。

(二)设施番茄栽培

设施番茄栽培茬口主要有日光温室越冬茬、秋冬茬、冬春茬番茄栽培,大棚番茄春提前、秋延后栽培等形式,以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为例介绍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的中晚品种,如L402、金棚1号、浙粉202、保冠1号、FA-189等。

2.嫁接育苗

越冬茬番茄生育期长,重茬严重,病害发生较重,通常需要嫁接育苗栽培。

(1)嫁接前准备。番茄嫁接育苗所用砧木主要为野生番茄,常用的有LS-89、兴津101、耐病新交1号、影武者、安克特、斯库拉等。嫁接方法主要为劈接法。砧木种子早播种3~7天。出苗前保持白天25℃~28℃,夜间18℃~20℃;出苗后白天15℃~17℃,夜间10℃~12℃,最高不超过15℃,防止徒长;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25℃~28℃,夜间15℃左右。当砧木长至5~6片真叶、番茄长至4~5叶时进行嫁接。

(2)嫁接苗管理。嫁接苗栽植于8 cm×10 cm的塑料钵或纸筒内。嫁接后9~10天内是嫁接伤口的愈合期,白天温度25℃,夜间20℃,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用小拱棚保温保湿。前3~4天苗床密闭不通风换气,同时注意苗床遮光。5天后每天通风1~2次,并早晚揭帘见光,直至完全成活。株高20~25 cm,茎粗0.5~0.7 cm,并开始现蕾时进行定植。

3.施肥作畦

每666.7 m2施优质有肌肥10 m3以上,磷酸二铵50 kg,硫酸钾50 kg,施肥后深翻30 cm,翻2遍。施肥整地要在定植前15~20天完成。

4.定植

一般先平畦定植,缓苗水要浇透,待地面稍干燥后中耕,结合中耕分次培土成垄,并覆盖地膜。也可采取大小行、小高垄定植,大行距80~90 cm,小行距60~70 cm,株距30 cm左右,垄高15~20 cm。666.7 m2定植3000株左右。

5.定植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深冬季节株型为:茎粗壮,节间紧凑,叶片小而肥厚,叶色深绿。

定植后温度适当高些,促进缓苗,白天25~32℃,夜间15~20℃。缓苗后,白天20~25℃,夜间15~16℃。进入深冬季节,白天上午25~27℃,下午24~20℃,夜间前半夜16~13℃,后半夜12~8℃,揭苫前可短时间降至5℃。天气转暖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28℃,夜间15~16℃,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3)肥水管理。

①浇水。定植后5~7天浇缓苗水。当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开始浇水,只浇小沟,膜下暗灌。深冬季节浇水量宜小,间隔时间宜长,约20天左右浇一次小水,有条件的可采取滴灌。入春后天气转暖。浇水宜适当大些,约10~15天浇一次水。随着放风量的加大,逐渐加大浇水量,大小沟都要浇水。

②追肥。当第二、三穗果膨大时,开始追肥,每666.7 m2追复合肥20 kg,以后每浇2次水追肥一次,最后一穗果采收前一个月停止追肥。

(3)中耕、培土、覆地膜。浇缓苗水稍干时,连续中耕2~3次,结合每次中耕分次培土成垄,最后垄高15~20 cm(也可先起垄后定植)。起垄后后及时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可有效地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4)吊蔓与落蔓。

①吊蔓。单干整枝,当植株长至30 cm时,及时吊蔓,于植株上方南北拉条铁丝,每植株上方吊一根细绳,上端系在铁丝上,下端捆在植株茎基部,随着植株生长,将植株缠绕在吊绳上。

②落蔓。当植株长至架顶时,要及时落蔓。首先,去掉下部老叶、黄叶,结合采摘果实开始落蔓,每次落蔓30~50 cm为宜,一次落蔓不可过长。以两行为一组,两行卧向相反,落下的蔓要保留在垄上,以防施肥撒到茎上引起烧茎。落蔓可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与效益。

五、病虫害防治

番茄主要生理病害有卷叶、裂果、畸形果、空洞果、豆果、顶腐病、筋腐病、日烧病等,番茄主要侵染性病害有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番茄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茶黄螨、棉铃虫等。

(一)番茄主要生理性病防治技术

1.卷叶

(1)症状识别。卷叶是番茄的生产上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进入结果期后,卷叶现象尤为严重。卷叶发生时,一般轻者只是叶片的两侧微微上卷,重者往往卷成筒状。卷叶不仅影响番茄正常的光合作用,而且也使果实暴露于阳光下,容易发生日晓(图5-11)。

(2)发生原因。土壤干旱,供水不足;高温;强光照;果叶比例失调,植株留果过多;坐果激素处理后,肥水供应不足,引起叶片过早衰老,而发生卷曲;叶面肥害或药害。

(3)防治措施。选用抗卷叶的番茄品种,叶小、叶厚的番茄品种比较抗卷叶,叶大、叶薄的品种不抗卷叶;防止温度过高;合理密植,在盛夏前封垄,以免强光照射地面;地膜覆盖栽培;高温期不要在强光照的中午前后叶面喷肥和药;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肥和脱水。

2.裂果

(1)症状识别。在果实着色期以后,果实蒂部周围成放射状开裂或成环状开裂(图5-12)。

(2)发生原因。土壤湿度干湿不均、变化幅度过大,引起果实突然大量吸水,体积膨大过快,胀破果皮,发生裂果。一般久旱遇雨或突浇大水或果实暴晒后突遇大雨情况下,较容易发生裂果。

(3)防治措施。选用抗果的品种;结果期少水勤浇,不大漫灌,防止土壤忽干忽湿;果实采收前15~20天,向果面喷撒0.5%氯化钙溶液,对防止裂果有较好的效果。

3.畸形果

(1)症状识别。果实不圆整,表现出各种畸形,如多心一室、尖顶、果实开裂、种子外露等(图5-13至图5-16)。

img236

图5-11 番茄卷叶

img237

图5-12 番茄裂果

(2)发生原因。苗期低温引起花芽分化不良,造成畸形花,发育成畸形果;养分过多,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花芽分化过旺,形成多尽室畸形果;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过大或处理过早,造成果实开裂种了外露或果实顶端突出,形成尖顶果。

img238

图5-13 番茄畸形果①

img239

图5-14 番茄畸形果②

img240

图5-15 番茄畸形果③

img241

图5-16 番茄畸形果④

(3)防治措施。苗期最低温度12℃以上;平衡施肥,防止偏施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要适宜,不在高温时期处理花朵。

4.空洞果

(1)症状识别。空洞果是指果实胎痤部分发育不良,严重时果实表皮带棱,果实个大而轻,形成空洞果(图5-17,图5-18)。

img242

图5-17 番茄空洞果①

img243

图5-18 番茄空洞果②

(2)发生原因。花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高湿,授粉受精不良,果实发育不良;光照弱,干旱缺水;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肥水跟不上或蕾期处理等。

(3)防治措施。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加强通风;加强肥水管理;掌握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和处理时期。

5.僵果

(1)症状识别。僵果也叫豆果,果实坐住后,基本不发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的老小果实(图5-19)。

(2)发生原因。主要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

(3)防治措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番茄灵沾花;叶面施肥。

6.顶腐病

(1)症状识别。顶腐病又称脐腐病、尻腐病,果实顶部变竭干枯凹陷,果实转色往往较早,是生产上常见的果实生理病害(图5-20)。

(2)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缺钙引起,造成缺钙的原因,主要是氮肥过多;土壤过干;钾肥施用过多;高温等。

(3)防止措施。保持土壤湿润;加强通风降温;平衡施肥,防偏施氮肥;结果期叶面喷洒0.5%钙溶液。

7.筋腐病

(1)症状识别。筋腐病是果实膨大期的生理病害,其发症状可分褐变型及白化型两种类型,前者果实内维管束及其周围组织褐变(图5-21,图5-22),后者果皮或果壁硬化,发白。

img244

图5-19 番茄僵果

img245

图5-20 番茄顶腐病

img246

图5-21 番茄筋腐病

img247

图5-22 番茄筋腐病

(2)发生原因。生长期间光照不良;土壤钾、硼缺乏;铵态氮过多;夜温高;病毒病等可能综合影响导致发病。

(3)防治措施。选用抗筋腐病品种;合理密植;适当增施钾肥;氮肥施用以硝态氮为主;叶面喷施硼肥;及时预防病毒病等。

8.日烧病

(1)症状识别。日烧病又称日灼病。番茄果实受强烈日光照射后,初期果皮呈苍白色革质状,后呈黄白色至褐色相间的斑块,果实向阳部干缩、变硬、凹陷,表面呈漂白色,果肉变褐(图5-23)。

(2)发生原因。在高温季节或高温条件下,由于强光直射,果肩部分温度上升,部分组织烫伤、枯死,产生日烧病。

(3)防治措施。采用圆锥架或人字架,绑秧时将果穗调到架内叶荫处,及时适度整枝打杈,保证植株叶片繁茂,防止强光直射果实;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其抗性。

(二)番茄主要侵染性病害防治技术

1.番茄早疫病

(1)症状识别。早疫病又叫轮纹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茄链格孢侵染所致。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茎和果实。在叶片上初期呈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后不断扩展成轮纹斑,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者黄色晕圈,中部有同心轮纹。一般从下部叶片发病逐步向上蔓延,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灰黑色霉状物。果实受害部位多在果柄附近,呈黑褐色凹陷并有霉状物(图5-24)。

img248

图5-23 番茄日烧病

img249

图5-24 番茄早疫病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适宜发病的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高于70%。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采用高垄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老叶,加强通风透光。

②种子消毒。用1%高锰酸钾浸种15~20分钟,清洗后播种。

③药剂防治。

A.喷雾法。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处理。阴天或雨天采用粉尘或烟剂进行防治。

B.粉尘法。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666.7 m21 kg。

C.烟剂法。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6.7 m2200~250 g。

2.番茄晚疫病

(1)症状识别。由鞭毛菌亚门真菌致病疫霉侵染所致。为害叶片、茎及果实,苗期就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开始从叶尖或叶缘处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处出现稀疏的灰白色霉层,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图5-25)。

img250

图5-25 番茄晚疫病

(2)发病规律。晚疫病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一般气温在18℃~2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发病最快,雨水多、湿度大时发病迅速。

(3)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霜脲氰·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9%烯酰吗啉·锰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处理。其他方法参见番茄早疫病。

3.番茄灰霉病

(1)症状识别。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侵染所致。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受害最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导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色霉层。叶片染病多开始于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为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的轮纹,后叶片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茎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有灰褐色霉层(图5-26,图5-27)。

(2)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中或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花期是该病的侵染高峰期,蘸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该病对湿度要求很高,当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达90%以上的条件下易发病,尤其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此外,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3)防治方法。以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防治为主。

img251

图5-26 番茄灰霉病①

img252

图5-27 番茄灰霉病②

①农业防治。以增温、控水、放风、降湿为主。不可大水漫灌,减少田间结露。同时摘除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药剂防治。番茄蘸花时加0.1%多霉威,预防灰霉效果好。花期喷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霉威1000倍液。果实膨大期,以保果为主,重点喷果实。药剂有5%多霉威或甲硫霉威、氟吗啉(灭克)粉尘剂每666.7 m21 kg。

4.番茄叶霉病

(1)症状识别。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褐孢霉侵染所致。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毛状霉层。病斑多时,互连成片,叶片褪绿发黄,导致枯死,严重时叶正面也会出现棕褐色霉层(图5-28,图5-29)。

img253

图5-28 番茄叶霉病①

img254

图5-29 番茄叶霉病②

(2)发病规律。该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借助气流传播,病菌从植株的叶片、萼片、花梗等部位侵入。气温20℃~22℃,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菌繁殖。相对湿度低于80%,不利于病菌分生孢子形成以及病菌浸染和病斑的扩展。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光照弱,叶霉病扩展迅速。晴天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以上,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双抗2号;选用无病种子或用50℃~55℃温水浸种15分钟;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轮作;高温闷棚,即发病后采用30℃~35℃高温,闷棚30~40分钟,对叶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控水、降湿,既可使植株健壮又可控制叶霉病的发生。

②药剂防治。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1∶1)10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其他方法参见番茄早疫病。

5.番茄病毒病

(1)症状识别。由病毒侵染所致。番茄病毒病系番茄的一大主要病害,常见的有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近年来又出现黄化曲叶型。

①花叶型。花叶型出现明脉或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植株生长缓慢(图5-30)。

②条斑型。条斑型叶片上出现云纹状不规则茶褐色斑,茎秆上呈条状裼色斑,病部稍凹陷,果实上病斑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小,浅褐色至深褐色,表皮凸凹不平,条斑病毒型病部变色仅局限于表皮,而不深入到茎内和果内(图5-31)。

③蕨叶型。蕨叶型的植株明显矮化,预芽、幼叶细长、丛生,植株叶片自上而下全部或部分变为蕨叶(图5-32)。

④黄化曲叶型。黄化曲叶型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常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变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图5-33)。

img255

图5-30 番茄病毒病①

img256

图5-31 番茄病毒病②

img257

图5-32 番茄病毒病③

img258

图5-33 番茄病毒病④

(2)发病规律。引起番茄病毒病的病毒有20多种。冬春两季到5月下旬前多以TMV(烟草花叶病毒)为主,引起花叶症状。也可与马铃薯病毒复合侵染,产生条斑症状。夏秋季以CMV(黄瓜花叶病毒)为主,导致蕨叶症状。烟草花叶病毒在病残体和多种作物上越冬,种子也能带毒,成为初侵染源,摩擦接触传染。黄瓜花叶病毒在多年生宿根植物或杂草上越冬,迁飞的蚜虫传毒,导致病毒病的发生。高温干旱、土壤板结、缺肥、缺水等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种子处理。播前种子清水泡8~10小时,捞出后用10%磷酸三钠浸种30分钟,冲洗干净。

②控制害虫传播。控制蚜虫、白粉虱和烟粉虱等传毒媒介传毒,利用银灰膜避蚜,黄板诱杀,及时喷药防治。

③药剂防治。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病毒A)600倍液、3.85%苦·钙·硫黄(病毒必克)600倍液、NS-83增抗剂(为混合脂肪酸组成)100倍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酒,注意交替用药。

6.番茄溃疡病

(1)症状识别。番茄溃疡病系国内检疫对象。由密执安棒杆菌侵染所致。病菌在髓部扩展,髓部呈疏松的海绵状直至腐烂成空腔,剖开病茎有臭味,后期病株常出现长条状坏死斑,并长出许多不定根,导致植株死亡。果实染病,表面可见隆起的白色圆斑,中心有木栓化褐点(图5-34,图5-35)。

img259

图5-34 番茄溃疡病①

img260

图5-35 番茄溃疡病②

(2)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内外或附着于病残体上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3年。种子带菌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可通过寄主的伤口、嫩果的表皮侵染,借雨水、浇水、农事操作传播。温暖、潮湿气候,多雨多露的天气,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①检疫。划定疫区,严禁调运,防止扩散。

②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子,培养无病壮苗;温汤浸种用52℃温水浸种20分钟,杀灭种子内外的细菌;实行3年以上轮作;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

③药剂防治。30%DT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杀得)800倍液、新植霉素或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对中心发病区,可用上述药剂灌根封锁。

(三)番茄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1.蚜虫

(1)为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和嫩茎上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向背面卷曲,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其分泌物还污染果实,并能传播病毒病(图5-36)。

(2)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挂银灰膜条避蚜;可选用10%吡虫啉1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抗蚜威(劈蚜雾)2000~3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连喷2次。

2.白粉虱

(1)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并可传播病毒病。该虫在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在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区,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图5-37)。

img261

图5-36 蚜虫

img262

图5-37 白粉虱

(2)防治方法。

①生物防治。可以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的每隔两周放1次,共放3次。物理防治: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地趋向性,尤其以橙黄色最强,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666.7 m2设置32~34块,置植株同等高度。

②化学防治。25%噻嗪酮(扑虱灵)15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1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剂3000倍液。烟剂:每666.7 m2温室用0.4~0.5 kg敌敌畏对锯末或10%异丙威烟雾剂250 g熏烟。

3.茶黄螨

(1)为害特点。主要危害茄子。受害时,上部叶片僵直,叶背呈灰褐或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向下卷曲。蕾期受害严重时,不能开花或落花后的幼果脐部成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果皮龟裂,味苦而涩(图5-38)。

(2)防治方法。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25%灭螨猛1000倍液、25%哒螨灵乳油2500~30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

4.棉铃虫

(1)为害特点。以幼虫蛀食植株的蕾、花、果,偶尔有蛀茎危害,主要是蛀果。幼果被蛀后常引起腐烂、脱落。以蛹在土中越冬,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成虫产卵适温在23℃以上,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图5-39)。

2.防治方法。虫害发生初期,交替喷洒BT乳剂250~3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1000倍液、2%甲维盐2000~3000倍液。

img263

图5-38 茶黄螨(放大)

img264

图5-39 棉铃虫

小结

番茄为喜温暖、不耐炎热、怕霜冻蔬菜,露地栽培须在无霜期内栽培,炎热夏季生长不良;设施栽培方式较多,露地和设施相结合达到周年栽培均衡供应目的。苗期较长,宜育苗移栽,以延长采收期和提高土地利用率。2~3片真叶时花芽分化,大部分时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易产生养分竞争,须通过植株调整、肥水管理等多项措施予以调节。生长前期适当控制肥水,防止植株徒长,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分枝较多,需植株调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栽培中化控技术应用普遍,重点用于保花保果和控制徒长。易感染多种病虫害,应进行综合防治。

探究与讨论

1.露地春番茄壮苗标准有哪些?

2.露地春番茄肥水管理技术有哪些?

3.番茄整枝技术有哪些?

4.番茄落花落果原因及保花保果措施有哪些?

5.越冬茬番茄定植后管理技术有哪些?

6.番茄主要生理病害有哪些?

7.如何识别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8.白粉虱为害特点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